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问题研究

2016-05-14 07:37刁文池
时代金融 2016年8期
关键词:内部管理企业内部控制内部审计

【摘要】内部审计属于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优化解决。本文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探讨如何健全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的水平。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 内部管理

一、引言

在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开展内部审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相互依赖,内部审计即评价监督内部控制,又组成内部控制部分机制,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审计,能够发现内部控制流程存在的缺陷和漏洞,不断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当前,我国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

二、内部控制审计的必要性

(一)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是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保证

企业内部虽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在实际执行和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监督,往往形同虚设,流于形式,内部控制审计正好可以监督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实施。而内部审计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如引言段所述,即评价监督内部控制,又作为内部控制的部分组成机制,通过对内部控制运行情况的严格审视,并对其健全性可有效性进行评价,在充分考虑了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后,内部审计必须发挥的重要作用就是评价内部控制,参与重大内部控制程序的修订与制定工作。

(二)有效的内部控制审计可以促使企业稳定发展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审计的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管理层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以完善企业管理,保证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各企业通过下设的内部审计部门开展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发现和堵塞企业存在的各项管理漏洞,帮助企业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以促使企业良性经营,做大做强,长期稳定向前发展。

(三)内部控制审计的缺失将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严重隐患

市场中不乏由于内部控制审计的缺失而导致企业经营失败的案例,笔者原来所在的XX集团公司下属的一个集体经济企业,从成立开始就一直未经历过任何内部控制审计,该单位未将应相互分离和牵制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重要岗位未实行定期轮换,财务专用章、法人章均由出纳一人保管,结果导致出纳利用印章由自己一人保管的便利,多次私自填写现金支票取现并占为己有,金额高达90多万元,直到集团公司审计部对该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并提出会计和出纳岗位必须定期轮换,且印章不能由出纳一人保管的审计建议后,该单位对出纳岗位和会计岗位进行了轮换,新出纳在与前任出纳交接工作时,该侵占和贪污行为才被发现,由于绝大部分款项已经被其用于赌博、美容等挥霍一空,最后只追回了一小部分。由此可见,只有具备良好的内部控制且定期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才能规范员工的行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才能保证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三、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绝大多数企业也相应地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并且采用专业的审计人员进行管理,促进其正常运行。然而,由于定位不清,职责不明,绝大多数的内部审计机构都是由财务人员组成,专业结构单一,有些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甚至由财务人员兼任,独立性根本得不到保证,有些甚至只是为了在上级绩效考核时不被扣分而设立审计部门,未能考虑到内部审计工作的真正需求,不能够适应当前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造成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

(二)审计方法不科学

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不成熟的初级阶段,审计方法单一,手动有限,很多理论处于探索阶段,对内部控制审计的评价标准、内容、要求没有明确的界定,这导致企业很多时候明明开展的是内部控制审计,最后做下来结果给人的感觉确是财务收支审计或管理绩效审计,很多企业现在开展的也绝大部分为财务收支审计。这就要求内部审计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理论界对内部控制审计方法进行积极探索,以适应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日益发展的需要,因为一旦内部控制审计方法出现偏差或失误,将会影响整个审计工作的效率,降低审计的质量,为企业的内部审计增加风险性。从现有的审计方法来看,一般可分为两种。首先是采用制度基础审计模式,这种模式着重对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与审计,范围较大,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内部审计的科学性。然而,其对内部控制过分依赖,对于多变的企业内外环境来说,有局限性。另一种则是统计抽样审计法,这在当前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较为常见,减小了工作量,但是它以部门的样本来推断整体,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误差,造成审计的风险性。

(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审计机构的成立,对内部控制审计有着重要的意义。审计机构虽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但与其他部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要求内部审计部门职责清晰,定位明确,特别是独立性一定要得到充分保证。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避免部门间的矛盾、冲突,增强各个部门的交流与合作,让各个部门充分了解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理解内部审计工作,才能促进内部审计部门职能的有效发挥。

四、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策略

(一)完善单位内部控制监督制度,加强与外部审计的协调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单位内部控制监督制度,对应准则才能持续有效地对内部控制实施监督,发现并堵塞内部控制存在的漏洞,充分发挥内部监督效力。

内部审计部门除了做好内部监督工作还要注重加强与外部审计的协调,这种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充分利用政府、社会审计的工作成果;其次是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可以邀请第三方审计参与工作,进行相应的指导与交流;最后加强与外部审计人员的沟通,进行经验的交流。

(二)加强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内部控制审计的内部监督职能部门应当与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部门保持相对独立,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对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构成、议事规则、报告机制等均有重要影响,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及其成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独立性、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应当起到联系与沟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和外部审计的桥梁纽带作用。

内部审计部门在评价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以及提出改进建议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应当授予其适当的权力以确保其独立地履行内部监督职责,追查异常情况的权力和提出处理处罚建议的权力。

(三)提高审计工作技术含金量和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根据相应文件要求,企业应当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流程和措施嵌入单位信息系统中,内部控制审计人员运用现代化手段,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的因素,保护信息安全。改变原先事后监督的单一模式和询问查阅的审核方法,依据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和适应性原则,合理设计信息化的网络操作技术,利用网上信息的传阅,工作进程的跟踪报告避免以前简单低效的方式。

同时,现代化的工作手段对内部审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要不断适应新形势,钻研专业技能,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专题讲座与实践操作教育,来促进与单位内部各部门员工的交流沟通。

(四)确保领导管理层级的重视,保证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本来就是企业比较敏感的工作,如果领导管理层级不重视,没有独立明确的工作权限,影响内部审计监督的有效性。因此企业领导管理层级必须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政策的宣传,鼓励全员参与配合内审工作。完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人员的绩效奖励制度,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其他部门转变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态度,认可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自身存在的价值。

五、结束语

社会快速发展,企业要想不断进步,必须要不断提高竞争水平。企业要通过加强内部管理,采用科学合理的审计策略,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确保企业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贵.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问题[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23):40.

[2]曹晓瑞.新时期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4,(30):136-137.

[3]黄秋菊.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3):65-72.

[4]吴寿元.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现状及相关建议[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10):90-96.

[5]刘莎,许杰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相关问题探讨[J].会计之友,2012,(31):61-63.

作者简介:刁文池(1977-),男,汉族,云南曲靖人,2001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现西南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审计专业,长期从事于内部审计工作。

猜你喜欢
内部管理企业内部控制内部审计
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探究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账务处理的几个关系
企业存货的管理与控制分析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