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你离教育家有多远

2016-05-10 22:24郭文才
作文周刊(教师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育家名师班主任

郭文才

我曾向几位重点中学的中老年教师约稿,请他们写些教书育人经验的文章,但这几位教师都以“写不了”为由谢绝了。我感到奇怪。

他们教书已经二三十年,对教材和教学常规都非常了解,上课游刃有余,能应对临时生成的各种情况,有的还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我起初怀疑他们写不了文章是出于谦虚,后来才知道他们确实写不出来;据说除了评职称写过一两篇文章,平时根本“懒得动笔”。这些教师对目前的状况心满意足,认为现有知识教学生已绰绰有余,与其呕心沥血写文童,还不如轻车熟路去代课挣钱!我觉得这种认识很有代表性,反映出不少教师满足于当个教师匠,不想争当教育家。

有的教师可能认为当个教育家太难,简直高不可攀。其实我们看一下《辞海》关于“家”的解释,就会觉得我们离教育家只一步之遥。“家”,即“经营某种行业,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技能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对照这个定义,我们会觉得我们已经迈进“家”这个门槛;只是专门学识不渊博,技能不精熟或影响力、知名度不够而已,因为“家”也有大小之分,有的是海内名流,有的只是一方之秀。只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成为或大或小的教育家是完全可能的。

我认为一个教育家起码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一、热爱学生,愿当班主任。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了解是教育的前提,要了解和熟悉学生,最佳途径是当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尽管工作繁忙,身心俱累,但好处也较多。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当了盘锦市中学校长后,仍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他当班主任上了“瘾”,他认为当班主任可以收获各类人才、真挚的感情和创造性劳动成果。确实如此。我当过许多年班主任,送走8个高中班。就像没演过主角就不算真正的演员一样,就像没经历过枪林弹雨就不算真正的战士一样,没当过班主任,就尝不到教师这个职业的酸甜苦辣,就和学生是陌路人,就永远掌握不了教育这门艺术,永远是门外汉。就像作家深入生活出作品一样,深入学生才能出论文。我发表的几万字的有关教育教学的论文,都是我和学生共同创作的作品,都是我当班主任的产物,我感谢我的学生!当班主任是成为教育家很重要很关键的一步。

二、具有高尚的师德和较强的才能。

爱因斯坦曾说过:“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必须是道德的样板,行为的表率;教师本人就应是一本好教材。教师的世界观,他的生活,他的一举一动,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只有不断地自我教育,才能教育别人。言行不一的教师,在学生眼里威信不高,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因为亲其师才重其道。

教师有德无才也不会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的才能表现在课堂组织教学本领过硬,应变能力强,讲课充满生机活力,语言幽默风趣,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曾对“名师”下过定义:“什么是名师?并不是手把手教就是名师,而是善于启发诱导,让你敢‘创。”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敢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有创造性,这才是好教师,是名师,这才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这样区分好坏教师:“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和我们常说的“授人以渔”的道理是一样的。

三、经常进行科研,善于总结经验。不少教学一线的教师,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不善于把这些宝贵的经验加以深刻反思和概括归纳,使其上升到理论高度,任这些经验自生自灭,实在可惜。教师应在课余进行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把科研成果变为论文既可以扩大影响,让更多的同行从中受益,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我国当代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如叶圣陶、陶行知、陈鹤琴、于漪、魏书生等,都是学者型教师,都发表过大量的论文和专著。虽然教无定法,法无定式,但每位教师都应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

四、应与时俱进,不断充电,成为学习的典型。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理应知识渊博,不仅要有“一桶水”,还应有“长流水”。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极快,不学习就要落伍,所以教师应把“活到老学到老”当作座右铭。掌握丰富的知识,不仅是谋生的需要,教学工作的需要,还是寻找快乐的手段,是幸福的主要成分。法国思想家卢梭说:“努力学习直到最后一刻是最美好的事,学习的乐趣在我的幸福生活中占据主要成分。”这和我国古代学者提出的“至乐无如读书”暗合,可见中外认识一致。梁启超先生有一句形象生动的治学名言,叫作“紧火煮、慢火炖”。他认为青年时代在学校求学是“紧火煮”,离校后参加社会实践,结合专业继续提高是“慢火炖”。“紧火煮”固然重要,“慢火炖”更有必要。不炖,则是毫无补益的“夹生饭”;不炖,则使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不能巩固强化。所谓“慢火炖”就是强调应有持之以恒、滴水穿石、聚沙成塔的精神。学问重积累,在于点滴勤,用翦伯赞的话说,就是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自甘寂寞的顽强毅力,教师的敬业乐业精神就体现在对学业的孜孜不倦上,这也是防止知识老化退化的唯一办法。

做到以上几点,我们就是个教育家或离教育家不远了。让我们共勉,让我们这个教育大国成为教育强国,涌现出更多的大大小小的教育家!

猜你喜欢
教育家名师班主任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我的班主任①
颜回之乐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琴童》顾问阵容
浅议"名师"
名师读意林
阅读教育家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