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海城高跷秧歌典型人物扮相“老”的表演特征

2016-04-03 19:25陆欣欣
乐府新声 2016年2期
关键词:辽南烟袋海城

陆欣欣

陆欣欣[1]作者简介:陆欣欣(1972~)女,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国家一级艺术指导。

引言

高跷秧歌是东北三大秧歌之一,海城高跷秧歌同时又是高跷秧歌的代表,近三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海城高跷秧歌。海城高跷秧歌中独特的典型人物“老”、的出现为其增添了文化价值和艺术气息。传统的人物扮相通过演员生动形象的演艺,构造出了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这些性格体现出辽南地区人民的性格特点和生活方式。本文基于海城高跷秧歌的田野调查,对民间的真实表演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从典型人物的形成和发展、人物本体形态和作用的分析以及艺术价值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研究发现海城高跷秧歌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人物扮相丰富多彩,情节设计能够吸引观众。因此,作为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海城高跷秧歌不仅得到了人民的喜爱,还弘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

一、海城高跷秧歌典型人物的形成

海城高跷秧歌一般由14至16人组成,高跷秧歌是在东北地秧歌的基础上双足绑缚木制跷腿表演的一种秧歌形式,本身高跷秧歌就有很深的群众基础,无论是在旧时的年节,迎神赛会还是今天的喜庆节日里,都是不可少的表演形式,参与性较高。根据演出要求和规模的不同,演员所表演的海城高跷秧歌会有所增减,甚至出现一些辅助人物以衬托典型人物的表演,丰富秧歌的内容。海城高跷秧歌与辽南高跷秧歌相一致,其主要的人物扮相借鉴了中国戏曲中的“四梁四柱”,进而形成了海城高跷秧歌人物形象的基本框架。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更多的人注重经济的富足以满足其物质需求,许多民间艺术和区域本土化意识形态逐渐面临消失和灭绝,海城高跷秧歌的形式与内容在社会大环境中一直被完好的保留下来。秧歌在明清之际传入东北,踩高跷是辽南民俗,辽南高跷秧歌演出活动多在庙会表演,除了参加庙会活动外,每年春节期间的演出活动,主要是走门串户表演,每家都给一定的数额奖金,收入之款由办会者按表演者的技艺高低分配。

海城高跷秧歌的典型人物在形成时,最初秧歌本身没有典型人物个性,据《柳边纪略》记载:清初流传于我省的东北秧歌都是清一色的扮相,只有外貌性别的差异。没有人物扮相的区分,也没有人物个性的显示。随着戏曲对东北秧歌影响的加深,高跷秧歌中逐渐增加了典型人物扮相和典型人物表演,这时的人物扮相借鉴了戏曲中的行当。海城高跷秧歌中常出演的人物扮相包括:头跷(武丑)、二跷、老渔翁(老生)、老(彩旦)、傻柱子(丑)上下装(旦、丑)等,人物角色可以根据演出的目的不同进行改变或增减。“老” 、是秧歌队中的主要人物,“老”形容东北男性的“老伴儿”,彩旦打扮。“老”所扮演的是诙谐、幽默的中老年妇女形象,代表作为《铁弓缘》、《王婆骂鸡》中的茶婆或王氏,常能吸引观众的眼球,使观众对其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海城高跷秧歌典型人物的发展

随着海城高跷秧歌自清朝形成,海城高跷秧歌是辽南地区地秧歌和高跷秧歌相结合的产物,高跷秧歌是在地秧歌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在此基础上,艺人们不断的吸收和借鉴戏曲中的元素,使得高跷秧歌经历了具有辽南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逐渐形成了“歌、舞、戏、杂”四维一体的综合表演形式,至此,以海城高跷秧歌中的辽南高跷秧歌表演形式初步形成。

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至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海城高跷秧歌的进入到第二代传承。此时的高跷秧歌已从12人左右增加到了三十余人,在早期的扭秧歌基础上,形成了职业性的秧歌艺人。在秧歌艺人们的不断努力下,海城高跷秧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长期的实践和演出时间中,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并受到多个姊妹艺术的熏陶和感染,形成了较为多元的表演性艺术。其中踩高跷中的跷棍,为了适应当时市场化的需求,以及技术上的多样化发展,由原来的二尺以上的高度,逐步变为一尺二至一尺五左右的高度。其表演难度也随之变得五花八门:跑、扭、跳、翻等技术技巧在节奏上进行处理,形成每一拍一个动作,与跑动的节奏感形成节奏欢快,情绪热烈的快节奏高跷秧歌。

