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促写,舒展语言的翼翅

2016-05-07 14:05林美琴
文理导航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

林美琴

【摘 要】阅读是习作的基础,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知文本,找到读写结合的训练点,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课后勤读,勤于练笔,读写互促,舒展语言的翼翅,提高学生读写能力。

【关键词】读写结合;读写互促;课后勤读

阅读和习作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好教材教语文,找到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巧妙设计随文练笔,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互促,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我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以读促写,重在模仿

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文本中进行仿写练笔,激发学生习作乐趣,从而增强习作的信心,而模仿是习作的起点。先读后写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原文的表象,学习文本中优美的表达方式,并结合生活经验加以仿写,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1.句式仿写

文中有大量典型的句式非常适合中年级学生仿写,课堂上抓住句式的训练点引导学生仿写,提高遣词造句能力。如《秋天的雨》一课中有许多典型的比喻句,第二自然段中我让学生观察银杏树叶子的图片,然后练习用:你看,它把____给了____,___像____,____呀_____,_____进行仿写训练.有的学生这样写:你看,它把红色给了苹果,红红的苹果就像一盏盏小灯笼,摇呀摇呀,摇来了丰收的喜悦。有的这样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香蕉,黄黄的香蕉就像一弯弯月芽儿,笑呀笑呀,笑来了秋天的歌谣。这样,让孩子在模仿迁移中对课文经典语句的有效吸收,逐渐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此外,像拟人句、排比句、夸张句等,我们都可以在教学中进行有意识的仿写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以读促写,提高中年级学生遣词造句能力,作为进行作文起步的训练点。

2.段落仿写

文本中一些典型的片断,是进行段落仿写的好例子,是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细细体味后,感悟表达方式,明白句与句之间怎样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真正进行自主、多元和富有情感的问读。引导学生有针对性进行小练笔。

如在教学《燕子》第一自然段时,让学生自由读这个片段,了解燕子外形特点,学习作者描写的方法进行段落仿写,学生的答案丰富而生动。有的学生写: 一身雪白的羽毛,扁扁的嘴巴,加上两把小扇子似的脚掌,凑成了活泼可爱的鸭子。有的学生写:一身淡黄的绒毛,尖尖的嘴巴,加上“小梅花” 似的爪子,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鸡。有的学生写:一对长长的大耳朵,三瓣小嘴,加上两只红宝石似的眼睛,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兔子。就这样,一段段兴趣盎然的文字跃然纸上。读写结合,激发了学生的习作的乐趣。

3.篇章仿写

篇章的仿写可从文章结构、作者思路、表达方法等方面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这种仿写重在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表达时的思路,然后引导按文造文。

如学完《美丽的小兴安岭》,引导学生学习文章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特点进行观察。学生模仿课文的思路,写家乡周围的景物,介绍家乡一年四季的美景。有的学生这样写秋天的美景:秋姑娘把魔术棒一挥,果实都成熟了。你瞧,红彤彤的柿子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秋风吹过,轻轻地摇曳起来,跳起优美的舞蹈;橘红色的桔子像一盏盏灯笼笑盈盈地挂满枝头,正等着人们去采摘呢;亮晶晶的葡萄,好似一串串闪闪发光的珍珠,绽开了美丽的笑脸。秋风一吹,枯叶纷纷飘落下来,像一只只黄色的蝴蝶在林间飞舞。有了范文引路,孩子们写起来言之有物,得心应手。通过篇章的仿写,学会了作者谋篇布局的诀窍,使读写融会贯通。

二、边读边写,重在想象

有些片段写得比较含蓄、简练,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教师应找准“空白”处,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创造性练笔。

《荷花》第四自然段描写作者看到荷花时展开想象,抓住这段结尾的省略号处进行补白,可以提出“如果你也是一朵荷花,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什么?”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进入美妙的荷花世界。有的学生说:“蜜蜂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采蜜的乐趣。”有的说:“蝴蝶停在我身上,告诉我昨晚的化装舞会的秘密。”有的说:“小鸟飞过来,告诉我清早觅食的快乐。”补白培养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激发情感,训练写作、深化主题的效果。

有些文章结尾处语意未尽,可以引导学生推测故事的发展情节,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

《风筝》一文叙述层次清晰,写了孩子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孩子们的心情也随着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文章的结尾是开放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我让学生想象“我们”向那房子跑去后后面可能发生的事情,最后找到“幸福鸟”了吗?有的学生写最后找到了“幸福鸟”,它落在了水磨坊屋顶上,然后小心翼翼把它取下来,又尽情地放风筝去了。有的学生写找不到“幸福鸟”了,又回去兴致勃勃地做了一个“幸福鸟”。这样通过扩展故事的情节,激发孩子写作的兴趣,发展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写作能力。

三、课后勤读,重在练笔

读是写的基础,以读为本,读中学写,读写结合,学以致用,以自能为目标,必须把课文教学引申到课外。我经常推荐阅读原文或相关的作品,以及每个学段推荐一些好书让他们去阅读,写下自己的心得。如教完《蟋蟀的住宅》,就推荐《昆虫记》让学生阅读,让学生写观察昆虫的日记,让课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语文课堂上不应该为阅读而阅读,为习作而习作,在语文教学中处处留心,多读文本,抓住训练点,一步一个脚印地加以训练,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互促,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让课堂真正成为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李丽.《让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携手》.语文教学通讯,2005

[2]于漪.刘远.《余映潮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

(闽侯县祥谦中心小学,福建 福州 350112)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
例说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整合策略
读写结合中的仿写策略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