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趣”充盈课堂

2016-05-14 17:09曹恩立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幽默情趣技巧

曹恩立

摘要:政治课的内容理论性、逻辑性强,很多教师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导致学生对政治课缺乏兴趣,以致厌学。如何让政治课堂充满情趣,使学生爱学、乐学,是摆在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情感;幽默;教材;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63

常态下,思想政治课往往不被学生喜欢。一个重要原因是课堂内容乏味教条,过程照本宣科、呆板枯燥。教师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个性,缺乏师生情感的沟通。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尊重学生,树立民主的师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宽容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看法,更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在语言运用上尽量少一些权威性、批评性的语言,多一些探讨性、鼓励性的语言,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笔者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

列宁说过:“没有感情的人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学生在心情舒畅时,就会焕发对学习的热情,诱发求知的欲望,激起创造的灵感;反之,心境忧郁寡欢,智力活动便会减弱,对课堂信息的接受自然就会迟钝。这就要求教师随时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排除不良情绪,同时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情感素材,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元素,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其产生“爱学”的态度,“乐学”的情感,课堂才会焕发生机与活力。我们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在合作中增进师生情感。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拉近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增进亲和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中间,参与学生的讨论,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探讨问题,近距离交流与沟通,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感到交流的愉悦,使那些不善于言谈的学生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了。学生真情流露,课堂就有了活力。

二、适当地使用幽默,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教学幽默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趣味性,它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教师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就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成一种精神享受。运用教育幽默就要掌握大量的幽默素材,教学幽默的素材很多,大致来源于三个方面:

1. 教材中的幽默。这是教学幽默中的“富矿”所在,最能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如教材中生动活泼的教学插图大都富有幽默感,可以使学生产生新鲜好奇,而新鲜好奇正是诱发学习兴趣的积极因素。比如高一《思想政治》(上)中的“一哄而下”“产品一炮打红”“背后铲球”等,能唤起学生一连串的想象,促使学生探索,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2. 艺术作品中的幽默。许多笑话、漫画、歇后语等,无不妙趣横生,教师适当地拿来运用,便可获得良好的幽默效果。如讲教条主义的危害时,给学生讲个笑话:粮店的职工对经理说:“经理,老鼠跑到油缸里去了。”经理问:“你把它捞出来了吗?”职工回答:“没有,我把猫放下去了。”学生在笑声中认识了教条主义的危害。

3. 生活中的幽默。如教师、学生和周围其他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轶闻趣事和出现的形象比喻、俏皮话、顺口溜、打油诗等。对于这些活的幽默素材,教师应独具慧眼、善于发现、精心运用。如在讲述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时可以运用一句顺口溜:“外国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富有活力

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其科学性、逻辑性很强,教学必须以教材为本。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政治教材的滞后性还是会显现出来。教学中如果过分依赖教材、拘泥于教材,就会有生硬感,课堂教学缺乏生活与时代气息,失去活力。为此,教师必须:1. 适当地整合教材,扩充教材内容。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适当地调整教材编排体系,让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做到有本不唯本。2. 教学内容贴近实际,洋溢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把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与学生家庭及学生自身关联度高的素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3. 教学内容贴近社会,强化时代气息。当今社会,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在教学中要善于寻找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准确切入,把新知识,新信息引入教学。

四、师生之间的交流除了课上之外,就是课外时间的沟通交流

不论是课上还是课下,与学生交流时必须讲究技巧,要注意做到“四不”:

1. 不要啰嗦。教师总是会多次重复自己已经讲述多遍的话语。但说来说去,无非两句话:一是好好学习,一是遵守纪律。你总想达到强化教育的目的。殊不知,重复啰嗦会使学生大脑皮层上产生保护性的抑制,你越说,他越不听。要使谈话达到目的,一定要切中要害,言简意赅。2. 不要无信轻信。教育学生的最好办法是要做到身教。教师自身应时刻注意要言行一致,不能言而无信,从而破坏了在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学生难免犯错误,对于学生所犯错误,应认真核查,不可主观臆断,从而导致谈话失败。3. 不要揭短、说反语。对学生犯的错误要“就事论事”,不要“新老帐一起算”。学生最反感的是“揭疮疤”式的教育。当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挫折时,教育就无能为力了。同时,对于学生来说,最大的打击莫过于“反语”。它比声色俱厉的指责、批评更摧残人。4. 不要“提审”指责。有的教师喜欢用审问式的口气去“训”学生,甚至搞体罚或变相体罚,其结果学生只是口头上认错,而内心非常反感。所以,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当众点名批评指责,应以真挚、宽容的态度,坦诚、体贴、诱导的话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教育学生。

总之,贯穿教育活动的红线就是爱。热爱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在师生关系中,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学生学习期间除了学庭成员外,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所以,学生对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感受,很大程度上受与教师关系的影响很大。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把自己的知识、才能和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学生,能激起他们对教师的爱戴、尊重,把教师的教导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政治课堂真正走出枯燥乏味的说教模式,变为学生净化心灵、升华精神境界的殿堂。

(作者单位:河北省大城县第一中学 065900)

猜你喜欢
幽默情趣技巧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爱情趣数字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情趣
给生活点小情趣
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百万英镑》的创作艺术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美国导演昆汀电影的幽默元素分析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