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云南省绿春县哈尼族农耕习惯法的教育价值

2016-05-30 23:49朱学文王梦
关键词:习惯法哈尼族教育价值

朱学文 王梦

摘 要:在云南省绿春县,哈尼族的农耕习惯法现在还广泛存在,且自成体系。其文化基础是稻作文明,已内化在哈尼族的性格元素中。哈尼族的稻作遵循自然和谐的理念,这些习惯法彰显了和谐教育,实现自身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群体和谐、人与天和谐的教育价值,对边疆地区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哈尼族;习惯法;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750;G40-01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042-04

哈尼族跨境而居,总人口约200万。在我国云南省,哈尼族人口163万[1],分布在云南南部的哀牢山与无量山之间,主要聚集在绿春、金平、元江、新平、元阳、红河、墨江、普洱、西双版纳等地。绿春县,隶属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我国哈尼语标准音所在地,也是我国哈尼族所占比例最高的县,哈尼人口占绿春县总人口的比例为87.8%,有12个哈尼族支系世居于其中。绿春县的哈尼族人民世代居住在哀牢山腹地,森林、城村、梯田、河流共同组成了四位一体的生态环境,体现了哈尼族尊重自然、适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存法则。经中国科学院批选,如今的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已被列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森林生态系统的定位观察站,而哈尼人的梯田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族人民在漫长的迁徙中,形成了特有的习惯法[2],至今还较好地保留。哈尼族习惯法是为了生存,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并为成员信守的规范体系。绿春县哈尼族习惯法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到生产生活、婚姻、土地、森林、水资源等方面。绿春县的习惯法保存良好,深入人心,维持和调整社会秩序。

一、绿春哈尼族农耕习惯法的内容

哈尼族是山地农耕的代表性民族,千百年的农耕活动创造了哈尼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生产方式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根基,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社会习俗、思想观念等。围绕着农耕生产衍生出从开秧门到吃新米饭一系列的农耕节日与习俗,这些节日是农耕中不同阶段的过渡点,融合到整个农耕生产中。绿春县的哈尼族数千年来始终保留着每个农耕过程中的习惯法。

(一)水规

梯田是数千年来哈尼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哈尼文化的象征,已被外界作为认知哈尼族的整体标志之一。梯田从海拔1600米的山地上绵延到山脚河谷,放眼望去满是错落有致的梯田,规模宏大。绿春县的梯田坡度极陡,被赞为“天下奇观”。这一层层的梯田像是巨型的哈尼史书,展现了哈尼人顽强奋斗的精神。整个梯田与村寨相邻,与森林、村寨、河流共同组成了哈尼族生态文化圈。山顶的森林保护了梯田的水源,使其长流不断,形成“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景象。这些水资源流经村寨和梯田再流向河流,形成一种资源循环。四者合理布局,物尽其用,使哈尼族对自然的改造与自然相协调、相适应。这样宏壮的布局体现了哈尼族人民对自然合理的思考与认识。

稻作梯田是绿春县哈尼族人生产生活的中心,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比较合理的耕作的习惯法。水是梯田的生命之源,每到种植水稻的时候,水就成为了种植的重要环节,旱季不能断水,否则会导致田埂绽裂,雨季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经过长期的实践就形成了一套不成文的水规,刻木分水或刻石分水。每家每户根据每份田面积的大小共同商量出用水量,在田与沟之间放置一条有水量刻度的分水木或分水石头,水通过水槽自动流入各户的梯田里。这种水规世代相传,而今,带给哈尼人公平的“刻木分水”已是国家级的文化遗产。水规的设立既合理利用了水资源,又减少了纠纷,体现了哈尼人追求公平、避让纷争的态度。

