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路名的罗马化转写规范*
——以深圳、广州为例

2016-04-13 10:32李琴美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方位词路牌数词

李琴美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国语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论路名的罗马化转写规范*
——以深圳、广州为例

李琴美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国语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城市路牌上的“路”在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罗马化转写形式。本文以同在广东省的深圳市和广州市为例,探讨了路牌上路名的罗马化转写法,指出:各地应遵循国际和国家的相关规定,“路”应转写为Lu而不是Road;路名中的方位词转写应根据实际意义有选择地使用汉语拼音或者英语翻译;路名中的数词转写不可英译,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汉语拼音或阿拉伯数字。

路名;罗马化转写;规范;方位词;数词

现代都市为了与国际接轨,推动城市国际化进程,对路牌上的路名进行了罗马化转写,也就是将汉字用罗马字母拼写出来。但是对于通名“路”的转写形式多有争议,有的城市使用英文Road或其缩写Rd,如深圳的“龙井路—Longjing Rd”,有的城市使用汉语拼音Lu(或全大写为LU),如广州的“丛云路—CONGYUN LU”。存在转写形式争议的不只是“路”这个通名,路名中的方位词和数词也有相应的形式之别,即通名用Road的城市,其路名中的方位词和数词也用英文,如深圳的“沙河东路—Shahe East Rd”,“龙珠三路—Longzhu 3rd Rd”,通名用Lu(或LU)的则方位词和数词也用汉语拼音,如广州的“云山北路—YUNSHAN BEILU”,“乐云一路—LEYUN 1LU”。路名罗马化转写的这种混乱情况,势必会给当地市民以及在华生活、工作或旅游的外国人士带来困惑。所以,为“路”正名极其重要。

1 路牌书写的重要性

路牌是一种重要的交通指示向导,也是一种地名标志和特殊的公示语,还是国家领土的象征,代表着民族的尊严[1]68。路名和其它地名一样,一般由专名和通名两个部分组成,通名“路”和“国、省、市、城、区、县、镇、乡、村、街、巷、道”等都属于标识行政区划的名称[2]。作为行政区划地名的路名,其标志牌上的拼写、书写内容及形式具有严肃的政治性[1]68,因此不可随意。

2 国际化≠英译

有些城市坚持“专名拼音,通名英译”的原则,将“路”译成Road,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国际化”或者“与国际接轨”,能够方便外国人士找地方。但这是错误的观念。第一,“国际化”不代表要用英语书写具有政治意义、领土意义的本国地名标志,就像我们不能因为“国际化”而要求每一位中国公民会讲英语一样。第二,在华旅居的外国人士相对中国人民来说毕竟是极少数,而且汉语和英语一样也是联合国的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何不让他们来适应中国的语言呢?此外,欧美国家并没有因为本国有少数中国人士的存在而专门将地名译成汉语,难道说他们不需要推动国际化进程吗?我们如果将地名标志译成英文,看似“国际化”了,但事实上是在自损“公平”和“尊严”。第三,外国人士问起“路”来,Road并不比Lu好使,因为大部分市民听不懂英文,如果有老外问一路人“Longjing Road”在哪里,那位路人很可能听不懂Road是什么,但如果问的是“Longjing Lu”,除非这位老外的发音实在太离谱,否则路人基本是可以听懂的。

可见,城市的“国际化”并不代表必须要将地名标志用英文标注,用英语标注地名标志也并不等于“国际化”,反倒会侵害我国的国家主权,挫伤民族尊严。我们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正确看待地名英译所带来的问题!

3 路Lu相通

路牌书写形式的政治性决定了路名的罗马化转写形式或语言的政治性。如上文所说,路名属于行政区划地名,因此路名的罗马化转写方式可遵循地名的相关转写规定。

1967年,第二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上作出了一个决议,要求各国、各地区在国际交往中都使用罗马(拉丁)字母拼写,做到每个地区只有一种罗马字母的拼写形式,称之为“单一罗马化”(a single Romanization system)”[3]35。意思是说,使用非罗马字母的国家必须确定一种单一的罗马字母转写方案。

对此,中国在1977年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上提出将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国际标准,这个提案获得了批准;联合国秘书处1979年6月15日发出关于采用汉语拼音的通知,要求从即日起采用汉语拼音作为各种拉丁字母转写中国人名和地名的标准[4]。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其中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的工具。《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3]35这便为汉语拼音方案的运用提供了法的依据。国家技术监督局2012-06-29批准、发布并于2012年10月1日实施的国标GB/T16159-2012《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5]中第6.2.4条规定:“人名、地名拼写的详细规则,遵循GB/T28039《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

