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研究

2016-04-11 08:09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右水乡右水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6年35期
关键词:效率情境数学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右水乡右水小学 马 露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研究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右水乡右水小学 马 露

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高效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要深思的问题。如何向40分钟要效益,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等方面入手,力求高效地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以教师为主体变为了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合作交流的机会多了,课堂氛围和谐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仔细审视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我们却发现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课堂教学看似热闹,实则效率低下。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关键在于部分教师并未真正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内涵,将以学生为主体错误理解为完全放手,不结合实际,胡乱使用教学方法,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呢?经过长期的思考与实践,笔者总结出了以下方法与策略。

一、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与初中生的水平是不同的,所以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要自己把握课程的要义,梳理好教学目标,合理确定课程的深度与广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合理区分,对课本中的难点和重点也要合理地进行取舍。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小学生完全理解课本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从而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师要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它既能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又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如果能够维持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则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而推动整个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兴趣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很大的帮助,而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能够使课堂变得更加有趣。

比如,在数学计算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许多卡通小动物,然后问学生:“有多少只猴子”、“有多少只小狗”、“一共出现多少种动物”,这样在愉快而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有所增长,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四、教师要巧妙设计课堂问题

教师应该掌握课堂问题的设计技巧,在授课之前应该设计好生动有趣的各类问题,并将之引入课堂,这样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数学知识。比如,教师可以把游戏、故事带入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分数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景:“小麦和小米两个人一起吃一个西瓜,每个人吃了多少?用数学知识应该怎么表达?”这样的话学生会觉得数学知识很有趣,出于好奇就会很想了解其中的奥秘,教师此时引入教学内容则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复杂性的特点,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学习兴趣,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1.巧设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良好的开端就是指一节课的导入环节,其是否成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要重视导入的设计。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式导入新课,如悬念导入法、新知联系旧知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产生期待心理。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方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如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让他们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获取数学知识,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3.引入竞争,激发兴趣

大量研究表明,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合理的学习竞赛活动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能够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妨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和组织一些竞赛活动,如“夺红旗”、“60秒抢答”、“决速接龙”、“神算手”……把竞争带入课堂,利用学生表现欲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促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竞争学习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里,教师灵活运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妙用多媒体,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使学生体验到课堂上参与学习的快乐,思考问题的兴趣,有新发现的愉悦,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打造属于教师自己的高效课堂。

[1]叶尧城,向鹤梅.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0).

[2]孙名符,温建红.新数学课程实施中协作学习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4(4).

猜你喜欢
效率情境数学
不同情境中的水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