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方法使用的有效性课堂观察

2016-05-14 11:14沙原徐颖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课堂观察教学方法

沙原 徐颖

摘要:本文以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英语工科类职业模块,《Unit 4 Safety atwork》一课为例,运用课堂观察技术,设计观察表,从体现环节、时间分配、学生参与情况三个方面,对中职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使用有效性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方法;课堂观察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6.07.01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7S—0062—04

一、背景介绍

(一)中职学校教学中的问题

中职学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为了让他们学有所得,中职英语教师也在苦苦探索,寻求科学的教学方法,但是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学生能否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显然是我们面临的难题。教师的一腔热血往往换来的是学生的冷漠与排斥。这时就要求我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寻找适合中职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二)授课教师与学生

魏凯红老师,延吉国际合作技术学校教师,一直从事英语教学工作。教学基本功扎实,英语口语流利,课堂教学富有激情,对课堂兴趣教学很有研究。现任2012级汽车1班任课教师。延吉国际合作技术学校2012级汽车1班的学生共20人,大部分为中等生及中等偏下的学生,差生比例占全班比例30%以上。教师将班级内几名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分配到各小组,能很好地起到带头作用,将全班分成了4个活动小组,小组分配比例为优中差1:2:2或2:1:2。

(三)所选教材及课例

选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英语工科类职业模块,《Unit 4 Safety at work》中的Lead-in(导入)部分。本单元围绕“安全生产”主题展开听、说、读,写等教学活动。本节课为第二课时,属新授课。安全标识的教学在整个单元教学中起到引题的作用,为这个单元的学习活动做语言上的铺垫。鉴于学生将于2014年11月末踏入工作岗位,此时建立安全生产意识对于这些走向生产第一线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授课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好第四单元《安全生产》这一课,任务十分艰巨。

二、观察选点说明

本次观察,笔者选择了教学方法使用有效性观察,通过对教学方法使用情况的观察,查找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教师能否将教学方法合理地运用于教学之中,从而更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本次对教学方法使用有效性的观察包括各环节采用教学方法情况、学生参与课堂情况、各环节时间分配情况。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率、所占课时时间的比例、学生参与程度来分析教师是否能够合理使用这些教学方法,以及在使用这些教学方法时出现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而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改进课堂,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新知,提高他们的英语运用与交流能力。

本次授课教师运用了项目教学方法中的小组合作法、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竞赛游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能够将这些教学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趣味性互动课堂。因此,本次观察只针对小组合作法、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竞赛游戏法的使用情况进行观察。

三、观察结果及分析

(一)观察结果

(二)观察分析

围绕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开展了对本次课的课堂观察。教师设计的知识目标为识别安全标识,读懂并记住英文拼写。能力目标为匹配英文安全标识;通过时事新闻播报及身边安全事故的表演,形象而生动地刻画了遵守安全规则及辨识安全标识的重要性;通过查找校园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为将来就业从事安全生产做准备。情感目标为安全的必要性,没有安全,一切都是浮云;安全不仅是个人的事,更是每个家庭乃至整个国家的幸福与快乐所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每个环节都体现出了“安全”意识。

1.根据表格,从各种教学方法在各教学环节中的体现分析,多种教学方法贯穿整个课堂,每个环节都运用了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相匹配,体现出了教师的设计理念——趣味性互动课堂。整堂课以多媒体课件演示为主流程,学生通过时事新闻播报、表演、哑剧、游戏竞猜获得分卡,丰富了学生的听觉、视觉效应,使课堂活动更加有趣味性、竞争性,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教学设计共有八个教学步骤,根据课堂实际观察,将所要观察的教学方法的使用情况统计于表格之中。通过比较发现步骤五和步骤六均同时使用了小组合作法和任务驱动法,步骤五同时运用了小组合作法和竞赛游戏法,这种交叉式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体现出了教师教学设计的丰富性,既能够让学生之间通过合作进行学习,又能够通过合作完成任务;既能够通过合作探索知识,又能够在探索的过程中寓教于乐,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师能够按照需要选取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从而在课堂上发挥作用。

(1)小组合作法

步骤三—表演,步骤五一安全标识和步骤六—海报标识展示均采用了小组合作法。实践证明,给学生表演的舞台和机会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也可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英语教学,通过学生表演再现情景,增强理解,加深了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懂得了遵守安全规则、识别安全标识的重要性。游戏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活动性。通过各组游戏竞猜环节可加强学生记忆,增强趣味性,让学生更能体会到互帮互助的集体力量。由此看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频次,通过学生之间开展的表演、游戏,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合作互帮互助,彼此探讨,既增进了他们之间的感情又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2)任务驱动法

步骤二一时事新闻播报环节运用了任务驱动法。通过学生自主寻找有关本课话题的时实新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关心时事,拓展眼界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同样,步骤五和步骤六也运用了任务驱动法,在布置任务到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巧妙地将重点知识融入其中,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能体验趣味课堂又能很容易地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体现出了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智慧。由此看来,合理地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为了完成任务,学生在课堂上就要不停地思考,为了让任务完成得更好学生就必须不停地去学习去探索。

