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台早间新闻直播节目如何创新出彩

2016-04-12 03:41李涛
数字传媒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听众广播受众

李涛

包头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 包头市 014030

地方台早间新闻直播节目如何创新出彩

李涛

包头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 包头市 014030

各地的广播电台已基本完成了频率专业化的转型,以包头广播电视台为例,共有综合、交通、生活娱乐、音乐、文艺五套广播频率,节目的同质化现象日益凸显。因此,进一步细分市场受众需求十分必要,本文从早高峰时段市场受众需求入手,以包头广播电视台《包广早新闻》节目为例,探讨早间新闻节目如何更好地服务本地听众,如何创新出彩。

广播 新闻 创新 本土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传播媒介和传播手段日益丰富,广播业朝着专业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只有加强对节目受众的分析,才能适时、合理地编排、调整节目,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听众。

不同时间段的听众需求分析促使频率进一步专业化。各地的广播电台基本完成了频率专业化的转型,以包头广播电视台为例,共有综合、交通、生活娱乐、音乐、文艺五套广播频率,节目同质化现象日益凸显。因此,进一步细分市场受众需求十分必要,本文从早高峰时段市场受众需求入手,以包头广播电视台《包广早新闻》节目为例,探讨早间新闻节目如何更好地服务本地听众,吸引受众眼球,如何创新出彩。

一、节目概况及受众分析

(一)节目介绍

早间时段历来是黄金时间,是广播各频率竞争最为激烈的时间段。网络传播技术快速发展、移动终端广泛普及,传统媒体的市场空间受到挤压,生存愈发艰难,早间时段新闻广播面临巨大挑战。作为地方台广播媒体,如何与时俱进、创新理念、瞄准需求、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为广播媒体的当务之急。

《包广早新闻》是包头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一档早间新闻直播节目,播出时间是每天早晨7:15到8:00。节目秉承“权威报道包头,深度参与生活,

全方位观察社会现实,多角度剖析新闻现象”的理念,做“有温度、有速度、有思想、有生命力”的新闻。节目以民生、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等领域的热点新闻为主要内容,力求为听众奉上一道有“营养”的新闻早餐。

(二)市场受众分析

早间时段选择广播媒体的听众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需求:

第一,听众需要了解本地及国内外重要新闻事件,通过广播获取资讯、丰富大脑,了解最新发生的奇闻趣事;

第二,听众需要通过收听实时交通路况信息,方便出行;

第三,听众需要了解气象信息、生活指数等服务类方面的资讯;

作为一档早间直播类新闻节目,《包广早新闻》为听众用声音描绘世界、用耳朵打开视野,最大限度满足听众需求,第一时间为本地市民提供本土新闻、实时交通路况,在听众的媒介印象中占据绝对的优势。

二、精心编排,丰富节目内容

《包广早新闻》依靠贴近性、人文性、服务性强的本地新闻、民生新闻为包头市民服务,它以传播速度快、信息丰富、服务性强等特点受到听众喜爱,成为很多听众的早餐“伴侣”,上班路上的好伙伴。

《包广早新闻》在新闻信息形式上朝着“立体化”的方向发展,节目编排一方面注重内容的丰富性,以提升新闻节目的内在品质;另一方面注重节目包装,以提升新闻节目的外在形象。早间新闻在内容设置上,包括深度专题报道、消息类新闻、编辑点评、记者手记、新闻解读和专家评论。播报形式有口播新闻、录音报道、连线报道等,多样化的报道手段丰富了节目内容,激发听众的持续收听兴趣,提升听众对节目的忠诚度。

另外,《包广早新闻》充分考虑听众需求,精心安排节目板块,并注重各内容、板块间的衔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年龄段听众的收听需求。节目有实时路况播报,为听众发布最新的路况信息,并为受众提供交通出行的温馨提示。节目还有天气预报、气象天文知识介绍等内容,注重贴近性、实用性和适当的娱乐性,以通俗有趣的播报方式介绍专业性的信息和知识。

三、突出特色,打好本土牌

新媒体时代对广播节目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台的自办节目要选择贴近性强的本土题材,做深做透几档有特色的节目。有了这种“特色”,地方台的节目就有了生命力。

《包广早新闻》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节目在形成稳定风格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从选题策划到节目编排,从主持风格到节目包装,形成了时尚大气、贴近受众的特点。《包广早新闻》每组45分钟,由节目提要、记者观察,以及本市、国内、国际消息等架构而成。节目在追求信息丰富、播报快速的同时,注重新闻的高品质,严格筛选稿件,从源头上保证新闻质量。其中,记者观察、本市消息注重做活本土资讯,做优民生报道,选择本土发生的较典型的民生类新闻,以广播的力量推动社会发展,切实惠及民众,让城市充满温情。

为进一步挖掘新闻价值,通过深度报道和学理思辨,实现新闻内涵的全面提升,《包广早新闻》在节目中逐步加大“评”的分量,建立了专家信息库,邀请一些本土专家、学者为节目特约评论员,对当天发生的热点新闻,第一时间与专家连线进行评论、解读,使新闻事件更立体、更多元化,增强传播效果。“短小精悍、新颖有力”的广播评论成为节目一大亮点。

四、强化创新,打造品牌

《包广早新闻》以传播速度快、信息丰富、服务性强受到听众喜爱,成为很多听众的早餐“伴侣”,上班路上的好伙伴。节目的稿件被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中国之声多次采用,同时,一些稿件获内蒙古新闻奖、内蒙古广播影视奖。

(一)创新工作方式,优化节目设计

《包广早新闻》创新工作方式,强化“策划”意识。对每月、每周的选题提前安排布置,推出《主播去哪了》《猴年伊始问教育》《出彩人生我做主》《星星的眼泪》《致敬!高温下的劳动者》《2015,我们一起走过》等多组主题策划,社会反响强烈。

《包广早新闻》优化节目设计,注重挖掘本土新闻素材,稿件以记者自采为主。同时,通过各大权威门户网站收集整合最新的新闻资讯,增加节目的信息量。

(二)保持轻松风格,增强主持人亲和力

《包广早新闻》开播以来,节目由综合广播四位优秀播音员担任主持人,播报方式亲民、阳光、自然、轻松;背景音乐风格清新、节奏明快;片花制作精良。

(三)加强线上线下互动,彰显广播媒体特色

节目在策划组织公益活动、对接志愿者团队、服务社会方面做了很多有益地尝试,并不定期地为弱势群体开展了形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来提高节目传播力、公信力,塑造了社会公益形象,提升了社会影响力。“你的六一、我来陪伴,你的生日,有我祝福”。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包头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2016年走基层大型系列采访活动《主播去哪了》再度起航,推出活动“你是我阳光”。综合广播多位主播化身“蛋糕侠”,携手包头市心愿公益协会走进青山区一机五小、北重六小联盟三星校区,陪伴孩子们度过快乐六一儿童节。活动现场,“蛋糕侠们”采集了孩子们的愿望,以便在日后为他们实现小小心愿,家长、老师也被主播们的行动深深打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创意无限、创新不止,在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只有让创新成为一种常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升质量,深化内涵,推动节目优化升级,才能更好地满足听众多样化、高品味的要求,才能更出彩,从而为新闻广播的转型升级筑路。

责任编辑:孟宪超

G222

A

2096-0751(2016)10-0016-02

李 涛 包头广播电视台 编辑

猜你喜欢
听众广播受众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