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王子》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2016-04-12 23:14朱春梅
昭通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王尔德小燕子燕子

朱春梅

(南京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7)

●文学研究

《快乐王子》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朱春梅

(南京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7)

《快乐王子》中快乐王子和小燕子的情感纠葛一直被批评家视为同性恋行为而诟病,然而《快乐王子》体现出了王尔德创作时对伦理的关注与追求,童话故事中快乐王子和燕子都完成了各自的伦理选择。理性意志和自由意志的激烈斗争贯穿了整个作品,在伦理选择的过程中,快乐王子和燕子最终都选择了理性意志,他们选择牺牲自我而帮助他人。运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分析快乐王子的理性意志、燕子的自由意志以及快乐王子的理性意志对燕子自由意志的引导、控制,揭示了《快乐王子》的伦理内涵。

《快乐王子》; 文学伦理学; 理性意志; 自由意志; 伦理选择

《快乐王子》这则故事家喻户晓,它以其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深刻的故事内涵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眼球。《快乐王子》既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理性统一,又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的感性共存。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快乐王子》中王子牺牲自己帮助他人的行为可以看成是他身上的理性意志的体现,燕子拒绝王子的请求则可以看作是燕子身上自由意志的选择,燕子最终选择帮助王子的行为则是理性意志战胜自由意志的表现。由此,王子和燕子都完成了各自的伦理选择,获得了永生。不禁要问,王子和燕子是怎样一步一步完成了各自的伦理选择呢?燕子作为动物,本身就具有兽性因子,它又是如何能够完成伦理选择的呢?

一、快乐王子的伦理选择过程

快乐王子生前并不知道人间疾苦,他所生活的环境是无忧无虑的,眼泪之于他犹如白天之于黑夜一样陌生。无愁宫里无忧愁,无愁宫里有的全是花笑鸟语、蜂飞蝶舞等一派用之不尽的快乐景象。王子在无愁中活着,也在无愁中死去。他从不知道无愁宫外的世界有多丑恶、穷困和凄凉,直到他死后被铸成雕塑立于广场中央,人间的所有疾苦才尽收眼底。

从一开始与世隔绝的象牙塔转换成现在人间疾苦的瞭望塔,从活着如同死去的王子变成现在死了却还活着的王子,其伦理环境和伦理身份的变化直接促成了王子的伦理选择。他放弃了自己剑柄上的红宝石、充当眼睛的蓝宝石、身上贴着的纯金叶子去帮助那些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可怜人。仿佛自由意志在他身上已无处藏匿,他的身上绽放着一种坚定的理性之光。他放弃了自己的所有去帮助别人,他身上坚定的理性意志是人性的集中表现。快乐王子在伦理环境和伦理身份发生改变之后做出的伦理选择都是正确的,值得肯定、赞扬和歌颂的,如果非要在他身上找出一丝瑕疵,那就是对燕子的挽留,正是因为对燕子的三次挽留--象征着理性意志对自由意志的引导和控制,使得燕子最终在寒冷中死去,王子理应该对燕子的死负责,这也正是为何王子在发现燕子死后铅心破碎的原因吧。郎加纳斯认为崇高是由一个人精神上的天赋本性所决定的。而这种天赋本性中就包含着是否具有伟大的思想、伟大的人格和伟大的道德精神,归根到底就是用是否拥有一颗伟大的心灵来衡量。[1](P.99)

二、燕子的伦理选择过程

燕子的行为方式是随心所欲的,完全是在自由意志的掌控中。当他的朋友们已经六个星期之前飞到埃及去避寒的时候,燕子还在恋恋不舍地留在后面,原因是他在春天里遇到了一根美丽的芦苇并和芦苇姑娘相恋了,燕子之所以会离开她飞往埃及还是因为芦苇姑娘恋家。这就可以表明燕子是缺乏理性意志的,他所作出的决定完全是自己自由意志的选择。“自由意志又称自然意志,是兽性因子的意志体现。”[2](P.8)燕子此时的选择都是以自己的自由意志为导向的,它顺从自己内心的欲望,缺乏理性的意志。这一点在他与快乐王子的第一次谈话中就得到了很好的证明。当快乐王子请求小燕子将其剑柄上的红宝石取下送给穷困的妇人时,燕子以朋友们在埃及等他以及不喜欢小孩之类的借口直接拒绝了王子的请求。王子的理性意志与燕子的自由意志之间的初次交锋以前者的失败而告终,然而王子的理性之美吸引了燕子,燕子自私的自由意志在王子无私的理性意志之光中显得卑微,最终燕子答应了王子的请求,在帮助王子的同时扼杀了自我的自由意志,完成了第一次的伦理选择。他在寒风中将剑柄上的红宝石啄下并飞了很久到达了妇人家里,当他完成任务返回王子身边时,他感慨到:“这倒是很奇怪的事,虽然天气这么冷,我却觉得很暖和”[3](P.7)。快乐王子回答说那是因为他做了一件好事。而王子口中所说的好事正是燕子已经完成的伦理选择,显然燕子这一伦理选择的完成是在王子的理性意志指引之下,是理性意志战胜自由意志的表现。

