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软件社交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影响
——以在线直播软件为例

2016-04-12 03:41陆思婷
数字传媒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主播受访者社交

陆思婷

上海金融学院 上海市 201209

实用软件社交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影响
——以在线直播软件为例

陆思婷

上海金融学院 上海市 201209

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催生出了以网络直播为代表的新兴社交媒体。相较于传统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的信息流动性及互动性更强,极大地增强了人际交往的便捷性。大学生作为对新兴事物接受度很高的一个群体,对网络直播表现出较高的热情。网络直播也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大学生 人际交往 在线直播

引言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概念被提出,形式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扩充。在线直播作为一种新兴社交媒体,带动了网红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使更多人开始关注在线直播。在线直播的针对性使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聚集起来,其中包括大学生。大学生通过在线直播认识了更多志趣相投的人,对其人际交往产生影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以在线直播使用的时间、频率和行为习惯为指标,从日常使用、心理感受、现实对比和利弊权衡等四个方面,系统地揭示在线直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详细分析在线直播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相关性,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1 使用社交化软件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影响的实证分析

调查对象为上海市高校学生,调查地点为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三所高

校,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201份,其中有效问卷196份,有效率为93.3%。参与深度访谈的受访者共16位,包括8位女生和8位男生。调查对象大部分为社交媒体使用者,基于已有的文献资料,我们选择年级、成长背景和专业类别等作为考察的自变量。因变量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控制变量是使用频率和行为习惯。数据分析主要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结合交叉表、卡方统计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了大学生对社交化实用软件作用于人际交往利弊的态度与看法。

1.1 人口统计学变量

女生受访者要略高于男生受访者,其中男生占46.43%,女生占53.57%;受访者教育背景比例相对均衡,其中一本占31.12%,二本占35.2%,三本占33.67%;大一占35.71%,大二占25%,大三占23.98%,大四占15.31%;受访者呈现专业比例不均匀,其中文科生占29.59%,理科生占70.41%;同样,他们的生活背景比例也略有差异,受访者主要来自城市,占58.67%,来自县城和农村的受访者样本相对较少,分别占21.43%和19.9%。上述差异与调查问卷的投放范围和样本数量有关,并未体现大学生群体总体的社交软件使用情况。

1.2 数据结果与分析

1.2.1 受访者网络直播软件使用的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中72.96%的人观看或者使用网络直播软件。根据性别的差异,在考察过程中将调查人群分为男生和女生两组,男女比例相当,分别占总人数比例的46.43%和53.57%。其中,男生组有使用过在线直播软件的占该组总数的79.12%,女生组的比例为60.95%;卡方检验p=0.022,小于0.05,有显著相关性。据此部分受访者反映,在众多的在线直播软件中,比较受欢迎的直播软件有“腾讯课堂”等网课在线直播软件、“斗鱼”等游戏直播软件、户外休闲直播软件以及“映客”等才艺直播软件,此四者分别占有观看或使用网络直播软件受访者的48.95%、48.25%、20.28%和17.48%。绝大多数受访者选择在寝室或家中使用在线直播软件,此二者所占比例分别为88.11%和45.45%。

在统计每周使用频率时,调查结果显示,每周使用“2次以下”、“2~3次”、“4~5次”和“6~7次”的比例分别为 39.66%、32.27%、21.68%和6.99%。在统计每次使用在线直播软件的平均时长时,67.27%的受访者表示每次使用“不超过2小时”,而27.17%的受访者则表示每次使用“2到3小时”,剩余4.9%的受访者每次使用时间为“4到6小时”。进一步的交叉分析结果显示:使用频率越高的人每次在网络直播软件上所耗费的平均时间也越长。在频率为“2次以下”的受访者中,他们绝大多数人(82.14%)每次使用在线直播软件的平均时长为“不超过2小时”,而其余三类人的这个比例分别为60.87%、54.84%和50%。同样,在频率为“2次以下”的受访者中,16.07%的人每次使用在线直播软件的平均时长为“2到3小时”,而其余三类人的这个比例分别为39.13%、29.03%和40%。

1.2.2 使用网络直播软件的原因及目的

出于不同的原因和目的,为数不少的大学生都在观看或使用在线直播软件。在对使用原因进行探究时,48.9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为了寻找“共同兴趣群体”,74.83%的受访者表示是因为想要“放松心情,改善生活”,26.57%的受访者认为在线直播软件有助于他们“拓展知识、增长见识”,18.88%的受访者因为在线直播软件本身具有“使沟通交流更便捷快速”的特点而使用直播软件,也有11.48%的受访者出于想要“扩宽人际交往圈”和“赚取外快”的目的而使用在线直播

