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2016-05-14 08:09刘明月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运用

刘明月

摘要:英语是人们的交际工具之一,中学英语教学应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中学英语教师应采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力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充分营造英语氛围,努力使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能力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关键词:培养;自主学习;运用;创新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31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一种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首先应该学会运用语言的技能。丹麦语言学家叶斯柏森形象地把学习外语比喻为学习游泳,只有让学习者下到水中才能学会。所以,英语教学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中。如果千篇一律地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理解、实践,无论教师讲得多么生动、有趣,也不可能把教师传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运用语言的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并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才是外语教学的实质和核心所在。

中学英语教学也应该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但是,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大多数中学生过于关注自己的考试分数而忽视了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部分中学英语教师尤其是毕业班的教师也重分数,轻能力。结合目前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中学英语教师应经常对学生加强英语学习目的的教育,采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造性地组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最大限度地营造英语氛围,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始终贯穿于英语教学中,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指导、督促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效率

预习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抓好预习这一环节,笔者下了很大力气。笔者要求学生每次上课前认真预习相关内容和章节。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在进入课堂教学之前就明确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重难点,在预习中,遇到疑难问题要查阅相关资料,相互讨论。在课堂上,学生更会针对自己的难点和薄弱环节用心听讲,积极操练,提高课堂效率。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还学会运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与逻辑推理能力来独立完成对新知识的初步理解和掌握,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以一篇名叫In the Future的文章为例。这篇课文生词较少、内容也较简单,因此,笔者就把本课作为听说课处理,效果很好。上课前,笔者给学生留了这样几道预习题:

1. What do you think the world will be like in the future? Why do you think so?

2. What kind of the world would you like to live in?

3. What must we do now in order to live in your ideal world?

同学们都非常感兴趣,认真做了预习。通过检查预习,笔者发现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象力异常丰富。有的同学说:“Because the sandstorms are more and more serious, and the forests are kept cutting down, the world may be a large dessert”;有的同学说:“Maybe the world will be covered with water, for its getting warmer and warmer now and the snow at the South Pole and the North Pole will melt”等。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The world will be a beautiful one, in which there will be green hills and clear waters with birds singing and flowers in full bloom”;“As long as we cherish the earth——our homeland, we will be sure to live in an ideal world”。借着这位同学的话,笔者进一步问到:“If we want to live in such a beautiful world, what must we do now?”“Stop cutting down forests and plant many trees every year”;“Save water”;“Dont pollute the earth”……同学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最后,笔者把大家的意见做了简单的修改和总结,效果非常好。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二、以交际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为主,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变成学生进行语言交际的舞台

运用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就是把整个课堂教学交际化,以学生为中心,把所讲授的内容作为课堂讨论的材料。教师只是循循善诱的“导演”,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通过恰当的启发性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充当“角色”,积极地参与实际的语言交际活动。为此,笔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常常采用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提问式”授课。提问式课堂教学不仅能启发诱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想象等活动,活学活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达到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英语实践活动的目的。具体做法如下:

1. 教师在课前要充分、认真的备课,设计出适合提问式教学的教案。

2. 抓好自由交谈和值日报告两个环节。课前的自由交谈(Free talk)要认真设计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的值日报告(Daily report)也最好能与当天所学的内容相关。这一环节相当重要,切不可忽视。因为这是锻炼学生活用语言、提高语言技能的有效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上课前的几分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很感兴趣,准备得也很认真,交谈内容极其广泛,如谈天气、日常生活、家庭;讲故事;报告国内外新闻;介绍畅销书;发表读后感、观后感等。自由交谈和值日报告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不知不觉地得到提高。

3. 采用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以师生相互提问进行课堂教学。运用交际法进行教学就是要把课堂变成语言交际的场所,分析讲解课文时,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上。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每一个环节的任务,并在交际的过程中完成任务。上新课时,通过引导学生讨论问题,既检查了预习,又让学生明白了课文的主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接下来,师生一起讨论、分析课文的细节,变讲授式为答疑、讨论式。一般问题均由学生自己解答,学生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解答。有些问题会引起激烈的争论。这时,教师要因势利导,把讨论引入正轨,及时归纳总结。

4. 抓住练习这一环节,运用并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课堂上应多做口头练习。口头练习的主要特点是进展快、活动面广,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并且能当场检测学生是否已掌握了当堂课所学的内容。口头练习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pair work, group work, acting out the scene, making up dialogues等。课后,再布置一些笔头练习,以加深印象和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写英语日记,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三、大力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极力营造英语氛围,给学生提供更多练习英语口语的机会

学习书本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是不行的。英语是一门交际工具,必须经常应用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但因授课学时有限,学生在课堂上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英语口语练习。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大力开展课外英语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景和语境,营造浓烈的英语氛围,把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开拓智力,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笔者所在学校利用校园网、广播站、语音室等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了一系列的英语课外活动,收效颇大。比如,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课外英语口语活动,师生间要用英语问好、交谈;各年级均成立了英语兴趣小组,举行各种类型的英语竞赛;每天中午组织学生定时观看Outlook等英语节目;组织学生订阅英语报刊等,对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英语综合能力进行强化训练。

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体验、探索上,从而真正达到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第三十五中学 563000)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