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2016-05-30 10:48吴建忠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7期
关键词:阅读文本积累激发兴趣

吴建忠

摘 要 通过积累语言文字材料、文本阅读教学、创设生活情景、写作学以致用等方式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语文能力是小学语文素质的核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的目的任务。

关键词 语言文字 运用 积累 阅读文本 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022-02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和最终目的。一切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服务的。而口语表达能力因其是人类日常生活和交际的基本功能,也是书面表达能力重要基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

1.语文能力是小学语文素质的核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的目的任务。因为小学语文是工具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科。小学语文就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学科,对小学生来说,学习语文就是要掌握祖国的语言工具。学生语文能力的掌握和语言习惯的形成,不能只靠教师讲解、指点,还必须经过学生自身的练习,二者结合起来就是训练。语文能力训练必须落实在学生身上、在学生身上生根,使学生形成语文能力、习惯。学生语文能力的掌握,必须按照规矩认真练习,来不得丝毫马虎。小学生学习祖国语言,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语言训练,才能逐步提高语文能力。学生要掌握语文能力,必须经过严格的语言训练,必须要有教师的示范和方法上的指导,语文素质诸方面要打好基础,尤其是语文能力──识字、写字、听说读写诸方面要打好基础。不能只抓阅读,忽略作文;也不能只抓读、写训练,忽略听、说训练;更不能忽略写字训练。凡语文能力的诸方面样样都要训练,但每项训练都必须是初步的、入门的、浅显的。每一项语文能力都应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如写字不打好基础,到中学再要求写好字已难;如阅读不打好基础,到中学拿一篇文章读不连贯,不会概括文章要点,读速又慢,怎能阅读长课文呢?小学语文必须要打好牢固的基础。要求基础全面,并不等于样样都要求很多、很高,一定的语文知识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

2.加强语文知识的运用,才能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并以一定的语文知识为基础。例如朗读能力的训练,开始要多读,但要提高朗读水平,就要学习朗读的一些基础知识,字、词、句训练多于段篇训练,忽视了对全篇课文的理解、积累、运用,削弱了语文教学的情感性、思想性。有的练习册编了许多文字游戏似的词语练习,脱离语言环境的孤立的词语比较等。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词语概念以及背记段意等,这不仅浪费学生语文学习时间,也无益于语文能力的提高,当然要大力反对。但是正确的基础训练还是很重要的。如学习一篇文章,首先要认识生字词,理解难字难词及重点词句,这样才能为理解篇章打下基础。要摆正课内和课外的关系,在课内,阅读的是国文教本。那用意是让学生在阅读教本的当儿,培养阅读能力。把儿童带到生活中去,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在活动中、在观察玩赏中,自然有序地学习语文。经常带学生在校园内进行观察,到校外观赏大自然,在活动中学习语言。

3.经常利用早读课让学生互相讨论不懂词语的含义,并让学生在讨论后将词语摘抄下来,这样一来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增强了,引导学生把理解了的词语在口语表达中应用,这对口语表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讨论交流的过程就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心理障碍,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要彻底消除这方面的障碍,须作长远的研究,树立教师正确的学生观,走入学生心灵,与学生建立一种真正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从不愿说到愿意说,教师常以和蔼亲切的态度、温柔委婉的语气、鼓励性评价组织教学,营造一种轻松的、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觉到面前的老师是可亲近的,愿意把自己知道的、想说的说出来。我还经常和学生作心与心的交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心灵之窗逐渐打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由此建成,胆怯,缺乏自信的困扰也随之减少。通过一年的努力,原本不愿意开口说话的学生胆子也慢慢壮大了,开始尝试说了,语言也慢慢变得连贯、正确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人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产生欲望,语言表达的学习同样如此。根据我们的调查与分析,农村学生胆子较小,胆怯的心理使他们不想说,甚至害怕说,久而久之,缺乏语言训练,形成恶性循环。在教学中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使学生能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学生的身心活动处于积极状态,对学习充满信心时,胆怯早抛于脑后,学生说话的欲望也就很容易被激发了。

4.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在教学中,教师借助课文内容创设语言训练的情境,以语言实践活动来代替语言的繁琐理解。这不仅让学生得到了语言表达训练的机会,而且积累了丰富多彩的课文语言。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对于教师借助课文内容创设的情境说话已不再是一件难事了,绝大部分学生能灵活运用,因此教师便要求学生脱离课文情境,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迁移,将课文语言进行消化完全变为自己的东西,做到学以致用。

猜你喜欢
阅读文本积累激发兴趣
走进作者,多元解读阅读文本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教材阅读文本,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浅析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