目标设置理论在急诊进修护士带教中的应用实践

2016-04-03 20:15张沁莲董金彦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设置护士考核

张沁莲,罗 珊,董金彦

(山西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山西 太原 030012)

目标设置理论在急诊进修护士带教中的应用实践

张沁莲,罗 珊,董金彦

(山西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山西 太原 030012)

目的 为强化进修生观察疾病能力与急救技能,提高进修生的应变能力与沟通技巧,研究目标设置理论在急诊进修护士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和2015年在我科进修的护士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2014年带教进修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作为2015年急诊进修护士的改进目标之一,探讨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与目标设置理论教学的效果,对两种不同带教学法所取得的成绩和进修生满意度调查进行比较。结果 目标设置理论的考核结果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传统带教法。结论 目标设置理论可以使急诊进修护士根据当地医院的需求与所在科室的实际情况,有目标的、针对性的学习相关知识,在短时间内完成进修任务,便于开展工作,学以致用,提高下级医院的护理质量。

目标设置理论;进修护士带教

2009年我院在山西省开展区域协同医疗协作医院以来,至今已有75所地市县级医院与我院签约为区域协同医院,并且免费为进修人员提供带教任务,所以进修人员明显增多,但各医院的护理水平参差不齐,而他们的进修效果会影响到我院的声誉和各协同医院的护理质量,这给带教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所以我们和进修生共同讨论,结合实际,应用目标设置理论,开展了目标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现将我们的带教情况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在我院进修护士30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法;2015年进修护士30名为实验组,采用目标设置理论带教法,均为女性,年龄24~50岁,工作年限3~32年,学历:中专24名,大专30名、本科6名;职称:初级职称37名,中级职称23名。两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摸底考试,为目标设置提供依据

每位进修人员在入科时进行一次护理基本知识和制度的摸底考试,进修护士和护士长的考核内容都有侧重,内容涉及仪表仪态、规章制度、专科疾病护理、安全管理、急救技能、院内感染、工作态度、劳动纪律、病区管理等,总分100分,入科成绩达60分以上者方可进行进修学习。

1.2.2 设置进修目标与考核标准,保证所定的目标能够实现

根据进修人员考核结果以及进修人员入科时自己所制定的进修计划,重新设置进修学习目标,有4个总目标、11个子目标、若干个小目标,目标的内容导向是具体的、可测定和可操作的[1],设计成表格式,一目了然。表格的项目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间、方法、应达目标、完成时间、考核标准,制定好的进修目标一式三份,护士长一份便于随时考核进修生目标完成情况,同时给带教老师和进修生以压力。带教老师和进修生各一份,便于教学和评价,进修生能接受目标。出科前一周针对学习目标进行理论、技能综合素质的考核,成绩达90分方可办理相关手续。

1.2.3 选定带教老师与带教方式,提供完成目标的保障系统

带教老师由我科工作5年以上的护理骨干或护士长担任,进修形式为固定老师一对一跟班制,临床实践与科室组织业务学习相结合,带教老师和护士长会根据预先设置的时限和学习目标,每周对进修生应掌握的内容进行考核,并与进修生进行沟通,听取他们的想法,以了解进修存在的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帮助,进修生在进修期间要进行1~2次小讲课。

1.2.4 进修终末效果评价

进修生的进修效果最终要经过至少三方面的考核,即进修过程的评价(包括目标完成的及时性与掌握程度、工作中是否存在不良事件或护理纠纷、是否全勤),进修期满后的综合考核(专科疾病护理常规、急救技能、核心制度、院内感染、病房管理、人员培训、安全管理、工作态度、沟通能力等),问卷调查(包括进修生对我科带教的满意度调查和科室护理人员对进修生的满意度调查)。此外,为了调动进修生的积极主动性,我们还设置了7项加分项目,如堵塞他人漏洞、护理不良事件主动发现并上报、提出合理化建议、主动加班、患者提名表扬等,便于改进教学工作与提高护理质量。

2 结 果

应用目标设置理论带教的进修生出科综合考试成绩理论均分为93.25分,技能考核成绩均分为96.15分,进修生满意度为95%;用传统带教法的进修生出科综合考试成绩理论均分为81.34分,技能考试成绩均分为86.40分,进修生满意度为83%,由此可见,应用目标设置理论带教的进修生成绩与满意度均高于传统带教法。

3 讨 论

目标设置理论源于管理和工作绩效领域,是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洛克于1967年最先提出,他指出:目标设置与否会影响工作绩效,设置了目标的人比没有设置目标的人工作更出色[2]。由于该理论属于过程型激励理论,较高的目标能激发主体的积极性[3],所以进修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95%的进修生认为有了目标,就有了行动的方向,有了压力感,消除了进修生的盲目和随意性。目标教学理论应用于进修生的带教,可使他的行为与既定的目标进行对照,找出差距,不断进行改进和调整,直到达到目标。该理论的应用,首先转变了进修生的服务理念,增强了对护理专业的情感,具体表现在他们在管理患者的耐心、细致、认真、及时、主动、记录等方面;其次强化了进修生观察疾病能力与急救技能,提高了进修生的应变能力与沟通技巧,在工作中,带教老师会根据她的能力安排工作让其独立完成,提升了进修生的自身价值,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此外,我们在带教的同时,也提高了科室的整体教学与业务能力,因此被指派的带教老师必须按照进修生的目标进行带教、备课,否则若进修生提出的问题不能回答就会觉得很没面子,所以,护理人员的学习也同样由被动变为主动,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与相关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综上所述,目标设置理论应用于进修生的教学,既能让进修生真正得到自己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体现自身价值感,又能提高教学单位的整体素质,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护理专业在不同级别的医院能得到基本同步的发展。

[1] 黄春英.目标设置理论(GST)在急诊科带教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0,23(8):2613.

[2] 商临萍,徐 娟.目标设置理论在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3):262.

[3] 吴 瑕.目标设置理论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0,(01):91.

本文编辑:鲁守琴

G642

B

ISSN.2096-2479.2016.10.196.02

猜你喜欢
设置护士考核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