软件。

1.2.3 网络直播软件中的角色与现实生活角色的对比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5.48%的受访者表示“会在网络直播平台上经常与别人互动”,其余74.52%的受访者则表示自己“不会在网络直播平台上经常与别人互动”。在对受访者的网络互动对象类型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受访者在网络直播软件上的互动对象类型多样,42.86%的受访者的互动对象为“好友和同学”,45.71%的受访者表示会经常和“陌生朋友”互动,48.57%的受访者则表示会和“明星网红、主播”等人交流,还有14.29%也偶尔会和“老师及长辈”互动。在关于“是否会通过网络直播和现实中的人渐渐熟悉”的问题中,绝大多数的受访者表示“不会”或“不确定”,仅有10.42%的受访者表示“会”通过网络直播和现实中的人渐渐熟悉。

1.2.4 利弊衡量

调查结果显示,使用在线直播软件会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分别有43.88%、37.76%、56.63%、29.59%和30.61%的受访者表示在线直播软件的使用能够有效地帮助“扩大人际交往圈”、“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方便交流沟通”、“激发创新意识”以及“增强学习观念”。与此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在线直播软件的使用确实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产生了某些消极的影响,分别有41.84%、27.55%、47.45%和57.14%的受访者认为在线直播软件的使用“弱化了现实人际关系”、“降低了集体凝聚力”、“增加了信息泄漏风险”和“让人更加沉溺于虚拟朋友圈”。总体而言,63.27%的受访者认为网络直播平台对人际交往产生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而剩余36.73%的受访者则认为影响是“弊大于利”。考虑到在线直播软件的使用或多或少会使人们反过来对“网络直播平台对人际交往产生的影响”的评价造成影响,于是根据调查人群在线直播软件使用情况的不同,将被调查人群划分为“使用”和“不使用”两组,其中“使用”组认为网络直播平台对人际交往产生的影响“利大于弊”的占该组总数的75.36%,“不使用”组的该比例为52.83%;卡方检验p=0.003,小于0.05,有显著相关性。

1.3 回归分析

经过交叉表分析后,我们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把性别、年级、专业、成长背景、教育背景和是否使用在线直播软件这六个变量纳入到回归方程中作为自变量进行分析。Logistic回归的统计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变量影响的情况下,在线直播软件的使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利弊衡量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年级、教育背景以及是否使用过在线直播软件。此三者Pearson统计量分别为0.033、0.041和0.006,均小于0.05;而性别、专业和成长背景的影响则无显著相关性,此三者Pearson统计量分别为0.193、0.287和0.402,均大于0.05,未能通过α=0.05上的显著性检验。

此外,在对模型拟合效果的检验中,步长、块和模型的卡方值都相同,为21.989,显著性为0.038,从而说明解释变量的全体与LogitP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采用此模型是合理的。而对数似然值为38.295,Cox&SnellR平方和Nagelkerke R平方的值分别为0.374和0.517,说明模型方程能解释的回归变异很小,模型拟合效果一般。

1.4 访谈结果与分析

调查发现大多数男生都会观看游戏直播和体育直播,而女生则较少观看直播,所观看的内容也与男生有较大差异,主要是化妆直播、吃播等。大多数人喜欢在无聊时观看直播,他们将看直播视为一种很好的娱乐方式。因而,他们更倾

向于享受观看的过程,很少通过发送弹幕、送礼物等方式与主播以及观看直播的其他人进行交流。同时,通过网络直播交友被他们看作是一种缺乏安全性的社交方式。多数受访者认为,是否愿意通过网络直播与他人交流与自身性格息息相关,如果本身是乐于与他人交往的人,会把网络直播当作一种更为便捷的交流方式。

受访者普遍认为观看网络直播对于现实中人际交往的影响较小。网络直播的确给受访者提供了更多与他人的交谈内容,但这并不能增强相互间的关系。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表示,并不会因为沉溺于观看网络直播而忽略身边的人,他们都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才是最主要的。只有极少数受访者表示,自己有过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在观看直播而感觉到自己被忽略的经历。

网络直播交流模式与传统社交软件交流模式有什么区别呢?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网络直播具有更高的互动性,传统社交软件则具有更高的交流沟通功能。网络直播不同于传统社交媒体,仅局限于文字和图片的交流方式。由于同时观看网络直播的人很多,通过发送弹幕等与他人交流的方式显得效率低下,不一定能得到及时的回应。有一些受访者表示,主播更愿意与花钱送礼物的人进行交流,其他游客与主播进行交流的机会很少。

