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胰疾病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

2016-04-05 02:25王小刚唐恭正刘三刚张来茂王秀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基层医院乳头胆总管

王小刚,唐恭正,刘三刚,张来茂,王秀华

(四川省梓潼县人民医院 a.消化科,b.普外科,3.科教科,四川 梓潼 622150)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胰疾病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

王小刚a,唐恭正b,刘三刚b,张来茂a,王秀华c

(四川省梓潼县人民医院 a.消化科,b.普外科,3.科教科,四川 梓潼 622150)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对胆源性胰腺炎、胆管梗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0例诊断与治疗性ERCP的临床资料。结果 90例ERCP中,胆管结石者62例,胆总管良性狭窄8例,胆总管肿瘤10例,胆总管囊肿1例,十二指肠乳头炎1例,壶腹癌3例;单纯ERCP2例,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ST)80例,插管困难行十二指肠乳头开窗术14例,放置鼻胆引流管71例,放置塑料支架16例。手术成功88例,手术失败2例,成功率98%,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通过ERCP相关技术可清晰地观察胆总管形态,对胆管疾病的诊断以及梗阻性胆管疾病病因治疗有重要价值。

基层医院;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

腹部超声及CT等检查仅能明确胆管有无扩张,对胆管梗阻的病因诊断较为困难。诊断性及治疗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现在已经成为胆管、胰腺疾病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本文对我院2009年12月至2014年3月完成的90例诊断治疗性ERCP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行ERCP检查治疗者90例,其中男31例,女59例,年龄20~85岁,平均52.5岁。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和/或黄疸表现,大部分肝功检查胆红素(以直接胆红素为主)、转氨酶(以谷丙转氨酶为主)、谷氨酰转移酶升高。

1.2 器械 采用潘太克斯(PENTAX)ED3470TK型十二指肠镜,高频电仪(VIO200S,ERBA)。各种型号的造影管(PENTAX)、导丝(COOK、波士顿)及弓形切开刀(BOSTON、Cook)、针形刀(Olympus),取石网篮(Olympus),碎石器网(BOSTON),取石球囊(Cook),塑料支架(Cook),鼻胆引流管(南京微创)。

1.3 方法 患者术前作常规检查,给予阿托品0.5 mg、山莨菪碱10 mg、哌替啶100 mg肌注解痉止痛,按常规行ERCP检查,明确胆管病变性质及梗阻原因,根据不同的情况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碎石、取石,放置鼻胆引流管或不同型号的塑料支架。

2 结果

2.1 诊疗结果 本组手术成功88例,成功率97.78%,3例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完成,其余均为我院医生独立完成。胆管结石62例,包括胆总管结石54例,合并胆囊结石2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4例,胆道蛔虫2例;胆管狭窄21例,其中良性狭窄8例,胆管癌10例,壶腹部癌3例,合并化脓性胆管炎3例,十二指肠乳头炎1例,胆总管囊肿1例。行EST术80例,其中十二指肠乳头针形刀开窗14例。放置塑料支架16例,放置鼻胆引流管71例。手术失败2例,原因为:①十二指肠降部狭窄,内镜不能通过;②十二指肠乳头解剖变异,无法沿乳头正常方向行切开,且患者胆总管内结石较大较多,可能无法取尽。

2.2 并发症及处理 本组未发生死亡或中转手术的并发症。穿孔2例,为术后上腹部CT发现腹膜后积气,经严格禁食禁饮、胃肠减压、抑酸、预防感染、支持等内科治疗,均痊愈。少数病例EST后乳头少量渗血,予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冲洗后出血停止。急性胰腺炎3例,均为轻型,给予禁食、静滴PPI和微泵输入生长抑素5~7日恢复正常。70例术后有轻微腹痛,血清脂肪酶和淀粉酶轻度升高,于术后7天内自行恢复正常。

3 讨论

ERCP可以为肝、胆、胰及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提供十分重要的诊断依据,使得对于此类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和全面。虽然诊断性ERCP逐渐被一些非侵入性的成像技术如腹部CT、MRI-MRCP和超声内镜(EUS)等所取代[1],但在没有以上成像技术的基层医院,ERCP仍为胆道及胰腺疾病的首选诊治手段[2]。ERCP直接行胰、胆管造影术,可清晰地观察整个胰、胆管形态,显示管腔是否有扩张、受压、充盈缺损、狭窄等改变[3]。因此ERCP对于胆管肿瘤、胆总管结石、胰腺疾病等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目前,ERCP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以治疗操作为主的技术,本文90例患者,单纯ERCP检查仅2例,其余病例均行EST等治疗。对于胆总管结石的治疗,ERCP已成为了主要治疗方法。本组经ERCP证实有胆总管结石者62例,行EST术取石成功者60例,成功率为96.7%,与相关文献报道的成功率85%~100%[4]接近,其中有3例高龄(年龄>80岁)且伴乳头旁憩室的患者在上级医院医生指导下完成手术。胆总管内结石大于2 cm或多发结石者,可先用碎石网碎石再取石,如患者体质较差,无法耐受较长时间手术或剖腹手术,可放置塑料支架解除梗阻,缓解症状。本组有2例因胆总管内结石较多、较大(最大≥2 cm),且患者体质较差,合并有心肺疾病而无法耐受剖腹手术,给予行EST后,放置塑料支架引流。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者,可在ERCP术取石后3~7天再行腹腔镜胆囊手术(LC),ERCP、LC联合治疗创伤小,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本文中胆管癌2例,均放置塑料支架引流解除梗阻性黄疸,改善了患者生存条件。壶腹癌1例,放置塑料支架引流后,行剖腹手术。

[1] Lin C,Collins JN,Britt RC,et al.Initial Cholecystectomy with cholangiograpperative MRCP or ERCP in the management of choledocholithiasis[J].Am Surg,2015,81(7):726-731.

[2] 李永,何振兴,杨红春,等.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相关并发症的防治[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4):107-109.

[3] Chathadi KV,Chandrasekhara V,Acosta RD,et al.The ole of ERCP in benign diseases of the biliary tract[J].Gastrointest Endosc,2015,81(4):795-803.

[4] 王登映,张炳印.胆总管结石58例治疗中应用逆行胰胆管造影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5):98-99.

R575.7;R576

A

1672-6170(2016)04-0117-02

2015-11-03;

2016-01-24)

猜你喜欢
基层医院乳头胆总管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新妈妈要预防乳头皲裂
被宝宝咬住乳头,怎一个“痛”字了得!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