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响儿童心里诗的琴弦

2016-05-30 15:13邢卫国
阅读(教学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生蛋一盏灯儿童诗

邢卫国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毕加索说,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柏拉图说,哲学产生于惊异。生活中,儿童总是充满了疑问和好奇,以极其朴素和敏锐的观察力,抛出许多具有哲学意味的问题并刨根究底。由此可见,儿童是伟大的,他们的语言是那么简单、有趣而有智慧。儿童诗是浅显的,但它是浅而有格,浅而有致。儿童诗,应该成为儿童的专利,而不是大人的杰作。它不应该刻意天真,也不能假装深刻。

但是要让儿童心里的诗的琴弦拔响起来,打开他们的创作的阀门,就必须教给他们观察和发现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众多关系的方法。由此可见,引领儿童回归本真,做回自己非常重要。儿童成为诗人,需要智慧的教育实践。本文以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丁云老师执教的几堂二年级童诗课为例,尝试分析如何在诗歌教学中促进儿童诗性的回归。

一、求异,唤醒儿童的诗意想象

在日常的生活和教育教学中,我们往往欠缺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没有用心去观察儿童,他们的一言一行,总是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他们充满感性、富有灵性的语言,也总与我们擦肩而过。渐渐地,孩子们的诗性就像一双隐形的翅膀,再也看不见了。为此,我们首先要唤醒儿童的诗性。请看丁云老师执教的二年级童诗课:林焕章的《公鸡生蛋》,看她是怎样唤醒儿童的诗性的。

上课伊始。

师:小朋友,我们坐得随意些。

听了老师亲切的话语,学生们非但没有放松,反而坐得更正。不过我观察到孩子们脸上露出了微笑,由此可见,他们的心灵已经开始放松。

师继续:怎么轻松,怎么坐。

学生们真的很可爱,他们又调整了一下坐姿,更端正了。不过,脸上的微笑灿烂了,心理上没有了怯意,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

师表扬:你们是哪个班的?

生:二(4)班的。

师:我也是带二(4)班,我特别喜欢二(4)班。你们这么认真,能不能将手臂放下来……

丁老师是不是带二(4)班的,这一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与学生已经是“零距离”了。

丁老师开始带领大家做一个游戏:先在PPT上呈现出一个“圆”,然后与学生进行交流。

师:这是一个什么?

学生的回答很丰富,丁老师在学生回答时进行了评价与鼓励,特别强调要与别人不同:圆、太阳挂在天空、铁环、徽章(校徽)、热气球、皮球、很圆的脸、饼干、光盘、小妹妹的脸……

游戏继续,丁老师在一个圆的后面又加了一个圆游戏。

师:我们都会做加法吧,请看加上一个圆之后等于?

同样,学生的回答很奇妙,也很多,丁老师的评价中还是强调新颖。

生:一个大圆里面一个小圆、合起来像一个8、两个火球、两只眼睛……

游戏继续,丁老师将后面的一个圆换成一个“点”。

师:这像什么?

生:像象形字“日”、古时候的日晷、缺少时针与分针的钟面……

这时因为学生的回答太精彩了,丁老师大大表扬了学生。

游戏继续,不止加一个点,而是加了好多好多“点”。

师:这像什么呢?

生:像饼干上的小巧克力,像九大行星,像一个盘子里有很多玉米,像萤火虫,像长满痘痘的脸,像蛋糕上的一些水果,像椰子汁里的果粒,像池塘里的小水滴……

丁老师在评价时,提到了“想象力”,这好像在告诉我们“想象力”是开启诗性的钥匙。

游戏结束,丁老师把“看图想象”练习转换成“听”的训练。

二、比较,发觉儿童诗句的趣味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但是儿童自己往往并不这么认为。他们总觉得自己“作诗”就是“痴人说梦”“不合逻辑”。丁云老师在唤醒了儿童创作诗句的诗意想象之后,继续用温柔、亲切的语言引导儿童去比较,去发现儿童诗句的趣味。

师:今天早上,你们起床听到了什么?

生:听到了声音。

师:听到了哪些什么?

生:听到了很多鸟鸣声。

师:是的,早晨我就被窗外的鸟鸣叫醒了。

生:还有风吹树叶发出的“沙沙”声。

师:风吹过树叶的声音。

生:还有汽车“滴滴”声。

生:我听到了公鸡叫的声音。

师:还有呢?

生:前天起床,我听到“滴答、滴答”的雨声。

师:同学们真会听!今天早晨,我也和一位同学听到了同样的一种声音。请听。(播放公鸡的“啼鸣声”)

师:你听到了公鸡在说什么?

生:我听到了,公鸡在说“起床了,起床了”。

师:公鸡在说“起床了,起床了”,你呢?

生:“小懒虫,快起床,快起床。”

师:大概你天天早上就这样被妈妈叫醒的。

生:“我觉得是天亮了,起床了,太阳快晒屁股了。”

师:同学们听的内容都差不多,都是在叫我们起床。告诉你们哦,诗人听到的声音可跟你们不太一样。他听到是什么声音呢?我们来看一看。(呈现儿童诗《公鸡生蛋》的上部分)

学生在丁老师的引导下,进入了“耳朵的世界”。那是一个大自然的世界。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说出了自己心中所“听到的声音”。这是儿童自己的认知,也是儿童本真的表达。这样的表达与诗人的表达是不一样的。儿童需要感知语句的诗意,发觉其中的趣味。

接着,丁老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诗句,但是学生读着读着就整齐了,她就再次提醒学生“自由读”。只有自由读,自己读自己的,学生才能具有“个性”,“创作的个性”。

师:小朋友们读完都笑了,你笑得最开心,你为什么笑?