(二)酒歌和酒规

哈尼族历法以农历十月为年末岁首,每年农历十月的属龙日为哈尼族新年的第一天,哈尼语称为“甘通通”“甘陶陶”“干通通”“扎特特”,庆祝一年的五谷丰登,类似于汉族的春节。节日期间哈尼族都要杀猪宰鸡、祭家祖与外祖,摆长街宴、围桌对饮等。绿春县城只有一条主街,贯穿县城东西,三公里余长。每当十月年,县郊的哈尼村民就会在县城主街道摆上长长的宴席。2004年,绿春县的长街古宴为2041桌,创造了超过两公里长的吉尼斯记录——“世界上最长的宴席”。

饮酒与歌舞成为哈尼族劳作后节日生活的主题。在长街宴上缺不了的就是酒和歌,哈尼族酒歌,称为“哈巴”或“啦巴”,是哈尼人传承农耕习惯法的无字教科书,古歌的内容涉及到如民族迁徙、农耕知识、生活礼仪、处世之道等方面。通过唱“哈巴”,向后代传“哟理”、讲“dudaq”(故事)。哈尼族不管是祭祀还是节庆都离不开酒,所以斟酒、敬酒、摆菜品都有讲究。宾朋坐满后开始斟酒,从主座开始,从右至左依次斟满,最后在主座的杯中再斟些许,意即首位相接、有头有尾。到哈尼人家做客,有喝酒喝两杯、吃饭吃两碗的规矩,以示好事成双之意。敬酒也有一些禁忌,如“阿倮欧滨”祭祀的那几天,敬酒时不能和大寨村的大咪谷碰杯;在举办丧事的人家喝酒时,不能碰杯划拳。

(三)乐作

六月年,又称“矻扎扎”节,是春耕夏除结束后,进入农历六月的闲暇时节。这个节日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六月年的前一天,家家户户在自家门外烧火、支锅、杀鸡,避邪避灾。第一天,村寨清洗水井、咪谷主持祭祀“俄咀阿培”(天神摩咪的使者),祭品平均分配。绿春县的哈尼族村落几乎都有秋千或磨秋,磨秋桩用结实的栗树做成,秋杆是用松树做成。咪谷祭祀后,再率先荡几下秋千,之后,青年男女成双成对地荡秋千,进行骑磨秋比赛。六月年一般为6天,结束后要抬下磨秋,来年又砍新的磨秋,这是千年的古规。

“乐作”,“乐”是大家的意思,“作”是玩跳的意思,“乐作”就是大家玩跳。当地有“四弦一响,脚杆发痒”之说[3]。哈尼族的乐作舞是自娱自乐的自编舞蹈,在节庆、劳作间歇中跳,配合鼓、锣等传统乐器的伴奏。哈尼人根据栽秧、砍柴、簸米、捞鱼等农耕生活的动作编成简单的舞蹈,或模仿族人喜爱动物的动作跳起棕扇舞,或刚或柔,质朴生态,每个动作都是农耕生活的反映,其目的在于祈求五谷丰登。

(四)开秧门与吃新米饭

在农历二三月间,绿春县哈尼人开始春耕备种。在栽秧前属猴或属鸡的日子,家家户户要在田边进行开秧门仪式,在他们认为开了秧门,就可以栽秧播种了。主妇拔下田里第一把秧苗,然后由村子里有威望的年长者栽下这把秧苗。开秧门的日子由各户自己选定,但不能与家人的生日、老人忌日相冲。这一天家家染黄饭,为家人特别是小孩招魂求安。十月年、六月年、伙食扎(吃新米饭)等节日都比较隆重。

六月年后最重要的一个农耕节日是吃新米饭,叫“伙食扎”(hosiiza),也可叫为新米节,目的是为祝福五谷丰登、粮食越吃越多。过节期间要杀鸡、煮糯米饭、祭祀祖先。“开秧门”时,绿春县大兴镇松东村的村民,会到水田里插几株秧。新米节时,会从开秧门的田里采几株稻穗回来。“他们把这块田称为‘hosuzaya,‘hosuza意为‘吃新饭、‘ya是田的意思。在他们看来‘开秧门的田,就是‘吃新饭的田。”[4]新米节后,粮食丰收了,瓜果蔬菜也较多了,就会商量办婚嫁大事了。

