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用喜欢的方式学习
——《青蛙看海》实录与评析

2016-04-16 06:55郝玉梅特级教师王树华特级教师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6年10期
关键词:苍鹰松鼠自然段

郝玉梅(特级教师) 王树华(特级教师)

一、听故事,感知课文,激起阅读欲望

师:小朋友们,知道今天上什么课文吗?

生:《青蛙看海》!

师:对,这是一个童话故事!刚才你们猜出的三个动物都在这个故事里。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激动地):喜欢!

师:好,边看课文,边听老师讲这个故事。

(生听完故事,热烈鼓掌。)

师:谢谢小朋友们的掌声!要讲好故事啊,可是有秘诀的哟!想不想知道?

生(热情高涨):想!

师:秘诀一:读熟课文,难读的字、词、句子多读几遍;秘诀二:把人物说话的语气和样子读出来。小朋友们有信心试试吗?

生:有!

(学生自由读课文)

【点评:“讲故事”是故事教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式。一个会讲故事的老师是学生喜欢的老师,一堂讲故事的课是学生喜欢的课。一上课,沐浴在优美的音乐里听老师讲故事,多美妙!听了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自己也想练一练、讲一讲,就顺理成章了。童话故事的学习需要这样的氛围。】

二、读故事,学好生字,感受童话乐趣

1.图文结合,练读故事第一至三自然段,认识生字。

师:先来看第一自然段,出现了哪些动物?

生:青蛙,苍鹰。

师:“苍”是生字,谁能读准它?

生:苍。

师:“苍”是平舌音,你读得很准确,谁再来读读?

生:苍。

师:好!苍鹰是一种灰色的鹰,翅膀宽阔,善于飞翔。谁来叫叫它的名字?

生:苍鹰。

师:小朋友们一起读——

生(齐):苍鹰。

师:苍鹰和青蛙是怎样对话的呢?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苍鹰觉得登上那座山难吗?

生:不难,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师:小朋友看,这就是“登”,谁看着拼音再读一读?注意读准后鼻音。

生:登。

师:咱们班同学后鼻音读得非常好!再请一位小朋友试试!

生:登。

师:登山怎么登呢?

(生兴奋地做“登山”动作)

师:哦,登山要两只脚一步一步地登,“登”字上面的部首叫“登字头”,我们一起来叫叫它的名字!

生:登字头!

师:同学们看,“登字头”就是两只脚的形状,看,左边一只脚,右边一只脚。“登字头”的笔顺可要注意了,我们一起来写一写。

(生书空)

师:再伸出小手指在桌子上写一遍,看看是不是记住了。

(生在桌子上书写)

师:听说要登上前面那座山,青蛙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第二自然段?

(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这句话很长,特别是:“我没有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谁再读一遍?

(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谁能表演一下,青蛙“吸了口凉气”是什么样子?

师:青蛙为什么吸了口凉气?

生:因为这山太高了,青蛙吓坏了!

生:因为它没有一双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

师:(指图)这么高的山对小青蛙来说,确实是高不可攀。我们来看看苍鹰。(图片展示)

生:它有一双有力的翅膀。

师:所以它能飞得很高。而青蛙呢,有吗?

生:没有,根本没有翅膀。

师:那么善跑的长腿呢?(出示“善”)我们再来看这个字,谁来读?

(生读)

师:翘舌音读得非常好!知道“善”在古代是怎么写的吗?(出示“善”的金文)上面是什么呀?

生:羊!

师:对,上面是个“羊”字,羊肉可鲜美了。看,下面是两个“言”,表示人人都说羊肉好吃。后来人们把两个“言”简化成一个“言”,现在演变成这个样子。(范写“善”)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一写。

(生书空)

师:“善”本来有美味、夸奖的意思,又引申为善良、善于的意思。这儿“善跑的长腿”是说长腿怎么样?

生:跑得快!

师:对,是“善于”的意思。大家还知道哪些动物有善跑的长腿?

生:骏马/梅花鹿/鸵鸟。

……

师:它们登山容易吗?

生:容易!

师:可是青蛙既没有……也没有……谁再来读读青蛙的话?

(生再读第二自然段)

师:对青蛙来说,这山是太高了!谁来读第三自然段?

(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意思是说什么?

生:你不登上山顶,是看不到大海的。

师:(出示图片和文字)这就是“展翅”,谁来读一读!

生:展翅。

师:它们都是翘舌音,小朋友们再念一遍。

生:展翅。

师:(出示“展”古文字)这就是“展”字的古文字,小朋友猜猜上面是什么?

