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6-04-11 08:09江苏省盐城市龙冈初级中学许立娟
数学大世界 2016年35期
关键词:美的思维生活

江苏省盐城市龙冈初级中学 许立娟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

江苏省盐城市龙冈初级中学 许立娟

数学的美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形式美、思维美、内涵美等。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要对这些美的元素深入地挖掘,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初中;数学;学生;审美能力;培养

数学其实是一门能够带给人美感的学科,数学超强的逻辑性,形形色色的图形、奇妙的数字,都是美的体现。可是,很多初中生在学习数学时,难以提起兴趣,并存在一种负面情绪,无法发掘数学的美。数学的美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形式美、思维美、内涵美等,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要对这些美的元素深入地挖掘,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对数学美的理解,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出了几点看法,希望能对广大教师带来借鉴意义。

一、鼓励学生多观察思考,引导学生建立审美思想

数学在很多人的眼里都是一门偏于计算和练习的学科,一些教师也认为只要多加练习,数学成绩必然提高。可是随着教学进程的改革,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产生短期的作用,但是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教师要认识到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应该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而是帮助他们建立一种能够对他们以后产生深远影响的思维方式,因为一些数学知识在学生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可能用不到,但是看待事物、思考问题的方式却会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产生影响。

数学学科中有着大量的数学符号、图形等,这些数学元素都符合审美法则。比如数学列式计算的过程要求工整,这就是一种形式美;又如对称图形符合中国的中庸之道,这就是一种意境美;扇形是不完整的圆,让人有种遗憾的感觉,这也是一种美的体现。数学中蕴含着大量的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观察思考,用一种审美的眼光去看待数学,帮助学生建立审美思想。比如,在讲解二次函数图像时,我除了教给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建立二次函数图像的方法,而且还引导他们对函数图像的形状进行观察,让学生们闭上眼去感受这条抛物线带给他们的感受。有的学生说抛物线是一种曲线,给人一种柔和美;也有学生说看到抛物线,有一种包容感,感觉它能容纳万物。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生动地说出了观察抛物线后的感受。

引导学生去观察体会数学的美,表面上看好像和教学没太大关系,但是却能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审美思想,优化他们看待问题的方式,为他们以后的发展造成深远的影响。

二、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身影,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去探寻生活中的数学美。这样,学生能够自发地对数学进行感悟,当看到生活中的实际事物时,就会用数学的眼光对其进行审视、探索,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习惯,这对学生养成审美观念也是很有帮助的。

正因为有了数学,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比如讲解完“轴对称图形”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课堂、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建立审美观念,于是我让学生们去思考生活中对称的现象,学生们想到了蝴蝶、蜻蜓、建筑、京剧脸谱等,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让他们去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美。又比如,我还让他们思考生活中哪些东西的设计也符合对称原则,学生说到教室的窗户,电源插口,天平等物品的设计,都符合对称原则,因为对称,让人心里有一种美的感受。同时,我还让学生们动手设计轴对称图形,引导他们感受这种对称美,建立学习数学的情感。

又比如,在讲解黄金分割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将学生的视角引入到生活中。我说到:“大自然有很多数学家,他们天生就具备美的原则,向人们诠释数学的美。比如蝴蝶是很漂亮的,除了它漂亮的外表外,它的身体结构是符合黄金分割的,蝴蝶的身长与双翅展开后的长度之比是接近0.618的,这让蝴蝶的身躯显得十分协调,也是蝴蝶被人们誉为‘花仙子’的原因。又比如树叶的宽与长的比例也接近0.618。生活中还有很多符合黄金分割原则的,你们要去生活中探索,去发现生活中的美。”通过有效的引导,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激发了学生去生活中探究数学美的欲望。

三、锻炼学生的思维收放能力,引导学生体会深层次的数学美

数学除了形式美,还具备逻辑美、内涵美,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形式美,还要由外及里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思考中提高数学素养,在提高的过程中更加清晰地感受数学的魅力。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公式、定理进行探究,让他们体会探究的过程,完善思维能力。比如,在讲解“勾股定理”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个定理的结论,而是让学生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推理论证,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归纳总结能力。

其次,很多数学习题不仅仅是有一种答案的,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一题多解,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变得多元化。比如,在讲解习题时,如果遇到有多种解法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其他的解决方法,帮助学生拓宽思维,让学生深入地感受到数学的内涵美。在启发学生思维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处理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因为思维的养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耐心地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更高层次的数学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种新的教学观念,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接受这种新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逐步完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1]许义.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刘春发.初中数学教学实效性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高悠.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08.

[4]张源.初中数学教学中结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

[5]刘兴华.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史应用开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美的思维生活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