二、绿春哈尼族农耕习惯法的教育价值

绿春哈尼族农耕习惯法大都是不成文的规定,包括在其他民俗活动中,它与生产的规则、禁忌、风俗习惯、仪式等密切相关,这些习惯法对一代代的哈尼族人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总的说来这些习惯法彰显了和谐教育,实现个体自身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群体和谐、人与天和谐的教育价值。

(一)个体自身和谐的教育

农耕习惯法离不开对人体质的锻炼和对美的感受,实现个体自身的体与美和谐发展。哈尼村寨的山地农耕需要哈尼人有强健的体魄,哈尼人以黑为美。健康的体质,健美的身材,是绿春县哈尼人适应山区梯田稻作耕种的需要,也是哀牢山区和无量山区的自然环境造就的。在高山梯田农耕中,谈不上机械化操作,在现今也顶多是半机械化劳作。绿春县很少有平坝,梯田多数是在陡峭的半山开垦,小的梯田则如簸箕大小。现在的农户购置了较先进的割草机等半机械化工具,但收割和耕作时主要还是靠人力、畜力,每年金秋收割稻谷时还是用蔑片编制成的谷船收割,女性排成一行弯腰割稻子,哈尼成年男性用双手紧捏稻谷“掼”稻子。要将稻子掼下又不撒落,是力气活,也是技巧活。每掼一阵,用绳拖移谷船。

走山路也起到了体育与美育的作用。山路弯弯,是绿春哈尼村寨的写照。从一村寨到对面村落,看起来不到一公里,但走起来会有三四公里,大多数哈尼老百姓走山路出行。哈尼族习惯法注重农耕与闲暇结合,哈尼村寨有较多的“法”定假日。哈尼农耕习惯法规定在祭寨神、“阿倮欧滨”、十月年和六月年等节日期间,哈尼人是不允许上山下地劳作的,各个寨门口也会放下木杆“以封寨门”,违者会受到咪谷的罚款。在闲暇之余和节日期间,人们会穿上美丽的服饰在音乐伴随下载歌载舞,这样劳作与娱乐相结合,达到体与美的结合,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二)人与自然和谐的教育

哈尼族千百年来用自己的智慧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哈尼族人民在劳作中重视对自然的保护。在哈尼所居住的环境中,形成了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位一体的生态系统。哈尼族人始终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从自然索取要按照大自然的规则来,要利用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哈尼族地区存在“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生态景象。绿春,绿在森林覆盖率很高,春在四季如春。绿春哈尼族习惯法中对森林、水资源的保护是哈尼人的一种生态自觉行为,让这里的世代哈尼人安居乐耕、与大自然和谐一体。哈尼人认为“树是水的命根,水是田的命根,田是人的命根”[5]。

绿春哈尼族生活在青山绿水之间,据统计,绿春县的森林覆盖率远远高于云南省的平均水平[6]。哈尼族人始终重视森林的保护,禁止砍伐森林。哈尼族的“祭龙”就是祭拜龙树活动,专门到寨神林杀牲祭祀,祈求五谷丰登。若有人砍伐森林就会受到惩罚。在有效利用水源的同时通过仪式保护水。哈尼村落一般都有水井,每年要“合倮缩”,意即祭祀水井神。全村寨都注意保护水井和水源林,同寨神林中的树木一样,不能随便砍伐水源林中的树木,定期对水井和周边进行清扫,使水井周围不被污染或破坏,体现的是防止水土流失的教育价值。每逢十月年和六月年,村寨各家都会抢先到井里打水回家,在取水时要净手洗脸,俗称背“圣水”。背回的“圣水”,是纯洁神圣的,用来敬献天地神灵。绿春县城东面分水岭的水是最神圣的,哈尼古歌《都玛简收》里唱道,东仰阿倮欧滨的十二股泉水是祖先给的福水,“是天神摩咪恩赐的福气”。“昂玛突”“苦扎扎”等节日中祭祀水神、树神的活动对保护森林、水资源、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哈尼族通过这样的习惯法向人们传达要保护自然、敬畏自然的思想,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

