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用”在“有效的英语阅读体验”中发生

2016-05-30 15:13丁海英
阅读(教学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阅读小学英语方法

丁海英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输出困难的尴尬现状,提出了让“语用”在“有效的英语阅读体验”中发生的观点,并提出了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基本方法,即阅读前,开放性的语言交流,激“语用”之趣;阅读中,体验性的语言训练,奠“语用”之基;阅读后,迁移性的语言表达,提“语用”之效。

【关键词】小学英语 阅读 语用 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阅读课除了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还应提高学生的思维和使用语言的能力。因此,阅读课既要重视阅读过程,也要重视语言的表达,这便需要教师在阅读课中为学生增加言语实践的机会。本文以《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8 At Christmas 中Story time的教学为例,旨在探讨小学英语阅读课学生语用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

二、问题的解决:让“语用”在“有效阅读体验”中发生

1.阅读前,开放性的语言交流,激“语用”之趣。

阅读前教师可以围绕语篇话题或借助文本情景图,设计开放性的语言任务,搭建一定的语言支架,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实现语言的互动与信息的交流,既激发学生语言运用的兴趣,又激活背景知识,让学生适度了解语篇内容,形成阅读认同。

[教学片段1]

Step 1. Pre-reading

1. 课前热身

Enjoy a video and sing a Christmas song “We Wish You Merry Christmas”.

2. 自由谈论

(1)师生谈论圣诞时间

T:When is Christmas?

Ss:Its on ....

(2)师生自由谈论圣诞印象

T:Whats your impression of Christmas?

教师用具体问题,如:What can you see?What can you eat?What can you hear?How do you feel?为学生搭建语言支架,引导学生互动交流。

3. 预测性提问

T:Ive got a sweet present(a picture book) for you. Look at the title,what do you want to know?Can you ask some questions?

[案例透视]

阅读前,创设有效语境,让学生在有意义的语言任务中充分表达,在开放的情境中积极思维,拉开了语言实践训练的序幕,也激活了与本课话题相关的语言图式。

课前一段圣诞主题VCR契合了本课的主题,接着通过师生共唱圣诞歌活跃课堂气氛。再接着师生借助日历,围绕圣诞话题自由谈论,帮助学生学习圣诞节词汇和相关的时间表达。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围绕圣诞话题谈论自己的圣诞印象,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谈论,让学生了解圣诞习俗,感受圣诞文化。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依据标题和文本情景图进行预测性的提问,并就所提问题进行交流,同时将交流的话题引向文本,帮助学生唤起阅读意识,激活背景知识,形成阅读认同。

2.阅读中,体验性的语言训练,奠“语用”之基。

阅读中活动应以有层次、有梯度、多样化的阅读任务推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对文本语言的运用,在阅读过程中适时为学生提供阅读和语言训练的机会,让“语用”在有效的阅读体验中发生,使语言的输入与输出训练相得益彰。

[教学片段2]

Step 2. While-reading

1. 听一听,画一画

T:What things are they talking about?

(Listen and try to circle the things about Christmas on the picture book.)

2. 拼图阅读

T:Read the sentences and try to match the sentences with the pictures.

3. 精读文本

(1)读一读,找一找

T:What do Mikes family do before Christmas?Read silently,underline the main information.

(2)听一听,答一答

T:Then, how about Christmas Eve?Listen and answer.

(3)读一读,画一画,演一演

T:Finally,what about Christmas Day?Read loudly,try to find the activities and act them out while saying.

4. 基于文本的追问

T:How do they usually spend Christmas?Why do people usually have a big dinner at Christmas?

[案例透视]

(1)阅读输入,让学生有回应文本的过程

语言输入是语言输出的前提和来源,教师要想让学生能够高质量地语言输出,必须首先保证学生有大量的语言输入。因此,语篇教学无论以什么方式,学生只有充分阅读,理解文本,体会语言,才能领悟文本的意义。

本课以阅读文本为载体,教师通过设计有意义的、整体性的阅读任务以及层次化、多样化的细节性阅读任务,增加学生的阅读体验,使学生有机会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接触文本、走进文本,让学生有真正回应文本的过程,并在层层推进的阅读过程中获取大量的语言信息,保证了语言输入的质和量。

(2)体验输出,让学生有表达文本内容的机会

阅读课中语言输出要取得好效果,教师要善于将语言输出训练巧妙地融于阅读过程中,在阅读过程中有目的、适时地为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

本课教师首先根据文本内容和教学主线设计了两个阅读主问题,分别是What Christmas things can you hear?和What do Mikes family do before Christmas/ on Christmas Eve/on Christmas Day?教师依据阅读主问题,设计了系列的阅读任务,学生在阅读主问题和阅读任务的引领下进行了总分总式、条块化的信息输入,阅读体验得到强化。同时在阅读过程中以对阅读任务的回应为契机,有目的地引领学生运用文本语言,为学生搭建语言体验、语言交流的平台,将阅读理解、阅读体验与语言输出训练融为一体,以阅读体验、交流互动带动学生的语言输出训练,促进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为学生最终的语言输出积累了语料。

(3)适度追问,让学生获取提升语用能力的突破点

在学生领悟文本内容并能通过阅读将理解性的语言转换成表达训练之后,教师还可以适度追问,引导学生在深度思维与对话中,获取提升语用能力的突破点。

教师在学生充分的阅读输入以及与文本深度对话的语言输出基础上,追问了两个分析性问题:How do they usually spend Christmas?Why do people usually have a big dinner at Christmas?并以这两个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让“追问性”的阅读任务成为学生共同的话题,也成为推进阅读进程、提升语用能力的一个助推器和突破点。

3.阅读后,迁移性的语言表达,提“语用”之效。

阅读后属于语言的建构阶段,教师应设计综合性、拓展性的语言任务,引导学生依文本形式迁移表达,让静态的语言产生动态的效果,并能够将新的语言表达方式植入学生已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中,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创造性的运用,最终走向在陌生的情境中迁移运用。

[教学片段3]

Step 3. Post-reading

1. 复述故事

T:Please look at the blackboard and try to retell the story.

2. 谈论故事的结尾并续写故事

T:If you were Mike,how do you spend your Christmas?

[案例透视]

阅读后环节是关注学生语言习得的环节,教师应创设新的语言环境,设计综合性的语言输出任务,供学生迁移仿说、迁移仿写,在此基础上还要为学生的语言运用提供“语言支援”,充实学生表达的内涵与形式,为学生的语言迁移运用找准“生长点”,实现在新的情境中语言的创造性运用。

本节课的授课教师在阅读后为学生设计了两个语言输出任务,一是妙用板书,复述故事,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二是基于故事内容,谈论故事结尾并续写故事。这两个任务能够从多个维度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重组、加工,把课文中的句式表达迁移到新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建立起文本语言与生活语言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架构起语用的桥梁,实现学生从参与文本活动到走出文本的巧妙过渡,同时也实现了文本阅读和文本语言的再创造,拓展了学生的语用能力。

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开放的阅读情境中,在有效的阅读体验中学习运用语言,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由“阅读核心”变为“读用并重”,让“语用”在“有效的阅读体验”中真实发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教研室)

猜你喜欢
阅读小学英语方法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