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灵性:重视孩子灵性的开发

2016-04-10 14:37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6年9期
关键词:灵性儿童活动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幼儿园 王 瑾

播种灵性:重视孩子灵性的开发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幼儿园王瑾

蒙台梭利说:“我们只有在儿童身上,才能领悟到大自然的雄伟”。那是因为儿童比成人更多地保留着人类的天性,这种人类的天性就是灵性。在儿童身上,集中体现着人类精神的本原。儿童的执着,体现着人类求真的实验精神;儿童的率真,反映的是人类求善的道德精神;儿童的烂漫,表现的是人类求美的艺术精神。

教师要善于观察并激发儿童的灵性,挖掘和展现它,这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幼儿教育要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关爱孩子的生命活动,追求富于“灵性”的教育,实施“性于天成,促其发展”的教学策略,充分开发孩子的灵性。为此,在倡导“以儿童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开发孩子的灵性是推进教育成功的核心,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也在其中摸索、前进、感悟。

一、优化教学语言,激发孩子们好奇的灵性。

现代教师礼仪规范要求,教师的语言要规范、优美,要体现教师的综合素养。教师的语言在一节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什么时候说、说什么、怎样说,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着孩子们的思维活动。进行故事讲述、散文教学活动中,优美动听、绕有趣味的引入语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成为孩子们学习欲望的催化剂。活动过程的组织与过渡,教师精炼的过渡语能把活动引向深入,把孩子带入一个新天地,使他们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着精神振奋的积极状态。如在小班散文教学《蘑菇》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引导语“兔宝宝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想不想见见她呀?”孩子的好奇心被激发了,都想见见这位神秘的客人。随后,我拿出了蘑菇娃娃,说:“蘑菇娃娃要送给兔宝宝们一份礼物,你们想要吗?”这样就一步步激发了孩子好奇、天真烂漫的天性,对整节活动都充满了兴趣。在进行第一段后,我又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蘑菇送给谁了呢?”这样,孩子的兴趣又转到了对下一段的领悟中。散文教学结束后,我又充满激情地说:“今天,兔宝宝们收到了蘑菇娃娃的礼物,你们高兴吗?”(高兴)“你想把它送给谁呢?”孩子们纷纷发言,有的说送给爸爸,有的说送给妈妈,有的说送给爷爷,爷爷一定乐得胡子翘……孩子们兴趣高涨,情绪踊跃,气氛达到了最高潮。从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神情中,我看到了他们的纯真与可爱。

二、精心设问,启发孩子们求异的灵性。

让孩子们愉快学习,教师应该及时调控、适时设问,启发孩子们求异的灵性,发展孩子的思维。如在音乐活动《蚂蚁搬豆》中,我问孩子们:“小蚂蚁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搬豆回家呢?”孩子们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给豆穿上旱冰鞋,滑着走。”有的说:“把豆穿在绳子上,拉着走。”……这些想法对我们成人来说似乎有些异想天开,可对孩子来说,求异思维的火花已经迸发了。孩子们这出乎意料的想法正是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得来的。好的设问,正如一粒石子,激起孩子们创造的涟漪,发展了孩子的创造思维,使他们感受到求异创新的喜悦,使求异的灵性得到了开发。

三、鼓励孩子质疑问难,培养孩子们求真的灵性。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儿童可以做成人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往往不满足一种答案,而喜欢发现、问疑,这正是孩子灵性的可贵体现。因此,教师要激发孩子大胆质疑,乐于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从根本上关系到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孩子们听了故事《坏老鼠》后, 就问:“老鼠真的那么坏吗?”另一个孩子说:“老鼠不一定都坏,我看过《猫和老鼠》的故事,老鼠还帮助小鱼呢。如果我们好好教育它,它会成为我们的好朋友的。”多么直率、热诚又善良的孩子,这正是他们的灵性。小孩子是最爱幻想的,如果我们误解了孩子纯真的心灵,这难道不是一种过错吗?我们要善于捕捉孩子们创造的火花,呵护他们创造的积极性,给他们充分的肯定,那么,他们的创新思维之树一定能迅速成长,哪怕孩子提出的没有意义甚至离奇古怪的问题,我们也应该善待它,否则,一个个“牛顿”“爱因斯坦”就会被扼杀在摇篮里。在孩子发表意见、想法时,教师要多多微笑、点头、专心听,并给予及时地评价:“你的想法真不错!”“这件事你解决地真好!”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宽松的表达环境。