(三)人与人和谐的教育

绿春哈尼族习惯法广泛涉及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的传统美德。习惯法规约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到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和善待他人。德高望重的长者倍受尊敬,敬老爱幼的礼仪是哈尼族群体和谐生活的重要内容。哈尼村寨里的长者在生活中唱古歌、讲故事、传道理,长者自身为人处世的言行也潜移默化地影响晚辈,哈尼传统美德就这样口耳传承至今。在哈尼人眼中,高龄老人正处于由人生角色向神灵角色转换的过渡阶段,他们很快就将由人升格成为祖先神灵的一员,他们被认为是祖先神灵在人间的代言人。哈尼族敬老的传统也是祖先神灵崇拜的体现[7]。绿春哈尼族尊老爱幼的习惯法禁忌有:晚辈不能直呼长辈的名字;儿媳妇不能与丈夫同宗男性长者共桌吃饭;要让长辈先尝祭品,吃菜先让大人吃,吃饭先让小孩吃。绿春县郊的哈尼村寨中流传着儿媳虐待瞎子婆婆遭到天神惩罚的故事,所以一直以来哈尼村寨中的婆媳关系都非常融洽。哈尼家庭对子女含辛茹苦的养育,在哈尼礼仪古歌中有很好的刻画,“阿妈抱儿不怕磨破膝盖”,“阿爸抱儿不怕磨破手掌”[8]。

哈尼族村寨特别讲求诚信友爱、和睦相处,在梯田稻作农耕中体现了团结互助的精神。哈尼族的大部分节日都是集体参与的,长街宴、六月年等都是大家共同庆祝。哈尼古歌唱道,“咱们就像父亲栽出的一蓬竹子,咱们好像母亲织出的一匹布;好像菜园里栽的生姜,一个枝丫生长出来,好像菜园里的大蒜,一个籽种繁殖出来。”这种群体意识深入哈尼人心中,使得他们能共甘苦、团结互助。同一父系血缘共同体“启波然”或一村系的“启普然”的群体内成员有相互保护、援助的义务,从大寨、小寨、上寨、新寨、小新寨等寨名就可以看出哈尼族村寨之间的关系相当和谐。在婚嫁、丧事、盖新房、栽秧收割、整修水沟等生产生活事务中,团结互助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哈尼族能和其他兄弟民族友好共处,如与彝族的关系,哈尼语中有“哈尼哈翁切玛然”,意思是“哈尼族和彝族是一娘所生”。

哈尼族是比较谦让的民族,迁徙文化和梯田文化是其民族文化的根基。哈尼先辈的长途跋涉与长期迁徙,在哀牢山区开辟梯田并安居乐业,凝聚了哈尼民族性格中的“礼让”特质。性格中温和、礼让的特质让习惯法规约的传承稳定和自觉,也使得绿春等地的哈尼村寨至今还能保留较为完整的农耕习惯法。

(四)人与天和谐的教育

宗教,表现为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崇拜,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9]。可以说,宗教的教育是对生命、生存、生活的关注,体现了人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的精神。哈尼族农耕习惯法中蕴含的宗教礼仪,既可以通过“习惯”的方式去影响民众,又可以用“法”的方式来约束民众。绿春哈尼族主要信奉原始宗教。原始宗教中的自然崇拜、多神崇拜、祖先崇拜,通过定期举行的祭祀活动来强化受众的信仰,影响民众的行为规范,实施礼仪习俗教育。宗教礼仪中对参祭和祭拜制定规矩最多的是多村落的联合祭祀,祭祀的时间、地点、主祭者、出席和不能出席祭祀的人、祭祀时的衣着、祭品的摆放顺序都有具体的规定,并通过哈尼古歌和头人长者的言行得以传承。每年正月第二轮属牛的日子,绿春县郊的十三村落都会联合进行“阿倮欧滨”祭祀,大寨为主祭村寨,大寨村的咪谷为主祭的大咪谷。主祭咪谷的祭祀活动完成后,参加祭祀的人会找出前几年埋在山泉间的酒,在山上分享部分祭品。晚辈向长辈敬酒敬烟,长者也美言祝福后生。“阿倮欧滨”祭祀后的祭品会平均分配,也会作为神圣的礼物馈赠亲朋好友。