生:(饶有兴趣地猜)是“钩”。

生:是“尸”。

……

师:猜出是“尸”说明你会比较。这是一个人的身体的形状,下面是什么?

(生显得有些犹豫)

师:想想我们在学习汉语拼音时有幅图画,是古人的什么?

生:(恍然大悟)古人的衣服。

师:对,下面是古人的衣服。中间是衣服扣子。猜一猜,“展”是指把扣子扣好还是解开呢?

生:解开!

师:对,“展”的意思就是把衣服扣子解开,就是“展开”的意思。

师生(齐读):苍鹰说完,展翅飞走了。

【点评:一边读故事一边识字,识字服务于更好地读故事。做到这样的水乳交融不容易。郝老师显然早有计划,高屋建瓴,操作起来成竹在胸,不急不缓,字词的识记和理解始终与故事的朗读理解融合共进。教学“登”“善”“展”时都适时地出示古文字,帮助学生理解意思或者是记忆字形,既让儿童感受到汉字的魅力,同时也适可而止,不过多纠缠挖掘,破坏故事的情境,造成教学的虚空。】

2.指导学生读好第四至十自然段,认识生字。

师:看着展翅飞走的苍鹰,青蛙——

生:很失望。

师:小朋友,你失望过吗?遇上什么事很失望?

生:有一次,妈妈说好带我去公园,后来又说加班去不了了,我很失望。

生:到超市,我看中一个玩具,爸爸不让买,我很失望。

师:就在青蛙失望的时候,第三只动物出现了,它就是——松鼠。松鼠是怎样带着青蛙一级一级跳台阶的呢?想不想读?

生:想!

师:(神秘地)接下来我们举行抢读比赛吧。

生:(很好奇)怎么抢读?

师:怎么抢读呢?这儿有七个自然段,我们自己先练读一下,把松鼠和青蛙说话的语气和跳的样子读出来。待会儿,你确定哪一句读得最好就抢读哪一句。

(生积极准备)

师:谁确定读松鼠的话?

(生抢读第四自然段)

师:听了他的朗读,你们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松鼠?

生:一只热情、爱鼓励人的松鼠。

师:你的朗读让别人听出了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说明你读得很成功哦!

师:青蛙是怎么说的?谁来读!

(生抢读第五自然段)

师:此时,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青蛙?

生:失望的青蛙。

师:松鼠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生抢读第六自然段)

师:松鼠多会鼓励人啊!“阶”是个生字你也读对了,小朋友们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阶”)

师:“阶”左边的偏旁像不像一层一层的台阶?对,“左耳刀”就表示“台阶、小山”的意思。

师:谁能读好第七自然段?

(生抢读第七自然段)师:现在青蛙心情怎样?

生:有信心了。

师:自信满满地再读一遍。

师:第八自然段,谁来读?

(生抢读第八自然段)

师:松鼠真会鼓励人。下面读第九自然段!

(生读)

师:难不难?

生:不难!

师:还有一个自然段,大家一起读!

(生兴奋地齐读)

【点评:“有感情朗读”,你有方法吗?郝老师展示了指导的艺术——抢读比赛,看谁把松鼠和青蛙说话的语气和跳的样子读出来。在“无痕”中给予激发和指导。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度、朗读状态说明了一切,他们并不知道其中的“技巧”,只是尽情地想把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这才是“发乎心”的有感情朗读。】

3.读熟第11~12自然段,认识生字。

师: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他们是怎么登上山顶的呢?谁来读第11自然段?

(生读)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这里有几个“一级”?

生:两个!

师:“一级”和“一级一级”一样吗?

生:“一级”是指只有一级台阶,“一级一级”指很多级台阶。

师:跳一级容易,两级容易,这么小小的青蛙靠两条腿一级一级地跳上这么高的山顶容易吗?累了怎么办?渴了怎么办?摔倒了怎么办?谁再读一读!

(生再读第11自然段)

师:(配乐,出示图片)让我们一起读第12自然段。

(生配乐读第12自然段)

【点评:“一级一级”背后有深意,想一想、辨一辨,再来读,意思就清楚了,感受就丰富了,朗读也就有味道了。】

三、巩固字,认真读写,夯实语文根基

师:课文先读到这里,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些生字词,还记得吗?

(生开火车读生字词)

师:这节课我们先练习写这几个难写的字。(出示三个字:登、善、展)

(生齐读)

师:“登字头”还会写吗?说给老师听。

(生书空“登字头”,说名称。)

师:(范写并指导)“登字头”右边稍高点,撇捺要舒展,一横在横中线上方,要紧凑些。

师:“善”字上面是什么?

