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SandWich教学法探析

2016-05-14 11:38左伟尘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思考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国民党

左伟尘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Sandwich教学法融合了教师讲授、学生参与、问题引导、师生互动等教学形式,依照七个基本流程,始终以问题作为贯穿教学过程的主线,突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sandwich教学法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6.07.02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7—0111—03

德国海德堡大学创立的Sandwich教学法突出了学生主体,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法,让学生自己学习、实践、学习。其基本流程是教师开场白、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交叉学习、集中汇报问题、教师总结、学生讨论新问题、反馈等七个环节。

一、“纲要”课Sandwich教学法的教学流程

1.基本的流程

在做好课前准备的情况下,在“纲要”课堂理论教学中,一般根据章节内容来确定整个Sandwich教学法的时间,例如是用二节课还是三节课来讲授某一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七个步骤:第一步,教师开场白,用于创设情境吸引学生,阐明学习目标,抛出问题,明确学生讨论任务。第二步,学生第一次分组讨论对应的问题。第三步,学生第二次分组交叉讨论问题。第四步,学生集中汇报问题。第五步,教师总结,在简要评价学生讨论问题的基础上就本章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重点讲解,起到引领提升的作用。第六步,学生讨论新问题,检验学生学、教师教的效果。第七步,学生反馈,师生互动交流。

下面以《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为例来说明这个流程,教学用时120分钟。

第一步,教师开场白,用毛泽东的一段话来导入新课,用时10分钟。“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当一个小学教员,也没学过军事,怎么知道打仗呢?就是由于国民党搞白色恐怖,工会、农会都打掉了,把五万共产党员杀了一大片,抓了一大批,我们才拿起枪来,上山打游击。”进而引出本章的学习目标和五个问题。学习目标是:1.了解国民党政权的阶级性质、内外政策,懂得进行土地革命战争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2.了解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学习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领会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5个问题是:A、为什么要推翻国民党政府的统治?B、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党是如何克服这些错误的?c、长征的过程是怎样的?D、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是如何探索出来的?E、中国革命新道路“新”在哪?

第二步,学生第一次分组讨论问题,用时15分钟。

第三步,学生第二次分组交叉讨论,用时15分钟。

第四步,第一次分组确定的每组学生代表上讲台集中汇报讨论结果,用时15分钟。

第五步,教师讲授,用时50分钟。讲授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难点,也是对前面的五个问题进一步解答,借以全面提高学生对本章内容的理解。本章讲授的重点难点有3个:1.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回答了A问题。要讲清楚国民党及国民党政权的性质。国民党不再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而是变成了一个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控制的政党。中国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就必须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2.共产党人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总结,回答了B、D、E问题。要讲清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应当是农村,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3.共产党人探索革命新道路的艰难曲折,回答了C、D问题。要讲清楚当时我党犯“左”倾错误的原因,强调党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战胜这些错误。

第六步,在前面学生学习讨论、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再次讨论新问题,用时10分钟。新的问题是:毛泽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有何重大贡献?可以从三个方面讲清楚:第一,在实践上,毛泽东不仅率先集中力量投身于革命战争,而且自觉地把武装斗争的攻击方向首先指向农村。第二,在理论上,毛泽东阐明了武装斗争在中国的特殊重要性,论述了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第三,在实际工作中,毛泽东总结群众斗争的经验,创造性地解决了为坚持和发展红军根据地所必须解决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第七步,学生反馈,师生互动交流对本次课的感受,用时5分钟。

2.改良的流程

本来Sandwich教学法是针对25~36人左右的小班教学,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是100人左右的中班教学,“纲要”课也不例外。教学实践中发现,100人左右的中班教学实施标准的Sandwich教学法流程,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不能保证每次课所有学生都能参与。第二,在第一次小组讨论和第二次交叉讨论环节,时间比较长,这个时候参与的学生在讨论,其他学生因没有学习任务可能会觉得无所事事。第三,交叉讨论需要变换座位,组织不好浪费课堂教学时间。面对100人左右的中班进行教学时就需要对此教学法进行改良:

