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2016-04-03 20:15张晓敏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内瘘动静脉维持性

张晓敏

(乌海市海勃湾区中医院,内蒙古 乌海 016000)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张晓敏

(乌海市海勃湾区中医院,内蒙古 乌海 016000)

目的 试析早期护理干预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11月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4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内瘘血流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与应用。

早期护理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最为常用的血管通路,通常情况下,内瘘可维持使用4~5年;但由于长时间反复穿刺,极易引发血栓、血管硬化、血管瘤等并发症,最终威胁到患者生活及生存的质量[1]。本文主要就早期护理干预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并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11月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其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56±1.26)岁。研究组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31~70岁,平均年龄(57±2.6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用药指导、饮食干预等;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做好对患者早期基础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并告知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极易影响到治疗的效果;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列举成功的案例,以缓解患者心理上的担忧,进而提升患者的信心。

(2)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详细为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并告知患者静脉内瘘并发症类型、护理及预防措施等,以提升患者自我防护的意识。

(3)强化对患者的药物指导:护理人员应详细为患者讲解各类药物的剂量、服用时间,并告知患者正确服药对于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对于有漏服、错服药物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纠正。此外,护理人员还应遵医嘱给予患者改善血管及抗凝的药物,以防发生血栓。

(4)做好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动静脉内瘘的知识,进而提升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度。穿刺前,护理人员应对穿刺的针眼进行充分消毒;穿刺时,护理人员应确保穿刺一次性成功,以免因穿刺过多而造成患者的恐慌;穿刺的部位应定期更换,以免造成内瘘狭窄。

(5)出血预防及护理: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的血压会随之升高;加之,抗凝药物的使用,极易引发局部出血;因此,在行穿刺时,护理人员应尽量选择离吻合口约2 cm以上的位置作为穿刺点,并避开两次穿刺点;透析结束后,护理人员应标准按压止血;若放松止血带仍有出血症状时,应及时对其进行处理。

(6)抗感染护理:护理人员应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于有局部脓肿的患者,须及时进行引流切开,并给予患者适宜抗生素,以免发生感染;护理人员应尽量避免在皮肤破损处进行穿刺,以免出现交叉感染。

(7)家庭自我护理: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应强化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如何做好静脉漏瘘家庭自我的防护,包括:患肢不可佩戴任何手表、首饰,且不可负重;并告知患者观察、记录动静脉瘘的正确方法;一旦发现异常,须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造成病情的延误。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做好季节交替的保暖措施,并定期监测自身血压,以免低血压引发动静脉瘘的闭塞。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详细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并进行每周一次电话随访、每月一次上门随访;随访期间,及时纠正患者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并询问患者用药情况,以免患者漏服、错服。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护理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护理后内瘘血流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护理后出现血栓1例、血管硬化1例、血管瘤1例,并发症发生率8.11%;对照组护理后出现血栓3例、血管硬化2例、血管瘤3例,并发症发生率21.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后内瘘血流量对比

研究组护理后内瘘血流量为(265.35±15.69)ml/min,对照组护理后内瘘血流量为(206.98±14.97)ml/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动静脉内瘘主要是游离结扎患者肢体远端的头静脉及桡动脉,再在离断近心端吻合而形成的血管通路,此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但由于患者自身血管因素、感染、医护人员操作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引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最终影响到透析的质量[2]。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早期护理干预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的护理措施,而且在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延长内瘘使用时间上同样具有积极意义[3]。本次研究中,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研究组,其护理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内瘘血流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周春莲等[4]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开展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张永卫.早期护理在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2):1708-1709.

[2] 王 勇.早期护理干预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价值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7):173-174.

[3] 张雅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效果评价[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5,32(5):71-73.

[4] 周春莲,周秀燕,高月洪.早期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预防[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12):116-117.

本文编辑:鲁守琴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within arteriovenous fstula in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complications

ZHANG Xiao-min
(Haibowan wuhai city hospital,Inner Mongolia Wuhai 016000,China)

R473.5

B

ISSN.2096-2479.2016.10.064.02

猜你喜欢
内瘘动静脉维持性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