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推进,拥有集聚性产业或新发展特色的特色城镇在全国遍地开花,高职院校应主动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避开应用型本科院校对高职院校原有服务领域的竞争,眼光向下,将服务特色城镇作为一个新的发展域,借此打造高职院校新的增长点。在服务特色城镇建设中,高职院校应主动与特色城镇建立起战略同盟关系,面向“特色城镇”提供政策咨询服务、输出人才与技术、开展全方位社区服务。在具体运行模式上,采取在特色城镇设立分校,与集聚产业区共建产业学院,与当地行业企业共建实践教学、文化传承基地,以“工作室”“研究所”等散状服务对接特色创新项目等模式。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高职院校;特色城镇;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04-0061-04
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以解决人的城市化、城乡协调发展等问题,并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新模式,同时发展为扩大内需及调整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此,将中国乡镇一级的发展提高到了一个全新阶段[1]。如今,中国城镇发展已经不再是以“贫穷落后”“生产力低下”等面貌出现的“三农”问题,而是带有典型的城市化、工业化等印记,涌现出如“小城市”“特色镇”“专业镇”等新的城镇建设形式,其必然会对高职院校产生新的需求。而高职院校同样面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后,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原有高职院校服务领域的挤压和替代,高职院校又该如何应对这一变化,能否在新的发展形势和需求下,寻求新的服务域?
一、特色城镇:高职院校新的发展域
中国城市走的是从上至下的发展道路,即首先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大中城市繁荣,带动一省各地级市的发展,此后县域经济开始强势崛起,进而发展到一些卫星镇成为县域经济的代表。即经济越发达,经济发展重心愈往下移,进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到最终抹平城乡差别。达到一定发展阶段后,城乡之间的发展界限不再是经济发达与否,而是经济发展形态的差异。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江浙沪等地,县域经济一直颇为强大,进而延伸到当前的小城市和中心城镇,其经济发展实力也不可小觑。在国家大力推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浙江省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如到2013年,浙江省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64%[2],城乡之间的差别在逐渐缩小,特别是受块状经济的带动,乡镇一级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在向中心城市看齐。本文所述特色城镇,在各省的表述中各有不同,如浙江省的“小城市”和“特色小镇”、广东省的“专业镇”等,其共同特征是经济发展以乡镇为载体,一般具备独特性的产业集聚现象,乡镇发展水平在同类中占据一定的经济优势,有其突出的产业特色和典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以浙江省为例,其率先在1999年提出“小城市”发展的概念,国家在2010年将这一理念变为现实,当前形成了浙江、广东、安徽、山东、湖北等多地的“小城市”建设试点,其中浙江模式是运作最为成功的典型之一。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经三个阶段:一是2006年启动的“中心镇培育工程”,首批141个省级中心镇,二批增补63个,总量超过了200个;二是2010年在“中心镇”基础上启动的“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首批27个,二批增加16个,总量控制在40个左右,背后倚靠的是“镇改市”的战略目标;第三阶段是2015年提出的“特色小镇建设”,首批遴选出37个省级特色小镇,各市也陆续提出自己的特色小镇培育工作。通过近10年的发展,浙江省的“特色城镇”建设已有了非常好的前期积累。2015年发布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政发[2015]8号)中,“特色小镇”被定位为“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其功能主体是特色产业的发展,但发展目标的综合性特征明显,即“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的特色小镇”。如从浙江省绍兴市2015年公布的33个特色小镇建设名单可以看出,见表1,与带有典型产业集聚特征的“小城市”不同,“特色小镇”主打文化生态等综合牌,不再单一强调产业集聚特征,如33个“特色小镇”围绕历史经典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布局,以带有时尚、环保特征的绿色轻工产业,无污染、主打生活品质的健康旅游产业,文化气息浓厚、兼具生产性和观赏性的地方传统产业为主。说明当前的特色城镇建设更具综合性功能,既有产业集聚的“工业”特色,更有文化、生态等多功能集聚的“人文”特色。
表1 绍兴市“特色小镇”建设名录
产业形态 具体产业领域 相关“特色小镇”
历史
经典
产业 黄酒 绍兴黄酒小镇(东浦)、绍兴黄酒小镇(湖塘)、同山烧小镇