对于被访者是否愿意成为主播的问题,80%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他们认为现在的主播大多数是以盈利及获取关注度为目的。但也有些人认为,主播的确有过人的人际交往能力,在观看直播过程中向主播学习,确实给自己的人际交往带来了正面影响。

部分受访者关注到了网络直播中充斥着大量暴力及低俗内容的问题,他们认为健康的网络直播环境才能确保高效有利的沟通,提议有关部门应该加以规范,净化网络环境,促进网络文明。

2 研究结论

通过对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对深度访谈进行总结,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2.1 大学生使用在线直播的情况

2016年被称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虽然其出现时间较为短暂,但发展迅猛。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已经超过200家,活跃在这些平台的网络主播数量更是多到无法统计。随着网红经济的高歌猛进,在线直播的点击量及知名度迅速增长。许多大学生也正在经历从听说了解到接触使用阶段。问卷调查显示,使用在线直播人数占总的大学生人数72.96%,使用频率大部分在每周3次以下。使用在线直播的原因,主要在于通过看直播打发时间和放松心情。

2.2 大学生在线直播中的交友方式

调查表明观看在线直播的过程中,多数大学生仅仅作为受众方,单方面地接收信息。他们致力于享受观看的内容,很少通过发送弹幕、送礼物等的方式与主播以及观看直播的其他人进行交流。只有小部分的大学生会在直播过程中与主播互动。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表示,不会通过在线直播和在现实中不熟悉的人成为朋友。同时,多数受访者认为,是否愿意通过在线直播与他人交流与自身性格有关。

2.3 大学生对在线直播交际和现实交际的看法

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表示,不会因为观看在线直播而忽略身边的人际交往。他们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才是最主要的。同时,只有极少数受访者表示,自己有过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朋友观看直播而忽视自己的经历。

2.4 大学生使用在线直播的感受

关于对在线直播以及传统社交媒体的看法,大学生表示各有各的特点。多数受访者认为,通过在线直播可以与更多人进行互动,通过传统社交软件则可以更加高效地得到回应。

对于使用在线直播的感受,他们表示尽管在线直播充斥着暴力及低俗内容,有信息暴露风险,但其打破了传统社交软件仅局限于文字和图片的交流模式,可以带给用户一种面对面交流的感觉。总的来说,大部分参与调查者还是认为使用在线直播利大于弊。

3 对大学生观看使用在线直播的建议

3.1 提高大学生的辨识调控能力

在线直播作为一种社交平台,提供了非常宽泛的传播内容。大学生要提高对在线直播内容的认知力,理性地接收来自平台上的信息,形成良好的社交圈。通过在线直播进行的社交具有间接性,这要求大学生对这种社交形成全面准确的认知,辩证看待其优缺点,有选择地观看和使用。同时,需要做好自我管理,调控并把握使用方法,发挥在线直播作为新社交媒体的最大效力为己所用,避免其弊端带给自身交往的不利影响。注重其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提高个人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交流积极性。

3.2 警惕网络环境下的不良因素

大学生要警惕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等带来的不良后果,比如信息交流安全以及弹幕语言暴力。大学生要懂得自我保护及自我克制,不通过在线直播对他人施加负面影响,也要使自己免遭他人的伤害。在观看直播时能够严于律己,发现违规内容立刻举报,为在线直播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随着在线直播平台的发展而逐渐壮大的主播,大学生应理智慎重看待这一新兴职业,不盲从跟风,忘却本职。做主播可以为生活增添乐趣,但绝不会是生活的全部。

3.3 正确处理虚拟和现实的社交关系

大学生要学会正确处理虚拟和现实的关系,不要过于沉迷于网络社交圈,而忽略了和身边亲友的沟通交往,形成新的人际障碍。同时,在与通过网络直播认识的朋友线下见面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自我保护。无论是传统的社交媒体,还是新兴的在线直播,直接方式都是 “人——机”交往,其沟通手段依然是以文字为主。大学生适当关闭社交媒体,多与家人亲近交流,遇到问题也可以和同学老师探讨。把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等资源结合起来,才更有利于大学生的良好发展。

项目编号:201511639012

审稿人:魏朝辉 内蒙古新闻出版广电局监管中心正高级工程师

责任编辑:王学敏

TP319

A

2096-0751(2016)10-0017-05

本文系2015年度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

陆思婷 上海金融学院 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主播受访者社交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社交距离
第一次做小主播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我是小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