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

2016-05-14 13:12王立明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王立明

摘要:概念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概念是一切数学元素存在、数学关系构成的基础,有效消化数学概念,能够加速学生学习过程,理清学习思维,增强学习能力。小学数学概念教学需要更细致独特的方式,让理解力不足,尚在思维萌芽期的小学生能扎实基础,轻松掌握。

关键词:小学数学 概念教学 教学策略

数学概念通过教材传达给学生的印象多是抽象刻板的,尤其对小学生来说,文字对概念的描述总是丝毫灵活度也没有,需要绞尽脑汁地消化。而传统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对概念的抽象转化并没有足够重视,更多强调的是背、记,如此一来,靠反复强化文字印象来达成的学习无疑缺乏稳固。大多数学生无法把概念理解灵活地运用到后续学习中,而且对概念本身的认识十分表面化,经不起变动、重组的考验。为此,教师不能盲目进行文本教学,而要从小学生理解需求的根本挖掘做起,做好分层引导,以最适合小学生认知的方式充分深入教学,实现有效吸收。

一、趣味法引入,增强了解兴趣

小学数学学习中,概念分门别类十分繁杂,许多相似的概念还容易混淆,因此不少学生对概念的学习缺乏兴趣,体现出为学而学的消极情绪。这和教师的概念教学引导方式有着直关系,如果教师能够将一板一眼的概念趣味化、生动化,让学生集中关注力,愿意主动去了解,那么,概念教学才能释放有效性。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和亿以上数的认识》教学中,学习到“自然数”的概念,“表示物体个数”的描述难免过于笼统,而0和“无限”也让学生摸不清头脑。于是,教师的故事从人类祖先没有数的概念,讲到人们在清理打猎成果、制作工具等生产生活中慢慢意识到了数“1”、并逐渐增加“数2、3、4……”这些最初的自然数被“结绳记事”记录下来。而“9”在古代是很大的数,我们许多流传至今的成语,如九霄云外,九死一生等都是古人对无穷数的形容。至于“0”,那也是古人对“无”到“有”,“多”与“少”的进一步认识。故事特有的色彩与情节让学生兴趣盎然,在寻趣的意识牵引下快乐投入概念学习。

概念教学“引”是重要的第一步,爱听故事是小学生好奇的天性使然,在有趣的故事中糅合抽象的数学概念,首先便化解了学生对枯燥概念的畏学情绪,从而愿意跟随,愿意了解,迈出了概念学习积极的第一步。

二、生活化认识,形成丰富印象

科学所界定的数学概念是抽象、严谨的,教材中的概念也并不是专门针对小学生的描述,因此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将与学生理解力格格不入的概念成功转化,让概念印象丰满、立体起来,让学生从陌生到熟悉,从书面理解到实际理解。最可行的方法莫过于对学生进行生活化引导,小学生的认知世界并不算宽广,生活是他们最大的认知来源,利用生活信息来整合概念,能够让学生自然地理解过渡,形成丰富的概念印象。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教学中,对于“1秒是秒针走出钟表上60小格中的一格”,“60秒=1分”等常规概念认识,学生显然非常费解。于是,教师将学生带入生活,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启发,首先播放了刘翔在奥运会上110米跨栏的视频,当显示出12秒91的成绩,教师问满脸兴奋的学生:“对十几秒有什么感觉?”学生积极回答:“好快呀,还没回过神呢。”“我可能两层楼梯都没上完。”对感受结果表示肯定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做拍掌数秒、写字计秒等生活化的实践观察。在熟悉的行动配合中,学生又得出了新感受:“原来1分钟按秒计算也挺长啊;我用半分钟就可以收拾好所有的文具”。如此一来,学生能够更进一步丰富对秒的概念认识。

数学源于生活,且普遍存在、作用于生活,反过来,生活也可以启发、完善数学理解。相对于严苛的文字分解,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更能牵引学生捕捉概念关键点,从而更轻松、准确地获得感知认同,完成概念理解。

三、直观性理解,推进同化深入

小学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应当由浅入深,教师在追求教学效果时不应只停留于一般性理解,而需要让学生深度渗透,更直观、细致地理解。实施中,怎样同化学生思维,怎样导向深刻全面的理解,是需要教师重视的导课方向。在需求基础上,建立直观性的教学渠道是教学推进的有效之法。具体实施中,教师应当多引导学生亲自操作,亲历体验,让概念以实践验证,让学生的理解疑问、分歧在直观操作中迎刃化解。

例如,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针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教师引导学生亲手操作实践:用图钉把四条木条末端两两连接,最后组成一个长方形。接着,教师让学生推挤长方形便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平行四边形,教师又让学生拉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对角活动、伸缩,由此判定了“平行四边形到底稳不稳定”的争议。教师还引导学生在不同角度的变化形态下,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和对角数据,得出了“无论怎样变化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和对角都分别相等”的结论。然后,学生继续测量平行四边形邻角的关系以及对边的数据,进一步得出邻角互补,对边等长的结果。这些实实在在、清楚直观的结果不仅验证了概念,更深化了学生的理解层次。

理解是概念学习的核心,怎样理解到位,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直观操作的理解途径让学生体会到了眼见为实、切身深入。单纯的语言的传导只能令学生了解概念,而直观操作则可以令学生真正同化、理解、渗透概念。

四、延伸式巩固,完善自主吸收

不少学生在数学概念的学习中都没有自主意识,往往是教师“带一点动一下”,这样被动的概念学习方式只会让吸收效果大打折扣。概念掌握是否稳固,是否深入思维,能否灵活运用,都在于学生的自主吸收中,要让学生透过现象学到本质,才能激发自主能动性。因此,数学概念教学中要注意延伸教学点,合理利用知识迁移,整合老概念,发散新概念,让学生举一反三地认识理解,创新独特地巩固吸收。

例如,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为明确单位“1”的概念,教师先让学生完成指定分数的涂色任务,并具体描述,如涂色部分代表一块蛋糕的2/3,8个三角形的1/4(约分后)。随之引出单位“1”的概念不仅仅是一块,一个等,还可以是多块,多个。为此,教师展开了延伸教学,让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尝试解答班级中男同学、女同学,各小组与班级所形成的分数。班级看似一个物体,但实则这个物体又由多个个体组成,一番分析后,绝大多数学生都搞清楚了分数“1”要以班级总人数为准,而不是表面的“1”个班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概念延伸,让学生由字义过渡到算理,实现了有层次、独立性的自主吸收,巩固了单位“1”整、分结合的灵活理解。

延伸教学对于概念学习来说发挥着拓宽认知空间,激发创新理解力的作用。关联概念、相似概念、包容性概念都可以作为延伸的教学的途径,多比较,多体会,多思考,才能发挥知识迁移的作用,才能导正学生自主吸收的概念学习意识。

数学概念是一锤定音,不容更改的科学、严谨描述,但并不代表是“死”的,相反其蕴含着巨大的活力,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深度,灵活运用度,直接关系数学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因此,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切不可照本宣科,与字义对等,而要尽可能融入趣味、创意、变化等,让学生由意识到体验都全方位被启发,深度理解,活学活用,扎好数学学习的根基。

参考文献:

[1]袁樱.立足基础、把握本质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概念[J].科技信息,2011,(27).

[2]冯光庭,刘忠君.对新课标下数学概念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成功,2010,(04).

[3]李立新.影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关键因素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24).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