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中的藏区中学社团建设——以康定中学为例

2016-04-11 03:25黄志兵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社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黄志兵



★教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中的藏区中学社团建设
——以康定中学为例

黄志兵

【摘要】中学社团是中学校园新兴的学生组织,是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中不可或缺的育人平台。本文力求以康定中学为例,探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中藏区中学社团建设要求,论证藏区中学生社团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风向标,开展具有地域文化色彩、社会实践性、健康审美情趣及科学精神的社团活动,从而促进藏区中学校园社团文化的化建设。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藏区中学;社团建设

On the Development of Middle-school Student Societies in Tibetan Reg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ism Core Values: Taking Kangding Middle School as the Example

Huang Zhibing

【Abstract】Middle-school student societies are emerging student associations in middle schools. Student societies provide indispensable educational platforms to the competence-oriented education and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is article aims to take Kangding Middle School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requirements of constructing middle-school student societies in Tibetan reg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ism core values. The article demonstrates that middle-school student societies in Tibetan region should follow socialism core values as the wind wane to carry out associations' activities characterized by regional cultural feature, social practicality, healthy aesthetic sentiment and science spirit,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middle-school student societies' culture in Tibetan region.

【Key words】socialism core values; middle schools in Tibetan region; student society development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日益强大的中国在精神信仰、伦理道德、社会风尚方面的关注,是对主流价值和共同信念的强烈归属感的体现。要引导藏区中学生高唱正气歌,使核心价值观成为人生的指南针和精神世界的支柱,我们就必须拓展教育空间,拓宽教育渠道,展开弘扬时代主旋律的教育活动,让他们深刻领悟价值观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并以此促成其道德行为的自觉。其中,藏区学生社团的建设应成为藏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藏区中学学生社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

刘云山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培育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建立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长效机制。”[1]由此可见,藏区中学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注重活动育人,实践育人,而藏区学生社团的建设,则是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有效的途径。

中学学生社团是中学校园新兴的学生组织。近年来,许多中学都充分认识到社团是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中不可或缺的育人平台,并努力搭建这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学生社团数量激增,覆盖面较广,成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线,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窗口之一。康定中学作为甘孜藏区的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中学,积极响应时代要求,立足藏区办学特点,以学生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为旨归,于2013年开始创建学生社团,并不断优化社团建设与管理,努力打造中学精品社团,品牌社团。

但藏区中学学生社团建设具有其特殊性。藏区学生由于独特的生活环境,入学后又发生环境变化,其个性既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又有鲜明的民族性,例如,他们看到汉族地区的改革、发达,对比家乡的贫穷落后,会产生强烈的需求性:求知、求新、求富。有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又缺乏家乡致富的信心;有努力成才的愿望,又无必定成功的信心;渴望尊重,强调自我,但又盲目尊大;思维活跃富于想象,但视野狭窄,思维定式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但又有狭隘的民族思想。同时基于当今国内和国际形势,分裂分子妄想利用藏区青少年学生政治敏锐性欠缺、易受蒙蔽、冲动等弱点乘虚而入,破坏藏区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因此藏区中学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中建设社团,拓宽教育平台,把握民族学生已有的心理特点,以正规教育加以引导,帮助民族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与多元化文化社会相适应的民族认同,从而打破民族隔阂,形成相互交流,达成彼此接纳,实现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所以,藏区中学生社团建设首先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开放而有序地建设。如甘孜藏区康定中学成立了社团中心,配备专职教师对全校社团建设进行宏观调控和有序组织。同时下设学生社团联合会,具体部署各类社团的建设和管理。学校有基于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而设置的校本社团,又有基于学生兴趣爱好而建立的学生自主社团,两类社团都有相应的指导教师给予指导。所有社团的组织特性都是让学生成为社团的主人,确保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其次,学生社团建设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张扬学生个性,贴近学生生活,确保其强大的吸引力。第三,学生社团建设是集体组织,是让一批兴趣相同的学生在合作中确定预期目标,制定相关章程和管理条约,锻炼组织协调能力,发展每一个成员的特长,满足兴趣发展的需求,获得成功的愉悦。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风向标,开展丰富多彩的藏区中学学生社团活动