第一,参与过程改良。第一次讨论的改良方法是把讨论问题的时间前置,放到课前预习这一个环节。课堂上增加一个阅读教材环节,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与。第二次交叉讨论环节的改良方法是变成小组在课堂上展示PPT,既是对其他小组成员的汇报,也是对没有参与到本次小组教学的其他学生的汇报。这样做的好处是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原来相比是每一个人缺少对其他小组问题的讨论。

第二,参与分组改良。参与改良的方法是用临时组建“亲友团”的方式把当次没有参与Sandwich教学法的学生纳入到教学过程中来。每一组“亲友团”都分配到一个教学任务,可能是与设置的5个问题相关的小问题,要求这些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回答小问题。

第三,参与次数改良。保证每一位学生参与一次即可,不能过量。每一种教学法都不能包打天下,因此,在一门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是实施多种多样的教学法,这样才会使学生感到新鲜。

二、“纲要”课Sandwich教学法的问题设置

1.设置好的问题需要暗含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

设置问题是Sandwich教学法的最大难点。以每组5位同学共5组为例,那就需要设置5个问题。5个问题不应该全是平行或者并列关系,他们之间的逻辑应该是递进关系。

例如《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设置的5个问题是:A、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B、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C、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焦点是什么?D、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E: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什么不能肩负起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第一至第四个问题虽然还是平行并列关系,但是第五个问题是在前面四个问题的基础上递进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本章讲了三大阶级探索中国的实践,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各自的探索内容结果不同。所以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出层次递进的问题非常考验教师的能力。例如《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设置的5个问题是:A、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和全面内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B、全国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是怎样的?C、国民党的建国方案为什么惨遭人民唾弃?D、为什么民主党派逐渐放弃“第三条道路”幻想,最终选择与共产党合作协商建国?E、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为什么得到人民的普遍拥护认同,成为共同选择?每一个问题之间都隐含有一种递进的逻辑关系:国民党挑起内战,在战场上彻底失败,政治专制独裁,民主党抛弃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一起建立新中国。可见,问题的设置与教材内容有关,还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有关。

2.设置问题需要结合每一章的思考题来设计

设置问题不能完全脱离每章的学习思考题,应该把学习思考题列入问题设置中。但是为了有一定的逻辑性,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修改。例如《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学习思考题是: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历史意义是什么?结合这些思考题并考虑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这章是这样来设置5个问题:A、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表现在哪些方面?B、如何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C、如何认识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D、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E、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A问题回应思考题1,B回应思考题2,C问题回应思考题3,D问题回应思考题2,E问题回应思考题4。总之,设置的问题在思考题的基础上有所变化又不完全脱离。

3.设置问题需要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很强的政治性,设置问题肯定是要以正面引导为主,学术性的一些热点问题教师可以进行研究,但是要引进课堂则要很慎重,但是一些正面引导的问题也必须要有。例如在《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这一章中就可以设置“为什么解决贫富分化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此问题提出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有利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但是生产决定分配,改革开放以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是我国当前贫富分化的根本原因。“我国目前的GDP总量中,非公经济提供70%到80%。城镇劳动者80%以上在私有制经济中就业。按要素所有权分配比重远远大于按劳分配。”要想降低贫富分化的程度,我国在未来就需要逐渐扩大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从历史来看,建国初期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本没有私有制经济;到改革开放后,适用生产力多层次的客观现实,允许发展私有制经济,逐渐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到党的十八大后确定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逐渐扩大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和控制力,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这本身也体现了事物螺旋式发展的辩证法。

三、“纲要”课Ssandwich教学法的自我审视

Sandwich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于教师和其他学习者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而主动获取的。第一次讨论、第二次讨论以及教师的总结引领就起到了这种作用。Sandwich教学法还有助于实现教学内容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化。教师需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提炼出重点难点,作为贯穿教学过程的主线;而不是重复教材内容,简单的照本宣科。

Sandwich教学法融合了教师讲授、学生参与、问题引导、师生互动等教学形式,又有基本的流程,因此时间控制、课堂规模、问题设置是此方法的难点。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高校努力提供小班教学的环境;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钻研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控制能力,努力削减中班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

[责任编辑:马妍春]

猜你喜欢
思考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国民党
快过关了
国民党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国民党只有革新才能赢回民意
六个连续的数
减法变成加法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