但是好景不长,燕子第二天便打算和王子告别飞往埃及,自由意志再次占据燕子的身心。王子请求燕子再陪他一夜,因为他看到一位年轻人需要他的帮助。王子对燕子再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埋着头在一张堆满稿纸的书桌上写字,手边一个大玻璃杯里放着一束枯萎的紫罗兰。他的头发是棕色的,乱蓬蓬的,他的嘴唇像石榴一样地红,他还有一对朦胧的大眼睛。他在写一个戏,预备写成给戏院经理送去,可是他太冷了,不能够再写一个字。炉子里没有火,他又饿得头昏眼花了。”[3](P.9)燕子答应再次帮忙,他问王子要红宝石,可是王子只有一个红宝石,也已经送人了,于是王子让燕子取出一只蓝宝石眼睛,燕子哭着不肯。燕子为什么会哭?燕子会哭的原因在于他身上的自由意志,如果换成是取出燕子的眼睛,燕子说什么也不会答应,因为自由意志不允许他这样做。而对于他人的眼睛,燕子为什么也会哭着不肯?王子自我牺牲的理性意志再次感动了燕子,也促成了燕子的自我反省以及内心深处的理性意志萌发。伦理选择的过程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自我牺牲,王子是理性意志的代表,他的伦理选择早已完成,他所欠缺的就是对决定的实施,由于自己无法动身,他只能靠燕子去践行自己的选择。于是他坚定地劝燕子按照他的吩咐去做。由此燕子在王子的理性意志指引下完成了第二次伦理选择。当燕子再次向王子作别时,告别已经不再是纯粹的自由意志选择,他打算来年春天给王子带来两颗宝石以弥补王子的那两颗。他说:“我带来的红宝石会比一朵红玫瑰更红,蓝宝石会比大海更蓝。”[3](P.9)此时的燕子已经知道为他人着想,与之前那个只考虑自己的燕子已经产生了差距,这也无不表明了理性意志对自由意志的引导、控制和教诲作用。

第三次伦理选择具有质变的意味,王子最后一次请求燕子留下,因为他发现一个十分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王子对燕子说:“她把她的火柴都掉在沟里了,他们全完了。要是她不带点钱回家,她的父亲会打她的。她现在正哭着。她没有鞋、没有袜,小小的头上没有一顶帽子。你把我另一只眼睛也取下来,拿去给她,那么她的父亲便不会打她了。”[3](P.10)燕子再次被王子的善良的意志感动,但他实在不忍将王子仅剩的一只眼睛取下,可是他不得不取,因为这是它该做的伦理选择。燕子将蓝宝石放在了女孩手里,看着女孩高兴地跑回了家。王子的伦理选择使他失明,然而他内心深处的理性之光却点亮了燕子和其他人的世界。当燕子经历这一切之后,他选择留在王子身边,他的理性意志完全取代了自由意志。天气越来越寒了,王子劝他飞往埃及,燕子一反常态而斩钉截铁地说:“我要永远陪伴你”[3](P.10)。这是燕子独立完成的伦理选择,标志着燕子理性意志的成熟,同时也预示着燕子的牺牲。小燕子作为王子的眼睛在城市的上空目睹着人们的苦难,并将他所见到的苦难都告诉了王子,王子让燕子将自己身上的纯金一片片取下送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于是雍容华贵的快乐王子变成了灰暗而难看的雕像,燕子也在辛劳和寒冷中逐渐走向死亡。天气的寒冷丝毫没有减少他对王子的爱,他是在用生命爱他。当他知道自己快要死的时候,他用尽所有的力气飞到王子的肩膀上,问王子能否让他亲吻一下王子的手,王子说:“小燕子,我很高兴你到底要到埃及去了”,“你在这儿住得太久可,不过你应该亲我的嘴唇,因为我爱你”[3](P.11)。燕子说:“我是到死之家去的。听说死是睡的兄弟,不是吗?”[3](P.12)小燕子吻了快乐王子的嘴唇,然后就跌落在王子的脚下,小燕子死了。“那个时候在这座像的内部忽然起了一个奇怪的爆裂声,好像有什么东西破碎了似的。事实是王子的那颗铅心已经裂成两半了。”[3](P.12)快乐王子和燕子在完成各自的伦理选择之后都走向了毁灭,燕子死了,王子的心碎了,然而他们的牺牲却是崇高的、有价值的。