(3)头脑风暴法

步骤四中的第一步提问环节运用了头脑风暴法。教师通过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发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位,鼓励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灵感。通过课堂实际观察也能够发现在教师不断地提问下,学生依次回答,每个学生都有一次发言的机会,并且教师能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PPT显示的内容发现答案,但大部分问题简单容易回答,并不需要更多的思考。

(4)竞赛游戏法

步骤四中的第三步—游戏竞猜和步骤五—竞猜安全标识均运用了竞赛游戏法。通过游戏的贯穿让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和谐。同时可激发学生的情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唤起学生自主性和能动性,主动参与课堂,感受学习的快乐。在课堂上学生在竞猜环节中表现得比较放松,只是有些学生不太明白教师的指令,感觉没有充分地融入课堂。

2.根据各教学方法使用时间分配分析,小组合作法占课堂用时的34.2%,任务驱动法占34.2%,头脑风暴法占4%,竞赛游戏法占21%。通过各环节所占比例可以看出,本堂课主要以小组合作法和任务驱动法为主,其他教学方法为辅。尤其是头脑风暴法的使用仅占课时的一小部分。

3.根据学生参与情况分析,通过教师对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但积极性不够,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课堂气氛也不够活跃,教师充满激情努力营造活跃课堂氛围。在教师使用头脑风暴法和竞赛游戏法时都能够做到全员参与。而在使用小组合作法时却没能体现出全员参与,在步骤三中的表演活动中,各组只选派了两名学生表演,步骤六一海报标语展示环节中的自评互评活动也只是挑选了几名学生进行总结,在合作的过程中也没有达到全员参与,没有体现出小组合作的精神。

四、改进教学

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学生被动点名回答问题者居多,大多数学生羞涩、内向,虽然教师的引导极其富有表现力,但与学生相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决定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非常不尽人意,不管教师如何启发,如何引导,他们依然不为所动,思维僵化,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授课教师是否应该思考究竟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呢?我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进行这次课堂观察,希望能够通过这次观察得到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学生在竞赛游戏中的表现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的,虽然有点紧张,但是能够在教师的带动下参与游戏互动。在活动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在实际教学中针对部分学生不清楚教师指令的问题应加以重视,建议在今后的课堂中加大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熟悉各种游戏的规则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在整堂课的学习中,可将各个游戏串成一条主线,并将课堂新知组织到游戏当中,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新知,寓教于乐,体验学习的快乐。在整堂课中以赛促学的精神欠缺,建议教师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采取适当的评价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竞争意识。

(二)教师主要采用了提问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基本上采用了一问一答的方式,给学生一种紧迫感。在课堂上,学生间缺少交流,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只停留在教师问,学生答方面,即使是在游戏环节,也是在教师的指挥下,学生被动参与。语言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开口说,可是由于学生的胆怯心理,不会说,不敢说,怕说错等原因导致他们所学的英语成了哑巴英语。建议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为了让学生将被动地说转化成主动地说,可以把问题分发给各个小组,以任务的形式开展学生之间的探讨,鼓励学生之间的提问。通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可使学生放松心态,互帮互助,取长补短,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真正做到集思广益。

(三)合作学习是语言教学的必然趋势,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促进教与学的进程,让学生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重新构建个体知识,增强主动探究能力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了扩大合作的时效,教师可通过布置任务的形式让学生有目的、有组织地去完成,并面向全班进行汇报,在必要时要给予帮助或指正;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让学生按照各自知识建构的层次或语言水平进行分工,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时要大胆开口交流;关注汇报,让学生充分准备,拓宽学生的视野,充分发挥想象力,形成各自小组特色的机制,进而促进各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四)评价是课堂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既可以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可以体现出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需要给与帮助。课堂上关注过程性的评价也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可督促他们及时进行调整。在整堂课中教师不断地在鼓励学生,肯定学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这一点值得肯定,但课堂上的评价还应采取必要的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同时也要更科学、更简洁地体现出学生们完成任务的情况,尤其是关于以组为单位的评价问题,更应体现出学生的参与情况。教师可通过多种评价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评价平台,让学生有据可依,有理可说,通过评价检验掌握知识的程度,这样就会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知。

中职学校英语课教学的研究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苦的过程,生源的复杂,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情感的缺失都是我们课堂教学难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如何提高学生语言运用与交流能力,哪种教学方法更适合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还有待于我们继续研究,但提高课堂质量的关键还在于教师如何把握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改进课堂。授课教师富有激情的授课风格很让人感动,也很鼓舞人心。“不抛弃、不放弃”应该是我们每一位中职教师应该恪守的信条,既然选择了就要坚守。通过对这堂课的观察我受益匪浅,带着授课教师的那份执着与坚定,我也为自己重新定了位,既然我们的学生不是我们理想中的“好学生”,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现实中的不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我们的课堂成为理想中的“好课堂”。虽然我们无法培养出天才少年,但我们一样可以通过辛勤的付出为国家培养出“大国工匠”,至少可以让他们自食其力。

[责任编辑:马妍春]

猜你喜欢
课堂观察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高职教学“课堂观察”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有效性初探
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课堂观察探析
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观察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观察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