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庆丽:关注教师权威的重建

2016-05-14 14:40
中小学德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赋权行使良知

黄庆丽在《教师教育研究》2016年第3期《教师权威的丧失与重建》一文中指出,教师权威是教师拥有的使人信服、仰赖及愿意遵从的力量和威望。但现代性的深入却使教师权威的合理性与正当性遭受严峻挑战,以致有丧失之虞。

重建教师权威,是反思教育现代性的应有之义。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权威,而在于要何种权威。具体来说,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第一,行使教师权威,需要自我赋权。权威身份给予教师以尊严和意义,成为权威的内心声音激发教师萌生教育良知直至澄明。而教育良知使教师产生清晰的责任意识,因敬重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未来承担义务而遵守伦理自律行为。第二,行使教师权威,需要践行公共伦理。教师要把课堂与学校当作权威符号生成的公共场所,把教育作为施加社会影响、文化熏陶和政治教化的准政治空间。教师的言行应符合公共伦理规范,不能把权威视为满足自我需要或个人威信的手段,使之退化成个人的私事化行为。第三,行使教师权威,需要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即要求教师从权威和知识一体化的束缚中解脱,知识不再是衡量的唯一依据。师生都处于生命安稳的开放状态,教师的智慧为学生的生活展开和未来走向贡献帮助及慰藉,学生才会对教师油然而生敬畏之心。

猜你喜欢
赋权行使良知
基于赋权增能的德育评价生态系统的构建
期刊评价中小同客观赋权法权重比较及其思考
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赋权理论
如何行使股东权利——知情权
良知
敬畏历史 守护良知
浅议国有股权转让中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
消费者反悔权论
在执行难背景下谈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
“良知”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