以“龙井路—Longjing Rd”为例,Longjing是汉语拼音,Rd是英语,一个地名中出现两种语言的罗马字母拼写形式,显然是违背“单一罗马化”规定的。但也不能完全字字对译成英文Dragon Well Road,因为这又不符合中国的《汉语拼音方案》及其它地名拼写规定。因此,唯有Longjing “Lu”才是正“路”,可谓“路Lu相通”。

广州采取了汉语拼音,但罗马字母全部大写。《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6](下文简称《拼写规则》)里第10条规定:“地名中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分段书写的,每段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特殊情况可全部大写。”虽然里面并未明确说明特殊情况指哪些,但笔者认为,一般来说,人们在拼读或辨认全部大写的地名时,反应相对会慢些,所以,应尽量避免全部大写,以提高辨识度,便于阅读。

4 路名中的方位词

谈路名的罗马化转写,离不开方位词的转写,因为路牌上普遍存在方位词,如果方位词处理不好,就会让人走在路上却不知路在何方,晕头转向。但不可否认的是,方位词的转写比较复杂,或者说处理起来比较棘手,问题的关键是要判断哪些方位词是真正具有方向指示意义的。深圳和广州因为对通名“路”的罗马化转写方式不同而在方位词的转写方面也不统一,深圳采取英译,如“沙河东路—Shahe East Rd”,“丽水路南—Lishui Rd South”,而广州则采取汉语拼音,如“云山中路—YUNSHAN ZHONGLU”,“大沙头路东—DASHATOULU DONG”。根据方位词的位置,下文将分“路”前的方位词和“路”后的方位词两类来探讨它们的罗马化转写方式。

4.1 “路”前的方位词

在“路Lu相通”的观点下,如果按照深圳对方位词进行英译的做法,那么“沙河东路”这个地名写成Shahe East Lu显然是不妥的,两组汉语拼音音节(Shahe和Lu)中间夹着一个英语单词(East),不符合表达习惯,用俗话说就是“洋不洋土不土”,也不符合上文中地名“单一罗马化”的标准。那是否可以写成Shahe Lu North或North Shahe Lu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样拼写的意思是“沙河路东(段)”,不能等同于“沙河东路”。事实上,沙河东路和沙河西路是两条南北走向的平行路,并不是“沙河路”的东西两段,而且附近并没有“沙河路”。通名“路”前面的方位词是整个路名的一部分,它所具备的方向指示意义较弱,按照“单一罗马化”和“汉语拼音化”的规定,这类方位词应使用汉语拼音进行转写。而真正能够给道路使用者(行人、车辆)起到方向指示作用的是根据这条路的走向而特别标注在路名前、后的方位词,如“南◄ 沙河东路 ►北”、“沙河西路(北)”等。这些具有方向指示意义的方位词并不是路名的一部分,应当英译并缩写,即东(E)、西(W)、南(S)、北(N)。

根据《拼写规则》里的第2条规定,即“专名或通名中的修饰、限定成分,单音节的与其相关部分连写,双音节和多音节的与其相关部分分写,如:西辽∕河、南横∕东街、造币∕左路,等”,我们可以知道,“路”前面的方位词是通名的单音节修饰成分,应与通名连写。广州的书写是符合规定的,深圳的“沙河东路”应改写成Shahe Donglu。

4.2 “路”后的方位词

这里所说的“‘路’后的方位词”是指紧跟在路名后面的方位词,意指某条路的东∕西∕南∕北∕中段,如“丽水路南”。这里的方位词“南”不是构成路名“丽水路”的一部分,而是指丽水路的南段,该路牌也只能立于丽水路的南段。它不同于“丽水路(南)”,后者的方位词是表示该路的走向,该路牌不一定立于该路的南段,也可能立在该路的北段或任何一段。尽管写法有别,但这些方位词都具有真正的指示方向意义,应当译成英文。为了以示区别,表示路段的方位词可不采取缩写形式,即Lishui Lu South,也可以写成South Lishui Lu,意思是一样的,而指示走向的方位词则采用缩写形式,即Lishui Lu (S)。

据此,广州的“大沙头路东”写成DASHATOULU DONG是有问题的。首先,方位词没有英译,导致方向意义缺失;其次,LU不应与专名DASHATOU连写,《拼写规则》中第1条规定:“由专名和通名构成的地名,原则上专名和通名分写。”也就是说LU应该单独分写出来,即DASHATOU LU East。