生:羊字头。

师:小朋友记性真好!(边讲解边范写)上面的“羊字头”要写得怎么样呢?

生:三横短一些。

师:说得非常好!下面的第四横最长,表示有很多人在说羊肉好吃哦!四横长短变化才好看。

(生边看边书空)

师:最后一个“展”字,“尸”字头的一撇要先竖后撇,“竖提”,换一种颜色的笔写一下,一竖要怎样?

生:竖要直。

师:对!最后一捺最舒展。(师范写,并介绍“展”的注意点。)

(生集中书写)

(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指导写好字。展评,再练写。)

【点评:写字教学的关键是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写起来。但写也不是一味地“瞎写”,需要教师的恰当点拨和引导。郝老师首先选取要点讲清楚并进行范写,简洁明快;然后让学生静静地练习,加强巡视中的个别化指导;最后再结合评析肯定成绩指出共性问题。这样的写字教学扎实高效。】

四、述成果,明确目标,延伸阅读欲望

师:小朋友们,今天你们经过自己的努力,读熟了课文,读出了这个童话故事中动物的语气和样子,还会读、会写了很多生字。下节课,我们来练习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好不好?

生:好(余兴未消,期盼下节课的到来)!

【总评】

郝老师的这堂低年级阅读识字课,看似平平常常,好像就是读读认认、说说写写。但如果细细品味,就会感觉到不一样的滋味。总体而言是抓住了童话的特点,用贴近儿童的方式教儿童阅读童话、学习汉字。

1.站在儿童的角度处理童话

儿童为什么喜欢童话,因为好玩。情节好玩,故事好像就发生在儿童身上;人物好玩,一个个的小动物分明就是自己的小伙伴;语言好玩,浅显易懂富有节律,贴近儿童心理。童话教学如果不讲故事不说人物,儿童怎能喜欢?所以郝老师把整个教学定位在讲故事、读故事、演故事上(包括第二课时安排),紧紧围绕青蛙、苍鹰、松鼠的语言、动作感受其形象特点。这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看童话。

2.切合儿童的实际设计台阶

讲好故事、学好生字是低年级童话教学的两个基本任务,教学应该是有“台阶”的。本课教学除了整体设计上有几级“大台阶”,在每个板块里也有细节安排。比如第一步让学生听故事环节,教师没有选用音响资源,而是自己来讲故事,这就可以随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讲故事的节奏,增加了与学生的互动。第二步读故事、学生字环节里,字、词、句互相映衬,不局限在从字到词、从词到句的固有模式,像“善”和“展”的理解就是借助句境来探究其本源意义。这些“台阶”都是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选择“架设”的,反映了教者对各年龄段儿童的熟悉和理解。

3.运用儿童的方式组织学习

没有趣味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不好玩的课,儿童是无法喜欢的。郝老师深谙此道,所以她用儿童的方式组织学习。一是鼓励儿童去尝试去发现,比如本课生字学习中有多处出现古文字的辨认,教者总是先让学生去观察去猜测。二是用儿童喜欢的游戏方式来学习,整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是在“手舞足蹈”中进行,比比划划,读读写写,说说演演。再比如在第四至十自然段的朗读训练中,让学生练习后“抢读”,就是这么一“抢”,儿童的小宇宙瞬间迸发了。三是常常给一点挑战和竞赛,比如“想不想自己讲故事”的激励,换位小青蛙一定要登上山顶的体验,“看看谁的字写得最好”的比赛等等,无处不充满挑战,也带给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这些都是儿童喜欢的方式,学习如同游戏。

4.服务儿童的成长长远考虑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如何处理阅读和识字的关系,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一线教师的一个问题。阅读读到什么程度,识字占据多少时间空间,见仁见智。郝老师显然对此理解深刻,将识字始终融合在阅读之中,时空上注意了平衡。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字源探究是当前比较流行的生字教学的方法,识字教学如果不渗透一些古文字的知识,不进行一些字源本义的探究,似乎就失去了什么。的确,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识字教学必须对字的来源本义有所关注。但是,如果不考虑低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用大量时间过分去探究某个字的来源和演变恐怕就不妥当了。郝老师着眼儿童的未来发展,既注重夯实基础,又适当扩展延伸,“登”“展”“善”“阶”等处理得恰到好处。

猜你喜欢
苍鹰松鼠自然段
秋天
小松鼠
匍匐
松鼠
“苍鹰”和“苍蝇”
松鼠
松鼠
美丽的秋天
小苍鹰游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