越瓷 青瓷小镇
丝茶 抹茶小镇、丝茶小镇
珍珠 珍珠小镇
书法 书法小镇
区域
支柱
产业 高端纺织 领尚小镇、蓝印时尚小镇、伞艺小镇、袜艺小镇
先进装备制造 智造小镇、智能装备小镇
文化旅游 湿地风情小镇、e游小镇、时光小镇、水韵小镇、酷玩小镇、花木小镇、杭州湾花田小镇、香榧小镇、飞翼农业休闲小镇、环保小镇
生命健康 药谷养生小镇、养生小镇、平安小镇、温泉养生小镇
信息经济 电商小镇、官渡创意小镇、众创小镇、智汇小镇、金柯桥基金小镇
特色城镇的工业基础及其人文特色,其中内蕴最基础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在地集聚性产业的技术支撑需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及其社区营建的文化与专业化服务需求等,这些需求所涉领域,既有高职院校的传统服务优势所在(人才与技术),亦有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时期新的发展方向(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社区服务功能的延展等)。从当前趋势来看,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是此后中国城市化的主导路径,也是国家内需潜力释放的主战场,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特色城镇应是高职院校不可缺席的服务领域[3]。
二、从中心城市到县乡城镇:高职院校服务模式的转向
高职院校虽处于高等教育中的较低层次,但因有“大学”的光环,其服务定位一直确定在大中城市。从高职院校在省会城市的集聚现象可窥一斑。如在全国31个省市(港澳台未列)中,专科院校有58.95%分布在省会城市,而处于地市和县乡的总计不过40%左右,呈现出典型的“政治中心群聚”现象[4],实际上也明确了高职院校为中心城市服务的主流特征。进一步从高职院校的类别属性来看,主要是工业工程类和财经贸易类两大类型,相应的面向广大城镇和农村的农林类高职院校数量极少,且多面临招生难、生存难等发展困境;少许综合性高职院校因合并进原来的农校而存在农林类专业,但现在基本上由原来一个学校的规模萎缩到一个院系、甚至是一个专业,对区域城镇的辐射能力极为有限[5]。如此,高职院校在发展中几乎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即高职院校对应大城市,高职的人才培养直接对接大企业和支柱产业,导致高职院校的地方服务与本科院校的“同质化”现象非常明显[6]。在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内部分层也将逐步显现。原专科高职院校的服务对象逐渐被应用型本科院校替代,专科高职需重寻新的对应性服务层面。而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一级不失为一个具备充足发展潜力的舞台。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等元素,高职院校的服务面向不再是单纯地输出农村职业教育,对应农村的职业教育也不应仅局限于农林类高职院校或某些综合高职院校的部分农林专业,而应成为高职院校寻求新的发展域的一个主动发力点,积极主动地通过“身段下移”来对接“小城市”和“特色镇”“专业镇”这一新的增长点。高职研究界从高职教育的职能和定位出发,从服务新型城镇化角度切入,已经开始关注这一层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问题。如熊惠平提出的“需求‘上移——供给‘下移”对接机制理论,他认为,高职院校应以县域及相关产业为新的服务域,以生存空间和创新质量换取的空间为新的发展域[7]。罗尧成等人提出,地方高职院校应根据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三角模式等不同城镇化模式及所在区域的新型城镇化特色将新的发展领域和服务对象定位在新型城镇化上[8]。王振洪提出综合性高职院校应重心下移,激活中小城镇的发展活力等[9]。高职院校将服务对象转向特色城镇的意义在于:一是可以进一步拓展地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高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发展和区域经济的能力,推进高职院校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建设新常态;二是对接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可为地方政府的“特色城镇”建设开辟新的实现途径,有助于形成区域职业教育创新中的校地合作新模式。
国外“小城市”概念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出现,美国于1968年颁布的《新城市开发法》中推行“分散型的城市化”计划,“小城市”设想随之成为现实,当前美国的“小城市”已达千余个。美国“小城市”发展计划正好与其高职院校——社区学院的办学宗旨不谋而合。美国的千余所社区学院多数建在城镇,服务当地社区,社区学院与“小城市”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如此也诞生了一类较为成熟的高职院校服务城镇发展的模式。可见,西方高职院校在现代化城镇建设中一直在发挥着影响,也形成了一些成熟的服务模式。但正如研究者将关注点置于经济发展这个节点的贡献度上,西方高职院校与城镇之间的勾连是单一的经济联系,在社会治理、生态建设、文化传承及其民众幸福感等方面的综合参与性并不强,而这恰好是中国“小城市”及其“特色小镇”建设中高职院校介入的新要求。
三、高职院校服务特色城镇的路径
特色城镇建设自然离不开高职院校的参与,作为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社会服务方面最为活跃的力量,构建高职院校与特色城镇之间的合作网络,是特色城镇建设的必行之路,也是高职院校重新寻找立足点和新的增长点,以及推进地方服务行为的必行之路。