藏区中学生主体尚属于未成年人群体,处于人生第二次心理断乳期,思想活跃,个性鲜明,可塑性极强,但又显得天真单纯,具有盲目性和逆反性。他们面对各种思潮的冲击,面对当今多元文化的影响,缺乏一种辨伪力,极容易陷入价值观的误区。中学社团一经建立,就会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社团活动具有自发性和灵活性。而自发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又很容易忽略和取代思想性。因而,藏区中学生社团一旦脱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就会产生极大的负面价值,甚至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所以,藏区学校社团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风向标来建设社团,开展有意义的社团活动,培养中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道德判断能力,形成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开展具有地域文化色彩的社团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今天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思想资源和价值支持。”[2]藏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民族积淀出厚重灿烂文化。藏区的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殊性,使藏区文化独具个性色彩。“由现代文化覆盖导致的民族记忆的迷茫感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焦虑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对自己文化繁荣发展的渴望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状。因此,要使民族个体加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对国家民族(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只能在满足其自身文化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得以实现。”[3]那么,藏区中学首先要引领学生熟悉本土历史,学习本土文化,认同和尊重藏区文化的多样性与特殊性,并在活动中传承藏区文化,为实现多民族文化共荣、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藏学中学社团建设不可忽视这一重要的文化资源,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创建民族文化类社团。如藏文文学社、藏文书法社、藏舞社、藏歌社、藏族民居调研社、藏族服饰研究社、藏区风俗研究社等。这些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学生自主社团,在藏区中学校园内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参与人员较多。充分发掘藏区地域文化资源,是藏区学生形成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精神纽带,从情感上打开通道,让学生在心理上有亲近感和认同感。如康定中学对该类社团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大力的支持,委派了学校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深厚的道德修养的藏文老师和艺术教师指导社团开展活动。杜绝境外人士以讲学名义占领社团,组织各种利于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如藏文辩论赛、中国梦藏文作文大赛、藏文诗歌朗诵、民俗文化展示、藏舞展演、藏歌比赛活动,将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其中,使社团活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对接,使之成为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把手,这比单一的说教方式更为有效,克服了传统德育模式中存在的弊端。藏区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中既找到了民族的自信,又将这些文化因子传递给校园其他不同民族的学生,使校园奏响了民族团结的乐章,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

(二)开展具有社会实践性的社团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彰显。

“社会实践既是德育的途径,也是多种经由实践的德育方法的集合体,是政治与道德知识的检验场和强化途径,是德育所传导的积极精神的载体,是德育对象形成道德体验和适应社会角色的方式。”[4]藏区中学生不应困守在象牙之塔,拉开和社会的距离。只有投身于广阔的天地,才能开拓视野,激活创新思维,关注社会民生,培养人文情怀。所以,学生社团活动为学生将核心价值观与社会生活接轨开辟了有效途径,让学生能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我,在生活教育中发展自我和超越自我。

藏区中学就中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可以尝试开发成立了一系社会实践类社团。如校园记者社、中学生论坛、国防社团、联合国模拟社团、环保社、心理协会等。这些社团,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合作、探究,到社会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如康定中学在中国视协和四川视协的领导下,成立了影视小屋社团。学生怀着对伟大时代的感恩之心,带着追求艺术的梦想,拿起手中的摄像机,不仅纪录藏区丰富的校园生活,而且拍摄眼中的美丽家乡,捕捉社会生活中令人感动的画面,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藏区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罗翊庭编导制作的微电影《翅膀》,以本校高2016级8班无臂女生许方艳一天的生活为素材,用同期声和零度叙述的方式,充分展示了这位羌族女孩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积极的励志教育作用。该作品荣获“第二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好作品奖”。又如爱心社团,走进藏区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为身患重病的同学组织募捐活动,“用加法将爱心在校园传递”,彰显了美好的人文情怀;爱国军社,社团成员以“热爱祖国,关注国防;互帮互助,精诚团结;严于纪律,独立自主”为宗旨,走向部队,主动向军营学习过硬的作风,自觉锻炼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并将部队正能量向学校辐射。这些社团活动,使学生缩短了和社会现实的距离,增加了对社会的了解,形成了道德体验,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使道德教育不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更具有真实体验和真切感悟。

(三)开展具有健康审美情趣的社团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其间。

“审美情趣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主观倾向,是人的审美情感、审美态度、审美理想、审美能力的综合表现。”要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需要个体不断地投入到审美活动中去。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藏区同样只重分数、关注中高考成绩而忽略了审美培育。校园内成绩优秀的学生无暇参与这类活动,而成绩较差却又富有艺术爱好的学生又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学生都感到校园文化氛围不浓。