四、采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开发孩子们的灵性。

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先进的多媒体软件能充分调动孩子的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输,有利于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使孩子异想天开,赋予创造的灵性得到很好的发展。在电脑软件提供的探索环境中,孩子动脑加动手,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发现,亲自体验创造经历,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一种稳定品质,从而培养孩子的创新素质。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取了孩子们熟悉和想要了解的生活在水、陆、空各个层面的动物,把它们布置在不同的场景中,制作了《动物的家》系列课件。在《可爱的小动物》活动中,提供给孩子的就是这样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你想了解哪种动物,只要在画面上点击它就可以了。进入每种动物的单独页面,你可以听听它的叫声,看看它的生活习性,还可以进入知识库回答森林爷爷提出的百科问题……这样一个学习的空间让孩子有了更多的自主性,更多的探索性,也进一步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孩子们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自己寻求想要了解的答案,找到自己想要知道的“为什么”,使创造学习的灵性得到很好的发展。

五、利用多种艺术活动,触发孩子们的灵性。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他曾提出“六大解放”的主张:“即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够去想、去思考;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去做、去干;解放儿童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去看事实;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有足够的言论自由;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儿童走出学校,去接触大自然大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使儿童做支配时间的主人。”他的这些理论对于解放儿童、培养有灵性有创造力的儿童具有永恒的启示。现今的幼儿教育倡导师幼关系主要是一种“双主体关系”,是“你”与“我”的关系。在某些情境下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出现。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与幼儿形成一种圆桌会议式的平等和谐的关系,在轻松愉悦、平等和谐的艺术氛围中,教师作为儿童的支持者、引导者与欣赏者,不断激发并欣赏着儿童所迸发出的艺术潜能与“天赋”智慧,在此过程中师幼共同成长。如在小班美术活动《变色鸟》中,先听绘本故事,再欣赏故事画面,然后说一说故事,最后天马行空地绘制作品等,利用儿童的“多通道感知”,使孩子们的潜在的艺术灵性得到解放;又如美术活动《水彩渲染画》,在玩色的活动中,激发了幼儿对色彩探究的兴趣,儿童的自信心和自我表现能力得到培养;又如在音乐活动《舞动的丝带》中,结合带有民族韵味的音乐让孩子先通过身体的运动去感受旋律的高低起伏,然后再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去画出音乐旋律——合作、探究、互动式的教学形式极大的调动了孩子们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灵性,使教育发挥了最大的潜能,幼儿潜在的艺术灵性得到开启。

在体能活动中,让孩子体验合作搬桌子,让几个孩子尝试把桌子抬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感受一下团结的力量。团队合作性得到了锻炼,这也是灵性教育的一个体现。

“追求真知,吐露真言,抒发真情”这是幼儿教育追求的目标。孩子是天真的,在他们眼中一切皆如此美丽,所以他们的表现也如此纯真、可爱,他们的心灵如此纯洁、善良。每个孩子都是一本独特、耐读而又不易读懂的诗,需要教师用智慧和心灵去感受,每个孩子的世界里都有一个灵性的空间,需要教师用智慧的钥匙去开启。

猜你喜欢
灵性儿童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让小学作文课堂充满灵性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借助电子白板构建富有灵性的数学课堂
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灵性”
开拓华语文学的灵性空间——初论“灵性文学” 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