此时期,高跷秧歌则以纯舞蹈的方式发展起来。在小场表演中,歌唱的表演越来越少,纯舞蹈的表演越来越多。并形成了“欢腾、奔放、火辣、热烈”的风格特点,构成“扭、浪、逗、相”的技法要素,充分展现出辽南高跷秧歌的风格内涵和人文特点。“扭”是秧歌艺术的普遍技法,“浪”是高跷秧歌的审美标准,“逗”是高跷秧歌的主要表现手段,“鼓”(叫鼓、亮相)是高跷秧歌的精髓。

建国以后,文化艺术得到了大力的支持和复兴。海城高跷秧歌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老一辈高跷秧歌艺人推出高跷舞台,年轻秧歌队员对秧歌进行舞蹈上的一些改变与创新,改编之后的舞蹈风格气氛较火爆,更能体现出时代的鲜明特征。随新世纪开始,国家慢慢对民间艺术文化非常重视,最重要的是传承与发展,这也给海城高跷秧歌带来了新的时机。2006年6月,海城高跷被国务院确立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三、典型人物“老 扌汇”的表演特征

(1)烟袋的执法与舞法:1.端烟袋;2.夹烟袋,右手虎口夹住烟袋杆中端;3.绕烟袋花,右手“端烟袋”做“里挽腕”;4.8字花“端烟袋”,以腕为轴划8字。

(2)棒槌的执法与舞法:1.握棒槌;2.反握棒槌;3.捏棒槌;4.单指棒;5.双指棒;6.分指棒;7.双抱棒;8.双掐腰;9.反握双掐腰;10.旁磕脚;11.磕棒槌等。

四、典型人物“老”在海城高跷秧歌中的价值体现

(一)凸显地域特色

随着在历史的发展中,辽南高跷秧歌文化的交流和艺术之间的相互借鉴,凸显了东北地区民间秧歌舞蹈的火辣、泼辣、诙谐的艺术魅力。辽南高跷在全国都很有影响力,也是专业舞蹈工作者在海城高跷秧歌中完美的体现。其特点人物形象设立较为稳定,其人物之间的对应关系,囊括了丰富的人物性格,是当地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海城高跷秧歌作为辽南地区高跷秧歌的代表,不仅因起源于海城,更多的是东北地区民俗文化的体现,已经成为海城人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他们每天都会自娱自乐表演的方式,更是海城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

(二)传承舞蹈文化

海城高跷秧歌艺术以其独特的民间舞蹈文化、民俗舞蹈艺术底蕴继承发展高跷,使高跷秧歌更上一个新台阶,为百姓的自娱文化艺术生活,为传统节日庆贺,为普通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会发展的无形资产,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是我国民族民间艺术上的闪光点。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和巨大的瑰宝。海城高跷秧歌传承了我国独特的舞蹈文化,充分体现了高跷在艺术中表演的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也拓展了中华民族舞蹈的多样性,大大增加了舞蹈艺术的魅力。

结语

辽南高跷秧歌是东北秧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辽南高跷秧歌在东北乃至全国皆有较大的影响。而海城高跷秧歌是辽南高跷秧歌的发源地,海城高跷秧歌又是辽南高跷秧歌中最为著名的,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海城高跷秧歌。海城高跷秧歌的表演除继承东北秧歌的表演风格外,还构建了丰富的典型人物形象,使得整个表演能够突出东北地域的特点,同时增添了文化价值和艺术气息,凸显东北地区民间秧歌舞蹈的火爆、泼辣幽默诙谐,时而稳静的艺术魅力,使海城高跷秧歌在内容上得到了深化。传统的人物扮相“老”通过:演员生动形象的表演,清晰地构造出人物个性。同时彰显了在高跷秧歌中突出的表现魅力,为传播传统的海城高跷秧歌舞蹈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使东北地区秧歌中的典型人物表演有了新的飞跃。

(责任编辑 王进)

猜你喜欢
辽南烟袋海城
A modified heuristics-based model for simulating realistic pedestrian movement behavior
嫁给爱情
三道河酒馆
奶奶的烟袋
大连辽南船厂
鼓楼旁的斜街
SUPPLEMENTAL DESCRIPTION OF MYXOBOLUS HAICHENGENSIS CHEN, 1958(MYXOZOA: MYXOSPOREA) INFECTING THE GILLS OF ABBOTTINA RIVULARIS BASILEWAKY: MORPHOLOGICAL ANDMOLECULAR DATA
辽南汉墓考古的新成果
辽南地区水稻育苗管理要点
谁是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