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识字课变得有趣和有效
——《小书包》的识字策略探索

2016-04-16 06:55金晶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6年10期
关键词:笔袋尺子橡皮

金晶

【教学内容】

部编一上

一、联系生活,图文对照

汉字,是抽象的符号,而对于低段学生来说,图文对照地学习生字,更能帮助他们记忆生字。

教学片断一:

师:同学们,读了课文,你知道我们的书包里有些什么吗?(课件出示课本中图片)

生:有铅笔。

师:能说完整吗?我们的书包里有铅笔。请你再说一遍。生:我们的书包里有铅笔。师:说得真好!我们的书包里还有什么呢?

生:我们的书包里有尺子、笔袋和作业本。

师:这个“和”字用得好!还有吗?

生:我们的书包里有橡皮和转笔刀。

……

师:物品都认识了,那它们的名字认识吗?(出示词语)请你自己根据拼音读一读。

师:下面请同学来读。

生:橡皮、尺子、作业本。

生:笔袋、铅笔、转笔刀。

师:你觉得哪个词很难读?

生:我觉得“尺子”这个词难读。因为后面的“子”要读轻声。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词。

生:我觉得“转笔刀”很难读。我知道这个“转”还有另外一个读音。

师:你知道得可真多。“转”是个多音字,在这个词里,它念四声。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转笔刀。

师:难读的字词我们已经会读了,现在看看能不能把它们的名字都读正确。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物品的名称吧!

(生齐读词语)

师:你能找到左边物品的名字吗?(生上台连线)

师:这些物品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吗?

生:文具。

在这个片断里,先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的书包里有哪些学习用品。因为这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很踊跃地回答。这回答,其实是对今天要学的生词的一个预习。

接下来,出示课本中的图,每一样文具图片出现在大屏幕上,并且把对应的生词打在图片下方。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抽象符号记忆还是有一定的畏难情绪,但对于直观的图片却倍感亲切。把图文结合起来,能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最后,在学完生词后,让学生连一连。把对应的物品和词语连线,不仅进一步巩固了生词,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被调动起来。

二、汉字溯源,形义结合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汉字从符号文字到图画文字再演变为象形文字。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文字的发展演变,伴随着厚重的历史。一些典型的字,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汉字是如何演变而来,让抽象的符号和意义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加深记忆。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识字兴趣。

教学片断二:

师:上课前,我们先来猜个谜语:上学放身边,放学背上肩,别看个儿小,学问可不浅。

生:书包。

师:你怎么知道是书包呢?

生:因为我们每天上学要背着书包。

生:因为书包里面装着很多书,所以说“学问可不浅”。

师:小朋友真聪明。

(出示:书包图;标注拼音的汉字“书”“包”。)

师:大家自己读读这个词。

师:(出示单独的“包”字)古人造这个“包”的时候,是这个意思。(出示图)

现在指把东西包裹在里面。书包把所有的学习用品都包在里面了。你还见过什么包?

生:钱包。

师:对,把钱装在里面的叫钱包。

生:餐包。

生:旅行包。

“包”是个象形字,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识字教学中渗透造字法的解释。在“包”的教学中,我先请学生观察图片,就是一个孩子在妈妈的肚子里,由此演变成最初的文字,最后变成今天的样子。我们从今天的字形很难看出最初的样子,因此把汉字的演变图片一出示,学生不光记住了“包”的字形,对“包”的字义也理解了。然后请学生说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包,把生字落实到运用中。

教学片断三:

师:在这些文具的名称中,有一个生字,出现的次数最多,谁最快找到它了?

生:笔。

师:“笔”的上面部分,叫竹字头。我们抬起手,书空。

师:“笔”为什么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个“毛”字呢?(出示毛笔图片和实物)

原来古代人都用毛笔来书写,你们来看,毛笔的笔杆是用竹子做的,笔头是用小动物的毛制成的。所以“笔”字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个“毛”。

师:除了毛笔,你还知道什么笔呢?

生:铅笔。

生:钢笔。

……

师:老师带来了一些笔的图片,你们认识它们吗?(出示图片及词语:圆珠笔、钢笔、水彩笔、蜡笔、记号笔等)

“笔”是一个会意字。在教学“笔”字时,为什么“笔”是竹字头,学生可能不理解。所以给学生看了毛笔,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了。

三、实践中运用,游戏中巩固

教学片断四:

游戏一:

师:老师屏幕出示词语卡片,同学们找到相应的文具。然后把你找到的文具举起来。比如,我问“铅笔铅笔对不对?”拿对的同学一起回答我“铅笔铅笔对对对!”

(师出示词语“尺子”,生迅速找到尺子举起来。)

师:尺子尺子对不对?

生:尺子尺子,对对对!

……

游戏二:

师:现在,我们换一个玩法。这个游戏叫“找朋友”。老师这里有几张词语卡片,拿到卡片的小朋友先自己读一读手上的词语,然后把它举高。请下面的一个小朋友来问“橡皮橡皮在哪里?”拿到“橡皮”这个词语的小朋友赶紧举起来,说:“橡皮橡皮在这里。”如果他举对了,下面小朋友一起说:“对对对,橡皮橡皮。”如果错了,我们就说:“错错错,再找找。”(老师把词语卡发给几个学生)

师:下面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提问。

生:笔袋笔袋在哪里?

生:笔袋笔袋在这里。(拿到词卡的同学答)

生:对对对,笔袋笔袋。(全班齐答)

……

生字的识记,是机械的,为了避免一遍遍枯燥的朗读记忆,在复习巩固环节,我设计了两个游戏。第一个游戏是老师出示词语,让学生找出相应的文具。接着,老师问“铅笔铅笔对不对?”学生回答“铅笔铅笔对对对”,他们的回答,其实又一遍读了词语,进行了复习巩固。第二个游戏,把找实物,变成了找文字。老师把词语卡发给一部分学生,让他们举在手上,站在台上。台下一个同学问“笔袋笔袋在哪里?”这其实又是一遍复习,台下的同学必须把台上这些词都认读一遍,然后才能提出问题。而台上的同学也必须会认读自己举的词语卡,才能准确无误地反馈。当这位同学举对了,台下同学一起回答:“对对对,笔袋笔袋。”这又是一次复习。

这两个游戏只是把传统拿着词语卡一遍遍枯燥的认读,变得有趣,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在一遍遍认读中加深对生词的记忆。

猜你喜欢
笔袋尺子橡皮
“性”是判断男性是否健康的一把尺子
买笔袋
我喜爱的橡皮
心爱的礼物
把握四个『三』『尺子』也简单
橡皮收了
小鱼笔袋
尺子变身记
橡皮山
鳄鱼小顽皮爱洗澡之收集橡皮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