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合作学习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6-05-14 17:09王丽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体育教学合作学习

王丽

摘要:合作学习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是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值得广大体育教师进行认真研究。

关键词:体育教学;合作学习;课程改革;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81

合作学习对学生运动技术的掌握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对加强学生间的团结协作以及学习的创新性培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很大作用。同时,对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对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对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也大有帮助。

一、合作学习对体育课堂教学具有巨大的价值

首先,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终身学习所必备的素质——学会学习。体育课堂教学就要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合作学习恰好能胜任此项任务,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由地展开讨论和交流、分工协作、相互帮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也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学习方法上的素质基础。

其次,它给学生提供自我价值的实现——体验成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习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每个成员在学习小组统一目标的约束下,通过与组中其他成员的协作、帮助,加上自己的辛勤努力,最终来完成自己的任务,为自己的合作小组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与此同时,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着成功的喜悦,实现着自我价值,渐渐地成长、发展、壮大。

再次,它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小组的共同研究。他们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组中的其他同学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他们的思路变得越来越清晰、开阔。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寻求问题解决的策略,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何况有些问题,仅凭个人能力难以解决,需要通过集体的智慧才能加以解决。合作学习不仅能有效地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投入,而且能激发每个学生的求异思维。

二、合作学习的方法应多样,形式应灵活

第一个推荐的方法是小组成绩捆绑帮扶法。学生按运动成绩、领导和辅导能力、个性特征等进行异质分组,每个学习小组由4~6人组成。课堂上先由教师提出学习目标,然后学生根据本节课的任务在各自的学习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每组通过组员之间的辅导与帮助,使每一个成员都达到教学目标。最后,所有学生就所学内容参加个人测验,学生的测验得分与他们自己以往测验的成绩相比,根据学生达到或超过他们自己先前成绩的程度来计分,然后将小组成员的个人分数相加构成小组分数,达到一定标准的小组可以获得奖励。要求测试时,同伴不能帮助,要独立完成测试。

第二个推荐的方法是小组游戏竞赛法。此方法运用了与小组成绩捆绑帮扶法一样的分组方式,竞赛前教师提出竞赛的方法及要求。各组成员在不违反竞赛规则的情况下,集思广益,商讨最佳的参赛方法,反复试验练习,待各组准备充足后展开竞赛。学生通过与其他小组成员的竞争,来为自己小组赢得分数,以此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实际运用这种方法时要有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教师依据每次竞赛中的成绩到下次竞赛时做适当调整,使竞争趋于公平。

第三个推荐的方法是小组共学法。以小组作为学习单位,每组共同完成一份“作业单”,依各组完成的质量接受表扬或奖励。例如,在学习前滚翻时,教师向各组分别发放了“前后滚动”“蹬地提臀回落”等不同的“作业单”,各组领到“作业单”后,进行合作学习。练习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依次进行动作演示,教师和学生做裁判,根据完成的质量做出评判,选出优胜组。

第四个推荐的方法是小组成果展示法。学生在小组中通过讨论和合作性设计展开学习活动,最后每个小组做一下介绍或展示,向全班交流他们的发现。

三、合作学习方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合作学习不能成为个别学生表演的舞台。在课堂教学实验开始阶段,出现了合作学习成为个别优秀学生个人表演的舞台,个别优秀学生“包办”整个小组的活动。结果,每组总是那两三个学生在表演,其他的同学成为配角。这样,从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却总是那几个少数的学生得到锻炼。当那少数几个同学通过练习,提高了动作技术后,其他的同学就更自卑了,更不愿动脑了,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养成了惰性。合作学习也就成了个别学生表演的舞台了。

2. 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摆花架子。一年的教学实验告诉笔者,合作学习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于运用合作学习。那些为了课堂“热闹”而采用合作学习,为了展示“丰富”的教学方式而合作学习都是不可取的形式主义,是花架子。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对提高教学质量没有丝毫好处,反而会使师生养成一种浮躁情绪,有百害而无一益。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切不可追求形式,盲目追风。

3. 合作学习不能脱离教材内容。合作学习只是一种教学形式,不能脱离教材。脱离教材的合作,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 教师的作用不可缺少。放权给学习小组,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消失。中学生的知识经验少,自制力差,行动盲目,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学生合作起来就缺乏明确的方向性,合作不得法,难以进行有效的合作。

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合作学习方式之一。它运用于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是可行的,它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它培养了学生的参与、与人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发挥了每个学生的潜能。笔者相信在广大体育教师的努力下,在体育教学领域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展广泛的合作学习活动,必将促进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为培养合格创新人才作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第七中学 342400)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体育教学合作学习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