5 路名中的数词

对于路名中数词的转写,广东省和深圳市出台的地名英译规范中都有规定,但不一致。广东省《公共标志英文译法规范》[7]中“附录A.4道路信息”部分提供的范例中,数词的转写是用阿拉伯数字,如“中山一路—Zhongshan 1 Lu”。而《深圳市公共场所双语标志英文翻译规则及实施指南—地名》[8]中则规定“如路名中需要用序数词表达,其英语书写方式采用字母上标形式,如‘田贝二路—Tianbei 2ndRd'。”本文“引言”中所例举的广州“乐云一路—LEYUN 1LU”显然是违背广东省的规定的,首先是字母全大写了,其次是数字1与LU连写了。深圳的路牌上的书写也存在不符合上述文件规定的情况,如“龙珠三路—Longzhu 3rd Rd”中的3rd并未采取字母上标形式,事实上大多数路牌上都是这样;还有部分以前的旧路牌存在,路名中的数词采取汉语拼音书写,如“西一路—Xiyi Rd”,“西二路—Xi’er Rd”;甚至还有“安托山六路—Antuoshan Rd 6th”的书写方式,真是五花八门。那么到底怎样书写才是标准的呢?

《拼写规则》里也有关于数词的书写规定,“地名中的数词一般用拼音书写,如‘五指山—Wuzhi Shan’、‘三八路—Sanba Lu’等;地名中的代码和街巷名称中的序数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二马路—2 Malu【代号,非序号】’、‘经五路—Jing 5 Lu【必有经四路,否则不用阿拉伯数字】’等”。意思是说,我们首先应确定路名中的数词是不是序数词。以“经五路”为例,如果没有“经四路”,那么这个“五”就不是序数词,只是构成地名的汉字符号而已,应该用汉语拼音书写,即Jingwu Lu。同理,如果没有“中山二路”,则“中山一路”须书写为Zhongshan Yilu。在这样的规定下,结合实际情况,广州的“乐云一路”应改为Leyun 1 Lu,深圳的“龙珠三路”应改为Longzhu 3 Lu,“西一路”改为Xi 1 Lu,“西二路”改为Xi 2 Lu,“安托山六路”改为Antuoshan 6 Lu。

路名常见于街道路牌、公交站牌以及地铁站牌上,“路”的罗马化转写方式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性,因为它写成Road还是Lu会直接影响到路名中的方位词和数词的转写形式,可谓“一‘路’错,路路错”。因此,各地应严格遵循国际上“单一罗马化”的标准和中国“汉语拼音化”的规定,确保“路Lu相通”,努力疏通路名的罗马化转写之道。

[1] 郭建中.街道路牌书写的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J].中国翻译,2007(5):68.

[2] 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124.

[3] 郭建中.再谈街道名称的书写法[J].中国翻译,2005(6):35.

[4] 百度百科.汉语拼音方案[OL].http://baike.baidu.com /view/104414.htm.

[5] 国家技术监督局.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2012.

[6] 中国地名委员会,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测绘局.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S].1984.

[7] 广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广州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共标志英文译法规范[S].2009.

[8] 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深圳市翻译协会.深圳市公共场所双语标志英文翻译规则及实施指南—地名[S].2010.

The Romanization Standards of Road Names—A Case Study of Shenzhen and Guangzhou

LI Qinmei
(School of Applied Foreign Languages, Shenzhen Polytechnic,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5, China)

路, the generic name of Chinese road names, is alphabetically written in different ways in different cities. Taking for example Shenzhen and Guangzhou, two major cit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manization or alphabetical spelling of road names on road signs and points out: (1) 路should be spelled as Lu in Chinese Pinyin as regulated nation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2) directional words in road names, whether to be spelled in Pinyin or English, depends on their contextual meaning; (3) numerals in road names should be spelled in Pinyin or Arabic numerals rather than English.

road names; Romanization; directional words; numerals

G41

A

1672-0318(2016)04-0042-04

10.13899/j.cnki.szptxb.2016.04.008

2016-04-27

*项目来源: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创新项目“深圳市公交、地铁站名英译研究”(项目编号:2213S3060010);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基于CEFR的口译能力构成及其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601622S26012);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建设计划资助项目

李琴美(1984-),女,湖南株洲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等。

猜你喜欢
方位词路牌数词
有讲究的方位词
数词
动物们的聚会
该选哪条路?
奇怪的路牌
路牌、建筑留名华人刻入美国历史
汉语方位词研究
基于汉语方位词特点的二语教学策略——以“左”“右”为例
路牌
对联中数词的艺术运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