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好警嫂”推选看选题策划

2016-04-16 14:07王旭东
法治新闻传播 2016年6期
关键词:评选活动公安选题

■王旭东

从“好警嫂”推选看选题策划

■王旭东

人民公安报社于2015年在公安部、全国妇联等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组织策划了“好警嫂”推选宣传活动。从4月底活动正式启动到10月上旬 “好警嫂”名单的出炉,前后有近半年时间。在印象里,这算是报社在选题策划中 “战线”拉得比较长的一次了。其中,我有幸参与了 “好警嫂”推选活动的部分报道,回想起来,确实有一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思考和总结。

选题策划要选好角度

传播学中有个说法叫议题设定,而“好警嫂”推选活动的策划,成功将社会目光聚焦到了民警身后的“贤内助”,通过对警嫂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对“公安家庭”的认知。

一个好的选题策划要紧扣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在 “好警嫂”的推选宣传活动工作方案中,就特别提到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广泛深入地开展家庭文明建设活动’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的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好家教、好家风,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展示当代警嫂风采和公安民警良好形象,促进和谐家庭、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可以说, “好警嫂”评选活动的推出恰如其时。

作为公安部的机关报,发好 “公安声音”,真实反映 “民警工作生态”,人民公安报责无旁贷。而与以往单纯正面反映公安工作、体现民警辛劳不同的是,此次评选通过 “好警嫂”这个切入点,在表扬警嫂的辛勤付出和贡献的同时,侧面展现出了广大公安民警长期以来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工作状态。而在实际报道中,也确实成功搭建起了这样一个平台,通过 “爱情” “亲情” “家庭”这个主线,使受众被成功代入,产生同理心,进而增强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这次的 “好警嫂”评选活动得到了公安部和全国妇联的鼎力相助。 “公安”与“妇联”此次联合推出 “好警嫂”评选活动,也是部门间联合 “发声”、共同合作的一次成功实践,也为今后报社如何进行选题策划提供了一个方向。

多渠道持续报道增强传播效果

“好警嫂”的推选活动前后持续了半年时间,分4批推选出了120名 “好警嫂”候选人。据初步统计,有大概50篇报道见诸报端。其中,只有约三分之一的报道集中在“好警嫂”推选宣传活动结果揭晓前后 (2015年10月以后),大多数的报道是穿插在活动启动和开展阶段的,这样就保证了此次活动的 “热度”。

以5月为例,5月1日 “好警嫂”推选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举行后,6日、19日,第一批、第二批 “好警嫂”候选人先进事迹公布,报纸在一版刊发了消息,在二、三版刊发了所有候选人的事迹简介和人物照片。5月7日起,报纸持续在三版开设 “‘好警嫂’候选人风采录”专版,每版推出3位 “好警嫂”的典型事迹,仅5月就推出专版16块。5月16日起,还在报纸头版倒头条开设 “好警嫂推选宣传·讲警嫂故事·讲警察故事”栏目,通过 “人物通讯+丈夫向警嫂说句心里话+警嫂向丈夫说句心里话”的形式,重点报道了山东桓台警嫂陈兰芳等警嫂的感人事迹。

综合来看,报纸通过消息、通讯、侧记、特写、访谈等多种体裁的报道,将 “好警嫂”推选活动全方位立体呈现,形成了一定的报道声势,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

对 “好警嫂”候选人事迹的展现是报道的重中之重。在 “好警嫂”推选活动启动以来,除了在报纸上大篇幅的报道外,还特别注重在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传播效能。作为活动主要宣传阵地,人民公安报社进行了一系列部署,形成了报、网、新媒体、公安内参联合行动、集群作战的格局,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从最终得到的数据看,在中国警察网专题设置的点赞环节,总计收获了超过2亿次网友点赞;在各类中文搜索引擎中, “好警嫂”话题量超过200万;中国警察网官方微博和人民公安报社官方微博共发布129条好警嫂相关微博,转评数总量有3000多条,微博阅读总量接近200万,话题阅读总量超过400万;此外,共有百余家媒体参与到好警嫂的宣传报道当中,撰写稿件千余篇。可以说,之所以 “好警嫂”的评选活动得到了广泛关注,网络等新媒体作为 “先锋”力量功不可没。

网络等新媒体也通过开展一些衍生类的活动抓取了民众的眼球。其中,报网联合发出通知,面向全国民警发起 “我想对妻子说”主题征文活动,最终收到征文近千篇,其中110余篇优秀入围作品刊载在专题页面相关专栏。不少作品字里行间真实反映出了作为民警丈夫,对妻子无私付出的感激,而这些充满温情的文字,在让网友在留言中点赞无数。

反思与经验

“好警嫂”评选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反思整个策划报道过程,一些经验教训依然可圈可点。

首先是想做好一个主题报道, “量”一定不能少。特别是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报道,如果一段时间没有相关消息,那热度自然会降低。在这次报道中间,就特别依靠持续性的报道来维持其社会关注度,也通过争取广大公安民警的参与,特别是微博上一些公安 “大V”的转发和评论,让评选活动的传播面更加广泛。

其次,在 “质”上也要把好关。这里不仅仅在说稿件的质量问题,报道的多角度、多维度也是决定 “质”的重要因素。单从2015年10月10日人民公安报刊发的“好警嫂”推选宣传活动揭晓仪式相关报道来看,在近三个版的报道中,有领导活动、仪式消息、现场侧记、图片、人物专访等多种表现形式,将这一活动完整展现出来,特别是一些现场细节的描写,让不少读者读罢后感觉 “相当过瘾”。

再次,这次报道取得成功,一大原因是警嫂和民警间的真情实感让人动容。虽然不少网友和读者留言表示之前不了解公安工作,但通过关注此活动,感受到了民警家庭的不易。其实,情感是互通的,而这次报道就是抓住了这个相通之处,成为了让群众理解公安工作的一座桥梁。

最后,是一点遗憾之处。据统计,在“好警嫂”推选宣传活动揭晓仪式举行过后,报道量就陡然减少。“好警嫂”的报道如同刮了一阵风,刮的时候很有阵势,刮过之后就变得沉寂,这点有些可惜。其实,在一些新闻报道策划中,如果能将一次的选题报道展开延伸,进而推出“品牌报道栏目”,这应该算是新闻报道策划中的“最高境界”。

(作者系人民公安报记者)

猜你喜欢
评选活动公安选题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关于组织《人民调解》十佳文章(2018年度)评选活动的通知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公安报道要有度
关于举办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评选活动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