三、伦理内涵的生成

王尔德曾这样说道:“正确与错误并非行动的特质,而是与通常的社会机制不完备相关的思想态度。当人沉思时,所有东西都是好的……至于我本人,我瞩望着唯美主义取代道德伦理、美感主导生活法则那一刻的到来:永远不会这样,因而我瞩望着它。”[4](P.452)唯美主义与伦理之间并不是敌对的关系,王尔德采用唯美的艺术手法展示伦理艺术,从而丰富作品的伦理内涵。王尔德推崇唯美主义理念,然而他并未抛弃良心和道德,他对伦理的关注在《快乐王子》中就有很好的体现。

快乐王子和燕子是故事中两条逆向行走的主线,前者从快乐走向忧伤,后者从伤心走向快乐。他们的交汇是故事的高潮,也正是他们的交汇赋予了作品深刻的伦理内涵。第一次交汇体现在他们一起完成的伦理选择过程中。作者赋予快乐王子理性意志的同时剥夺了他付诸实践的能力,因此他必须依靠燕子才能践行其伦理选择。燕子虽有践行的能力却缺乏理性的意志,他的伦理选择必须依靠快乐王子才能完成。这体现了人和动物的局限,也体现了人和自然界的不足,只有相互补充、相互合作才能完成各自的伦理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深刻的思考。

第二次交汇出现在上帝面前,这次的出现是为了和上帝进行对比,在对比中作者挑战了读者的伦理底线。仔细品读该故事的结尾,总会有种淡淡的忧伤掺杂其中,这忧伤的来源到底是什么?快乐王子和燕子不是上了天堂、得到了永生吗?为什么结局还是会出现一种莫名的抑郁呢?这是作者的刻意安排,只有将故事结局放在令人讶异的背道而驰中才能彰显出其背后的伦理意味。作者有意安排上帝和天使的情节,上帝让他的一个天使把该城中最珍贵的两件东西拿给他时,天使带来的是王子的铅心和死去的燕子,上帝称赞了天使的选择,似乎预示着快乐王子和燕子都将得到永生,并且是他们用充满牺牲精神的伦理选择打开了通往天堂的大门,这一前置情节使得王子和燕子牺牲呈现出一种美德得报的欢喜结局。然而上帝的解释令人震惊:“因为我可以让这只小鸟永远在我天堂的园子里歌唱,让快乐王子在我的金城里赞美我。”[3](P.13)上帝的自私在对比中显而易见,这种天与地的冲击使得作品的伦理内涵在碰撞的矛盾中越发凸显。

四、结语

《快乐王子》这部由真善美凝结而成的童话故事,是镶嵌在黑夜中的一颗明星。快乐王子和小燕子的伦理选择是值得肯定的,他们身上体现出的伦理艺术感人至深,有净化人心的作用。正如聂珍钊教授所说的那样:“文学是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的独特表达形式,文学在本质上是伦理的艺术。”[5](P.14)王尔德的童话故事中,除了《快乐王子》,其它童话故事诸如《自私的巨人》、《渔夫和他的灵魂》、《星孩》等都体现出作者对伦理艺术的追求,将伦理道德渗透到文学作品中,从而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诲作用,引导读者从伦理道德的他治走向自治之路。

[1]刘茂生. 王尔德童话的道德阐释:以《快乐王子》为例[J]. 世界文学评论,2007,(2):101—104.

[2]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 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J]. 外国文学研究, 2011,(6):1—13.

[3]王尔德. 快乐王子[M]. 巴金,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4]赵武平. 王尔德全集·第五卷[M]. 荣如德, 译. 北京: 中国文学出版社, 2000.

[5]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 基本理论与术语[J]. 外国文学研究,2010,(1):12—22.

An Ethical Literary Analysis ofHappyPrince

ZHU Chun-m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Jiangsu 210097, China)

The emotional entanglement between Happy Prince and the swallow in Wilde’s fairy taleHappyPrincehas been denounced by many critics for years. However, it reflects Wilde’s attention and pursuit to ethics in his writings. In the fairy tale, both of the Happy Prince and the swallow finish their ethnical choice respectively. The conflict between rational will and natural will goes through the entire work. Both of them choose the rational will to help others while sacrifice themselv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making choice. Adopting the method of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and analyzing the Happy Prince’s rational will, the swallow’s natural will and the guidance and control which made by the former to the latter , the ethical meaning of Happy Prince will be disclosed.

HappyPrince; literary ethics; rational will; natural will; ethical choice

2015-05-04

朱春梅(1990— ),女,安徽寿县人,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

I561.074

A

2095-7408(2016)01-0055-03

猜你喜欢
王尔德小燕子燕子
小燕子
听小燕子唱《小燕子》
小燕子回来了
史蒂文森的唯美主义:从王尔德的三种美学谈起
燕子叫
为自己
为自己
小燕子,背把剪
燕子一家
超越与反叛——论王尔德唯美主义中“恶”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