高职院校服务特色城镇,要抛开原来的“城市中心论”,主动下移,树立起直接面向地方城镇的服务理念,找到自己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的“一席之地”。在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应主动与所在区域的特色城镇建立起战略同盟关系,开展密切交流。如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2015年与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五金之乡”店口镇签订政校合作协议,正式开启一种全新的高职院校服务特色城镇新模式。具体而言,如何体现出高职院校在服务特色城镇中的实质性贡献,其实主要的手段是借助高职院校最擅长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通过深度校企合作推动双向的实质性协同创新,主动占领布局于广大乡镇一级行业企业这一战场。当然,区别于以往单纯的校企合作,或者纯粹以项目开展的政校合作的地方在于,服务区域城镇化建设需要高职院校真正融入到所服务的特色城镇中,打破单一的经济勾连,在社会治理、生态建设、文化传承及其民众幸福感等方面广泛参与,即这种介入是体现基于一个中心(经济与产业发展)、多个基本点(社会治理等)的具备综合性、多元化的需求。基于特色城镇的特征与需求,以及国内已有的高职院校服务特色城镇的先行尝试,高职院校服务特色城镇可采取以下具体实践模式。
一是分校模式,即在“小城市”建分校,直接输出人才、就地实现职业培训和社区服务等。分校素来是上层高校弥补下层区域高教资源分布不足的一种补充性手段,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在地级市所设的“分校”,后来都成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一个主要来源;当前高职院校已经尝试在县级行政区域设置分校,以对接县域经济发展,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瑞安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德清学院等。那么高职院校在乡镇一级所设的分校应如何定位?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继续教育方向,即承接布局在乡镇的企业职工再教育和技能培训,以解决当前企业员工技能培训不愿离职脱产的困境;二是社区教育方向,即真正让高职院校的社区服务沉潜到最基层,为当地社区在特色城镇运行中的服务能力、技术需求等方面提供教育机会,也可让高职院校通过整建制服务方式建立起与社区教育的对接机制。
二是产业学院模式,即重点专业群对接共性产业集聚区,共建产业学院,服务特色城镇的专业化块状经济模式。如绍兴市的特色城镇建设中,多是结合当地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打造的特色方向,而在绍高职院校的院系设置也基本上以地方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为主,见表2。如以纺织印染为主的“蓝印时尚小镇”“袜艺小镇”“伞艺小镇”等,高职院校的纺织工程学院可以与之对接。产业学院的定位可以采取全日制形式,只是学院建在地方,以充分实现教学、实训、实习、就业的一体化,真正达到产教融合的效果。
表2 绍兴高职院校院系设置
学校 院系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电子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汽车学院、纺织工程学院、黄酒学院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经贸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管理与信息学院、快递管理学院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烹饪旅游系、汽车技术系、财会金融系、经济贸易系、艺术设计系、农业经济管理系
三是基地模式,即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创新创业基地与地方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这也是高职院校典型的校企合作和校地合作运行模式,只是以前的基地建设多以对接中心城市的龙头企业为主,现在是将基地直接建到乡镇一级。除了传统的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之外,新型城镇化中也蕴藏着丰富的创新创业资源与空间,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过程中,理应将触角伸到乡镇一级,这也与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层次有一定的吻合性[10]。同时,在中国的乡镇存在丰厚的民间传统文化,高职院校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村落文化、民俗文化保存的阵地自然在乡镇,因此高职院校应与当地乡镇合作共建民间文化传承基地,以保存民间思想文化,培养传承传统技艺的人才。
四是工作室模式,即以“工作室”“研究所”等散点形式渗透特色城镇的特色创新性项目。特色城镇建设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空间,高职院校现有院系布局并不足以完全实现对接。如在绍兴市“特色小镇”建设中出现的一批时尚行业、电商行业、文化创意行业等,高职院校一般以工作室、研究所等形式予以点对点的对接。
