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学生的那些事

2016-05-14 10:06陈海萍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师学生

陈海萍

摘要: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果的必要保证。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处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导地位,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能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水准和质量。

关键词:教师;学生;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93

时间过得飞快,从笔者走出大学校园到现在已有16个年头了。回想这16年中,虽然自己没有多大成就,但笔者都一直兢兢业业地做着这份工作,也一直都用心地去爱每一位学生。这么多年与这么多的学生相处中,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感人至深的事情,但对笔者来说却有很多的事情都使自己难忘,因为这些事情使自己快乐、使自己成长。

在笔者教学的第三年,笔者所任教的七年级两个班的班主任都是很有威严的——班中的学生都很守纪律,而且她们也明确地告知所有的任课教师,一定要把好纪律关,班中有谁违纪的,一定要告诉她们。开学第一星期学生纪律都比较好,各方面也都不错。但在第二个星期,班中个头最小的男生,在课堂上睡着了,“怎样胆子这么大,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就睡着了?”笔者虽然心里这样想,但觉得毕竟是第一次犯错,就把他叫醒,提醒了一两句,这件事就没追究,当然也没有告诉他的班主任。第二天上课时,其他学生都认真的在听,他又有点睡眼朦胧,一幅快进入梦乡的样子,笔者让他立刻马上站起来。并在课后找他谈话。他泪眼婆娑地向笔者保证说自己以后在课堂上一定不睡觉,而且会认真听。看他的样子确实很有诚心想着要改好,笔者又一次没有告诉他班主任这件事。第三天,他确实做到了认真听课。但在第四天,他听课时,精神又开始恍惚了。笔者很恼,心想“怎么这么屡教不改。太不把纪律当回事了,太把我的话当耳边风了。”看见笔者的表情,其他学生意识到笔者真的很生气了,安慰笔者说:“老师,他在小学也就这样的。”“上小学时,年纪小,道理不懂,可以原谅;上初中了,长大了,明知到错了还不改正就不可原谅了。”一下课,笔者就把他叫到办公室进行义正言辞的批评,“今天,我再不把威严树立起来,以后其他的学生就会跟风一样的向他学。不行,今天,一定要让他意识到他自己的错并真心实意地保证以后不会再在课堂上睡觉了,并且要认真听课。”总结上一次的教训:不能不告诉他的班主任。因此,笔者叫他的班主任过来一起教育。笔者帮他层层分析:问他错在哪里,长期这样之后的不良后果,以及规划他自己以后的学习状态。他声泪俱下地回答笔者所有的问题。他的班主任在笔者与他谈话期间,几乎没说一句话,只在最后轻轻地对他说了句:“你一定要努力克服自己,老师相信你能做到。”笔者感到挺意外的:一向威严的班主任怎么变得这么温柔了。让他回教室之后,他班主任先因为没有及早把他的情况跟笔者说,表示歉意。接着告诉笔者这位学生的情况:早上和下午的第一节课,不管什么课,什么老师上,他几乎都会睡着;小学就一直这样。他妈妈带他去看过医生,医生没发现他有什么疾病。经他班主任这么一说,笔者很愧疚:自己发现问题时,只想着朝自己认为的好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怎样的解决办法对学生来说才是最有效的。从对这位学生的问题处理中,让笔者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让自己成长。

在笔者教学的第六年,笔者任七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开学第一天,笔者把班中的学生按个子高矮的顺序排好座位,并且补充说:“座位暂时就先这样安排,黑板上的字看不清楚的同学自己去配眼镜;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过来跟我说。”过了几天,笔者发现班中多了两三位戴眼镜的学生。第二周的星期一,班中一位高个的戴眼镜的女生在笔者下课后,过来叫了笔者一声,因为笔者马上要去开会,就边朝教室外走,边回头说:“有事吗?老师要去开会了。”笔者没等她开口就走出了教室,留下欲言又止的她在教室。会后笔者没有问她找自己有什么事,她也没有找自己继续之前的对话。因为是班主任,因此笔者很关注班中每一位学生的各方面,例如与同学之间的相处融洽情况、平时做作业的习惯、上课的学习状态等。经过几个星期的观察,在笔者眼中:来自青马的她性格内向,她原来的小学同学都不在芦浦就读,班中她只和一位女生聊天,但这位女生性格外向朋友很多,因此,她经常一人坐在教室里写作业;在班中她是一位基础中等的学生;她有些不良习惯:1. 课堂上,教师在讲课时,她有时会扭头看旁边的同学,但却没有和同学说话;2. 笔记记得会出错;3. 教师分析后的作业也还会出错。针对她的这些情况,笔者分析:(1)她不自信;(2)她基础不是很扎实,因此上课会分神;(3)总的表现还是一位好学的学生。对于她的情况,笔者以鼓励为主来提高她的自信和听课效率。因此,笔者选她当组长,让她可以与其他更多的同学多接触。而且上课时,笔者尽量多让她回答问题,来锻炼她的胆子。过了半个学期,她在期中考中进了一小步。期中家长会,她的爸爸妈妈都来参加。在我们农村,两位家长同时都来参加家长会是很少见的。在家长会最后一项议程——家长和任课教师交流的环节中,她的爸爸妈妈一直站在角落里和她在聊,没有和任何一位任课教师交流。这使笔者觉得很奇怪。笔者打算在和其他家长交流结束后就去找他们。最后见笔者和其他的家长都谈完了,他们主动过来找笔者。“陈老师,我们的女儿让您费心了。她每次回家都说您对她很好很好。”听见她妈妈用您来称呼自己,笔者感到特不好意思。她妈妈还要说什么,笔者马上打断她说:“这是我都应该做的。你们的女儿挺努力的。”她妈妈接着说:“陈老师,我们有两个女儿,她是我们的小女儿,一直都比较乖。对她我们只有愧疚。因为在她小的时候发高烧,一只耳朵烧坏了,没听力了。”她妈妈哽咽了,笔者也惊呆了。她爸爸接着说:“我们本打算早点告诉你的,希望你能把她的位置稍微往前靠一点,这样她才能听得清楚一点。但我女儿就不让我们告诉你,说你已经很照顾她了,说那样会太麻烦你的。”笔者明白了她的“不良习惯”,也被感动了。之后,笔者自责:怎么就没有做进一步的了解呢?可见,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关注的阳光洒向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玉环县芦浦中学 317600)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教师学生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秋天在哪里
学生写话
美育教师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聪明的学生等
如何关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