经过集体宗教祭祀后的猪下巴的骨头作为图腾,每年都会保留下来,栓掉在大寨村大咪谷家西侧的门廊里。“西南很多少数民族有猎兽留头之俗,一方面是炫耀自己的勇敢,一方面即具有计数作用。看猎人家中有几个麂子头,即知他猎获过多少麂子。”[10]可以判断,在圈养猪、牛、羊、马等牲畜之前,祭祀用的动物是野生的,要靠相邻村寨中的男性合作捕猎回来后再杀牲。大寨最早在绿春东仰梁子上安营扎寨,男性成员比较多,能够捕猎活捉到原始森林里最大的野物。也可推测出因人多和捕猎的能力强,大寨被推为绿春县郊十多个村落联合祭祀的主祭村寨。

“民族文化一经宗教的整合,便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像一颗颗的珍珠要成为项链必需一根贯之以始终的轴线一样,宗教起了这种轴线的作用。没有穿进轴线的珠子容易失落,没有经过宗教整合的文化观念也难以流传。事实上,以西南诸民族的文化为例,这种整合可以说是无处不见。”[11]哈尼族的农耕习惯法和文化通过原始宗教的观念和祭祀活动整合起来,对绿春县哈尼社会的和谐发展实行了无形的控制,表现为绿春哈尼村落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人的精神世界的统一。

哈尼族农耕习惯法体现了保护森林、水源、梯田等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绿春县的哈尼村寨干净整洁,保留着青山绿水的生活家园。哈尼民众不仅讲求生活环境的舒适优美,更追求自身和群体的道德自律,注重和谐共生、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村寨关系,这是绿春县哈尼族的人文环境。习惯法规约通过虔诚的原始宗教信仰传承延续,和谐安乐的山地稻作促进了我国西南边疆的和谐稳定。这种和谐稳定的生活不仅体现在个体身心的结合,也体现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间的共生共存。绿春县的哈尼族生活在青山绿水、美丽梯田间,生活在祭献与赐福的人神交流中,生活在和睦团结的村寨关系中。个体在群体中紧密团结,与群体心气相通、血脉相连,在群体的习惯法规约中实现了个体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云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N].云南日报,2011-5-10(5).

〔2〕本文所使用的习惯法,大致相当于哈尼标准语中的yoliq、hhaolliq、hhaolloq(本词的使用参阅了戴庆厦等编的《汉哈尼词典》),汉译可作“哟理”,即“道理、规矩”.

〔3〕李涛,马明武.话说红河(七彩边地,综合卷下)[M].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300.

〔4〕曾红.云南省哈尼族的“开秧门”和日本的“苗开”习俗//李子贤,李期博.首届哈尼族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312.

〔5〕云南哈尼族研究协会.哈尼古歌[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337.

〔6〕马岑晔.哈尼族习惯法在保护森林环境中的作用[J].红河学院学报,2010,(1).

〔7〕白玉宝.哈尼族人生价值学说概要[J].思想战线,1995,(4).

〔8〕哈尼族礼仪习俗歌[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65-66.

〔9〕恩格斯.宗教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4.

〔10〕汪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J].考古学报,1981,(1):3.

〔11〕张诗亚.祭坛与讲坛——西南民族宗教教育比较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16.

(责任编辑 姜黎梅)

猜你喜欢
习惯法哈尼族教育价值
习惯法的修辞—辩证观
长街古宴 宴宴热闹 哈尼族长街宴
维生素D辅助治疗云南哈尼族儿童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再谈婚姻的定义:尤以一妻多夫制、继承权及僧伽罗人的习惯法为例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儿童读经热”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
哈尼族色彩审美文化刍议
论藏区社会控制与赔命价习惯法的治理
哈尼族“老关工”白文达二三事
《霍里布里亚特习惯法》出版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