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如何使作文深刻起来

2016-05-14 08:56徐信涛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深刻关注学习

徐信涛

摘要:“深刻”是《考试说明》中关于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第一条要求。如何让作文的立意深刻起来?这是高三学生在作文训练中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考场作文要做到立意深刻,提升在“深刻”得分点上的等级,可以尝试着从关注现实、逆向思维、以小见大等方面做起。

关键词:作文;关注;学习;多向思维;深刻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63

“深刻”是《考试说明》中作文发展等级的第一条要求。“深刻”要求作文的见解深刻,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记叙性文章要形象生动、意蕴丰富,议论性文章要说理透彻、思想深刻。下面,笔者就写作的深刻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解读“深刻”

1.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就是透过表象,透过局部,透过暂时,深入探究事物内在的、普遍的、稳定的根本属性。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本质是现象的理性概括。如果写记叙文能够透过事件的过程或人物的表现,积极地反映生活或展示人物思想品质和精神世界,写议论文能够透过纷繁芜杂的事物表象抓住问题的核心,那就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了。

2. 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就是要求在行文中能运用辩证思维,考察事物之间普遍的、必然的联系,从而探求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思维过程看,“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有两个方向:一是由果寻因,二是循因导果。因果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一因可以多果,一果可以多因。例如,江苏卷作文“绿色生活”,一考生在剖析当前实现“绿色生活”的深层次原因时,就用了一果多因的分析方法:发展现状的制约、理念还没有切实地深入人心、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人的欲望太多太疯狂等。

3. 观点具有启发性

“观点具有启发性”主要指观点要富含哲理,具有思辨性,能让读者有所感悟,观点新颖独到,使人看后能够对某个问题豁然开朗。如2010年北京卷命题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一考生立意新颖,比较北大与清华两所名校后,把北大比作“仰望星空”,作为中国的“文化领袖”站在时代前沿,把清华比作“脚踏实地”,踏实为社会作贡献,观点颇具启发性。

二、怎样使作文“深刻”

如何让作文的内容深刻起来?这是高三学生在作文训练中,普遍感到很困难的问题。考场作文要做到立意深刻,提升在“深刻”得分点上的等级,可以尝试着从以下方面做起:

1. 关注社会现实,能发现生活中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新颖在于有独到发现,包括对历史和对现实的发现。就学生来说,最重要也是最可能的,还是对现实有所发现的问题。不少好文章都对社会有所感,甚至对某些社会不良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引起人们的思考,这就很有意义,能让阅卷教师会心一笑。

2. 认真学习理论,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比如,对于文科学生来说,要从政治理论的学习中真正汲取营养,这种得益于政治而收效于高考作文的事情,过去经常出现。学习政治,绝不只是死记硬背,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观点,学习辩证的分析方法,如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个别看一般、透过偶然看必然等。这种辩证的分析方法,理科学生也应该掌握。

3. 善于多向思维、求异思维

善于多向思维,从不同侧面和角度观察问题,努力寻找新颖的见解,善于求异思维,反向、侧向思考问题,提出与常见观点不同的观点。

(1)反向(逆向)思维法

确立一个鲜明的中心,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也可从问题的对立面去思考。但所持观点或所得见解要经得起反驳,使说理周密,不带片面性,用逆向思维法可能会有创新的、独到的深刻见解。例如:①莫学杞人忧天(要有“忧天”意识,像环保、计划生育等)②名师出高徒(名师未必出高徒,一个人成才的关键是内因)运用逆向思维一定要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对有些传统的得到公认的说法不要轻易地否认,所谓“逆向”,有时不过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而已。

(2)比较思维法

“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人们正是看到了事物的差别,从它们的不同中抓住了事物的特点,从而把握了事物的本质。比较包括纵比和横比两种情况。纵比就是将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对比,从而认识它的发展趋势。例如,近三年和前三年相比,中国大陆中学生的语文水平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横比则是将同类的不同事物进行对比,从而认识它们的特点。例如,将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同一年级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对比,看看高低如何,各有什么特点。

(3)发散思维法

善于对一个观点从不同方向作辐射式联想,或一层深入一层地想下去。这就是俗称的“多角度思考”。

(4)三问”思维法

就是对一个话题或观点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采用追问的方式,自问自答,从而形成一系列的观点、看法。例如:关于素质教育,可以从“为什么”角度不断追问,得出观点。为什么要素质教育?因为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为什么负担过重?因为考试压力大,竞争激烈。为什么竞争激烈?因为高等教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为什么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4. “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就是窥一斑而知全豹。有的是把典型的小故事放到社会的大背景上去思考。例如,从一个人的变化、一个家庭的变化,认识到社会的变化。有的是看到事物的苗头,预测它的发展趋势和结果,从而看出它的意义。

当然,要让自己的作文立意新颖深刻,需要付出努力与艰辛。要注意归纳积累,多观察思考生活,积极地读书,不断地汲取精神营养,来开阔视野,提高思想认识,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充实、更美好。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 725000)

猜你喜欢
深刻关注学习
一片树叶启情思
浅谈作文立意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网络思维:超越“深刻”的“浅薄”
奥朗德“关注”锦江增持雅高
美国宗教自由报告“关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