生:我感到很奇怪,公鸡怎么会生蛋呢?

师:对呀,公鸡怎么会生蛋呢?小朋友,你也笑得很开心,你来说说看?

生:因为我们平日看到的公鸡都是不会生蛋的,它怎么可能会生蛋呢?

师:公鸡怎么可能会生蛋呢?你说。

生:只有母鸡会生蛋,公鸡怎么会呢?

师:只见过母鸡、母鸭会生蛋,没有见过公鸡会生蛋。听到小朋友这么一说,公鸡会怎么想呢?

生:……“喔喔喔,我要生蛋!喔喔喔,我要生蛋!喔喔喔,我要生个好蛋蛋!”

师:我要生蛋,我偏要生个好蛋蛋。你再来读一下这句诗。

生读。

师:你觉得你有没有信心?

生:有。

丁老师继续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地朗读这句诗句。学生朗读得非常起劲。丁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越来越感受到儿童诗的魅力就在于“奇思妙想”。既然儿童诗是儿童的专利,就应该充满了童真与童趣。只要儿童勇敢地说出心中的感受,“奇思妙想”的童诗雏形就诞生了。

三、点拨,引领儿童的诗句创作

出于儿童之口的语言总是新鲜有趣,往往是出于我们意料的,这是儿童诗的雏形。只是它还稍显稚嫩,需要完善。只要稍加修改,就可以成为一首真正的童诗。

师:太阳是怎样形成的?

生:太阳是我早上吃的蛋黄。

师:是不是这样,早上我吃早餐时,我不爱吃蛋黄,它就飞走了。飞到天上,变成了太阳了。

师提醒:好玩点,有趣点,和别人想的不一样就更好了。

生:我吹了一个气球,后来将它放走了。一个黄色的气球飞上天空就变成了一个太阳。

丁老师评价(你很会想象),并掌声鼓励了她。

师:我拿了一个红红的气球,手一松,它就变成了一个红太阳。你看,老师稍微整理一下,它就变成了一首诗。

生:我觉得太阳很热,它是从火山中冒出去了。

师:哦,太阳很热,它从火山中冒出去,成了天空中的一个太阳。

生:我在手心涂一些颜料,往天上一按就出来了。

师:你好厉害,太阳原来是你画出来的。

师:看着这幅画面:蓝天白云,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开始蓝天与白云都聚在一起,太阳一出来,白云被烤热了,就散开了。

师:诗人又是怎样写的呢?请学生们品读《日出》。

继续引领,呈现图片。

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太阳。看到这些,太阳像什么呢?此时,你觉得太阳又像什么呢?

生:太阳像妈妈的爱。

师:太阳像母亲,她用眼睛看着大地。你说?

生:太阳像一个大电灯,将整个世界都照亮了。

师:请将“电”去掉。太阳是一盏灯……

生:太阳是一盏灯,将大地照亮了……

师:慢慢说。

生:太阳是一盏灯,大地被照亮了,天空也被照亮了。大地上有花儿、草、树,还有房子,都被照亮了。

师:太阳是一盏灯,照亮了小花……

生:太阳是一盏灯,照亮了小花,照亮了小草,也照亮了小树……

师:最后把我们小朋友的笑脸也照亮了。将它们连起来,就是一首诗了。请你连着说一遍。

生:太阳是一盏灯,照亮了花儿,照亮了小草,照亮了小树苗,它也把小朋友的笑脸照亮了。

师:怎么样!这就是一首诗耶。他把太阳想象成了一盏灯。你呢?

师继续提醒:有趣点,好玩点,新颖点。

生:太阳是一个很大很大的煤气罐。夏天很热很热,小草小花都被晒死了。

师:站起来,我们不说煤气罐,换一个词,火炉、烧烤架,你选哪一个?

生:太阳像一个烧烤架,烈日将……

师:现在是烧烤架,它烤了什么?

生:它把许多缺水的植物……

师:不要说许多,是谁?说名字……

生:它把小草烤干了……

师:然后呢?把小花呢?

生:把小花的花瓣烧得干枯枯的……

师:现在是“烤”了……把小花烤……

生:把小花烤蔫了……

师:把我们小朋友呢?

生:把我们小朋友烤得大汗淋漓……

师:把我们小朋友烤出……

生:汗来了……

师:烧烤架,烤出什么?

生:把我们小朋友烤出冒油了。

师:小朋友,你太聪明了,连起来说一下。

生:夏天的太阳像一个烧烤架,烤得小草干干的,烤得小花蔫蔫的,烤得我们小朋友的笑脸,都冒出了油。

师:说得真好!把你说的一句变成一行,就变成了一首诗。真好!我们二(4)班的孩子已经能将生活联系起来了!

……

唤醒孩子们的诗性表达,并成功引领孩子们的诗句创作。丁云老师点亮了孩子们诗歌创作的心灯。生活是诗歌创作的源泉,大自然是无声的老师,只有走进大自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才能具有诗歌创作的来源。学生也需要阅读,只有不断地阅读,才能将书本的文字表象与生活,与自然联系起来,成为孩子创作的素材。儿童创作诗歌的过程中,也需要得到我们老师的引领与启发,这样他们灵动的语言才能真正变成浅而有格,浅而有致的“儿童诗”。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金乐小学)

猜你喜欢
生蛋一盏灯儿童诗
一轮月与一盏灯
教案《创作儿童诗》
点亮一盏灯
创作儿童诗的有效教学策略
生蛋?不生蛋?
用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公鸡生蛋
昆虫产卵跟鸡生蛋一样吗?
算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