基于此,藏区中学建设富有健康审美情趣的艺术类社团,能为志趣相投的学生提供结识和切磋的平台,能缩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具有健康审美情趣的社团活动,学生以各种艺术形象和自身独特的表达方式、强烈的个性色彩,来再现生活,反映社会现实图景,发掘潜能,唤醒心底对美的追求。我们应鼓励藏区中学尊重学生的追求,建设该类社团。如书法社,让学生尊重祖国语言文字,遨游于笔山墨海,志存高远;寄情于点横之间,德艺双馨。他们挥毫走笔,在宣纸墨迹间,用飘若游云之行书,剑气如虹之草书,书写着学子对祖国的赤子情怀。如文学社,学生在笔尖流淌生命的感动,在文字中沉淀心灵的思考,在洁白的稿笺上写下成长的心语。如合唱团,声乐社,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陶冶情趣、启迪情感的活动舞台,帮助他们体验表现过程的乐趣,提高音乐表现的能力。美术社,通过社团活动,使学生掌握唐卡画、水粉、油画、素描等技能,用线条勾勒生命的美好,用色彩点染人生的绚丽。学生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培养了敏锐的观察能力,发展了美术特长。康定中学在长期探索中,已成立十多个艺术类社团。其中的街舞社,是藏区的一群追求时尚的男孩女孩,源于对街舞的热爱,走到了一起。没有场地,他们地为舞坛,天当帷幕;没有经费,他们省吃俭用,自筹资金。没有演出机会,他们自告奋勇,毛遂自荐。他们通过舞蹈,倾诉他们的快乐与悲伤,冲破平凡,创造属于自己的极致。又如Cosplay社,学生穿着动漫的服饰,加上ACG道具的配搭,化妆造型,扮演着他们喜欢的角色。cos年少的梦想,让心灵寻找曾经的港湾;cos另一个自己,让精神压力得以释放; cos遥远的憧憬,让内心充满自信与期待。艺术类社团,让学生走进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在艺术实践中感知审美对象,获得对美的直观感受、体验,上升到对美的欣赏和评价,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好的浸润。

(四)开展具有科学精神的社团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

科学精神是求真、求实精神,是质疑、探究精神,也是创造精神。当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科学精神的培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大命题。但难以挣脱应试教育桎梏的藏区中学教育,往往不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导致藏区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识记、轻实践,重模仿、轻创造。而我们认为,藏区学生更需要科学精神,更需要在积极参与科技活动中培养动手能力,培育创造性思维,从而释放潜能,显露才华,获得了成功的愉悦。

藏区中学应集聚了学校师资优势,大力建设极具科学含量的科技类社团。如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社团,以计算机操作和通用技术制作为活动主体,能吸引广大热衷于信息科技和通用技术的同学尝试制作动画、制作网页、处理图片,开发软件。如化工社团,可以团结校内化学爱好者,为他们者提供交流平台与研究学习的条件。让学生走进实验室,探求神秘的化学世界,不断开阔眼界,增强科学素养。如数学建模社,旨在让学生丰富数学素养,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扩大数学知识在各领域的应用,用同学们所学的数学和计算机知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如生物社团,为生物爱好者提供课本之外的另一片天地,让他们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大自然中,在生物世界里,开展一系列观察、实验、实践等生物活动,学习知识,锻炼技能,培养兴趣,收获快乐。康定中学已成立了物理爱因思维社、机器人研究社团等近十个科技社团。其中物理爱因思维社,开展了一些集科技性、趣味性、体能性为一体的科技活动,丰富了广大物理爱好者的课余生活,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不断提升藏区学生的科学素养,向其渗透科学意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物理科技知识,并引领学生探究科学方法。该社团参加甘孜州和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频频获奖。在社团活动中,培养藏区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倡导富强与文明,就是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语

总之,藏区未成年人教育任重道远,我们要依据教育对象身心特点,选择科学的切入点和方式,切实落实德育工作。藏区中学生社团建设和活动开展,是对藏区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让我们以更大的热忱,鼓励和指导藏区中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中,创建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社团,建设有情操、有品位、有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130/c83848-24267760.html

[2]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章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化建设思想的几点体会[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4/1204/c216373-26147878.html

[3]凌立、曾义.藏区文化差异与和谐社会构建——以康巴藏区及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4]戴锐、吴树烈.社会实践德育问题的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 2006年第3期

[责任编辑:王鹤艳]

作者简介:黄志兵,康定中学教师。(四川康定,邮编:626001)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824(2016)01-0076-05

猜你喜欢
社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中体育社团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大学生社团建设对提升就业能力的作用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综合素质社团建设
中职计算机专业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类社团建设与高职生就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