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2016-05-11 06:38李云
山东医药 2016年32期
关键词:偏瘫康复训练缺血性

李云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南阳473058)

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李云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南阳473058)

目的 总结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体会。方法 对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康复治疗。统计住院期间患者感染情况;入院时及康复治疗1个月时采用SIS310脑卒中影响量表评价生活质量,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生活能力。结果 住院期间感染发生率为6%。治疗1个月时,患者手功能、行动能力、记忆与思维、交流、日常生活能力、情感、社会参与、力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入院时(P均<0.05),Barthel指数亦较入院时升高(P<0.05)。结论 康复治疗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生活质量;生活能力

脑卒中是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起病急,治愈率低;随着诊断水平的不断提升,脑卒中患者存活率不断提高,但大部分患者遗留功能障碍性疾病[1],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2]。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3]。本研究总结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体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49~75(61.6±3.2)岁,发病至入院时间5 h~3 d、平均8.4 h。均经MRI或CT检查确诊,颈动脉供血区缺血29例、椎动脉供血区缺血21例;临床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例、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5例、进展性卒中18例、完全性卒中24例。其中左侧偏瘫27例、右侧偏瘫23例,偏瘫侧肌力2级19例、3级25例、4级6例,偏瘫侧腱反射活跃18例、亢进26例、减弱6例,偏瘫侧病理反射引出28例、未引出22例,偏瘫侧感觉减退22例、感觉正常28例。纳入标准:初次脑卒中,意识清楚,可配合相关检查及指令;无精神障碍性疾病;偏瘫级别在2~4级。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意识障碍、不能配合相关检查及指令者。

1.2 康复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予脑卒中常规治疗(脱水、降颅压、改善脑循环等)及常规护理[4]。发病3~7天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早发现脑水肿、颅内继发性出血、脑疝等症状[5],同时病情稳定后行康复治疗。发病1~2周:帮助患者保持后良肢位,使患侧上肢处于伸展位,肩外展50°、内旋15°、屈40°,手指诸关节均伸展;患侧下肢保持屈曲位,踝关节于中立位,背屈90°[6],伸髋、膝,防止髋内、外旋。发病3~4周: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被动或主动训练。被动运动包括按摩患侧手、肩、下肢,以加速血液循环,减少疼痛和肿胀。被动活动患者的各个关节,如屈伸、外展以及旋前、旋后等,从大关节到小关节、从近端到远端、自健侧到患侧,活动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训练时要求患者家属在场,之后由其帮助患者训练。坐位期进行坐位平衡练习,维持有效坐位,增加恢复肌力的练习。下床后开始站位平衡、步行和上下楼梯等练习。视患者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日常生活训练。发病≥4周:向患者解释康复训练的目的、内容及预期目标,强调康复过程的长期性,帮助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患者出院后可能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障碍,采用延续性干预的方式进行随访,及时发现康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指导。定期组织开展病友联谊会,让患者之间相互交流,分享康复经验,减轻心理压力,获得同伴支持效应,坚定康复训练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①院内感染:统计住院期间院内感染情况,包括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消化系统感染,根据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确诊感染[9]。②生活质量:入院时(康复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康复治疗后)分别采用SIS310脑卒中影响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手功能、行动能力、记忆与思维、交流、日常生活能力、情感、社会参与、力量8个方面,共59个条目,评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高[8]。③生活能力:入院时及干预1个月时,分别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7]进行生活能力评价,总分100;Banthel指数越高,说明生活能力越强。

2 结果

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呼吸道感染2例、泌尿道感染1例,院内感染发生率为6%(3/50)。 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见表1。康复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分别为为27.51±5.35、71.52±1.43,两者比较P<0.05。

表1 50例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注:与入院时比较,△P<0.05。

3 讨论

现代康复医学强调康复理念、康复技术与早期临床护理结合[10,11]。缺血性脑卒中后的康复训练可极大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率,优于单纯药物治疗[12]。鉴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所具有的可再生、可重组及可塑性等特点,可以在条件适宜时有针对性地对受损神经元进行修复,而科学、规范、系统的康复训练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神经功能、加快新陈代谢,并可减轻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障碍性并发症,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减少致残率和致死率。康复治疗的内容比较广泛,医护人员不仅要向患者耐心讲解相关医学知识,还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并对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给予满足。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行坐位、步行等一系列肢体训练,指导患者抬高下肢,对患侧肢体进行有效按摩,并对神经肌肉进行生理刺激。实施过程中,许多患者积极性会有所下降,护理人员及家庭成员要不断给予患者鼓励与支持,让患者坚定康复信心,充分开发患者自身的潜能,调动患者参与康复护理训练的热情,持之以恒的进行训练。

脑卒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并发症,尤其是院内感染,加剧病情恶化,不利于康复。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并发症的干预。重视患者的口腔干预,保持呼吸道及导尿管通畅,观察尿液颜色[13~15]。本研究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院内感染总发生率为6%,远远低于陈秀芳等[16]报道的44%;提示康复训练能够降低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康复治疗后患者手功能、行动能力、记忆与思维、交流、日常生活能力、情感、社会参与、力量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康复治疗前,提示康复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活能力综上所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适时实施康复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1] 张京,吴海艳,韩淑玲,等.卒中单元早期康复介入对急性脑卒中近远期预后改善作用的评估[J].山东医药,2013,53(37):66-69.

[2] 蔡真理,鄢琼,裴静波.早期康复干预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肢体运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0):127-130.

[3] 柴同明,刘玲玉,吕志华,等.早期康复对住院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2,34(3):367-368.

[4] 董晓敏,吴立红,李爱萍,等.早期不同频度的康复训练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东南国防医药,2013,15(4):340-342.

[5] 韩永耀,刘玉翠,张英,等.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9):720-721.

[6] 周红艳,张少茹,卢丹丹,等.超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 1674-1675.

[7] 许凤莲,叶兰芬.早期康复干预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1):163-164.

[8] 徐有俊,秦子琈,赵悦.神经内科干预中对脑卒中康复干预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2,7(20):84-85.

[9] 彭力群,刘洁.急性期介入中医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4,32(3):164-166.

[10] 李亢,余正.脑卒中疾病负担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2011,32(3):130-132.

[11] 甘虎,罗国华,王平英,等.社区康复指导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5):1217-1218.

[12] 张艳丽.功能训练联合中频电#蜡疗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4,54(22):43-46.

[13] 孙爱华,罗平,张晓林,等.贯序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干预的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45):79-80.

[14] 杨轶楠,刘洪雁,汤秀英.脑卒中患者认知康复治疗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4,54(44):60-62.

[15] 黄晓晖,卢锡乏,陈慕媛.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8-9.

[16] 陈秀芳,王朝军,罗国英,等.早期康复训练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109-111.

10.3969/j.issn.1002-266X.2016.32.036

R743.3

B

1002-266X(2016)32-0099-02

2016-03-10)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训练缺血性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