上述四种模式实质上构成了四个对接层次,其中,分校模式处于最高位,主要对接具备支柱产业集聚的城镇,如诸暨店口镇、柯桥钱清镇实际上已经发展成工业城市规模,高职院校可以率先抢占这一新的增长区域,实施与工业发达城镇的全方位对接;产业学院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服务“特色城镇”的主导模式,如广东省高职院校基本采取在“专业镇”设置产业学院共推当地特色产业的方式,是高职院校与“特色城镇”集聚性产业对接应采取的模式;基地模式则是高职院校的传统模式,且其所涉领域最为广泛,对接方式也最为灵活,几乎可为所有的高职院校在服务“特色城镇”中使用;“工作室”等散点模式则属于补充性的对接方式,是在“特色城镇”缺乏工业产业及其他集聚性特色产业时,高职院校的前瞻性对接方式,重在渗透和培育。如此,基本可以实现高职院校与“特色城镇”的全面融合,形成紧密的校地合作关系。
参 考 文 献
[1]丁守海.概念辨析: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5-30(A06).
[2]陈文文.浙江城市化率逾六成[N].浙江日报,2014-4-17(002).
[3]张榕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4(25):5-7.
[4]伍红军,罗英姿.中国高校的纵向分布结构:政治中心群聚现象[J].现代教育管理,2012(5):11-16.
[5]孙绍年.浅谈高职农林教育的发展走向[J].教育与职业,2011(6):16-17.
[6]耿秀秀,王振洪.品牌视角下破解高职教育同质化的路径 [J].教育与职业,2014(3):5-7.
[7]熊惠平.寻求高职教育新的服务域与发展域——从“需求‘上移—供给‘下移对接的视角[J].江苏高教,2013(4):137-139.
[8]罗尧成,肖纲领,陈敬良. 地市高职院校服务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4(7):45-48.
[9]王振洪.发挥综合性高职院校优势 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4(9):47-49.
[10]陈晨.城镇化对浙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7):77-80.
Research on Loc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un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 Town
Wu Hongjun
Abstract With the promo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strategy, special town with agglomeration industry or new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re everywher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take differenti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positively and avoid the competition of existing service fields of application undergraduate colleges, instead, they should regard special town as a new domain of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create new growth poi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 tow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establish strategic alliance with those special towns, providing them with policy advisory services, talent and technology output, and a full range of community service. As for the specific mode of oper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set up branch colleges in the special town, co-establish industrial colleges with agglomeration industry, build practical teaching or cultural heritage base, and set up other dispersal services like “workshop” or “research institute” to support the innovative projects.
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pecial town; service mode
Author Wu Hongjun, lecturer of Institut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Zhejia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research staff of Research Center for Regional education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Shaoxing(Shaoxing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