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是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最初向世界伸出的触手。观察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学会观察。在活动中多观察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找出他们不为常人所发现的创造性,由此去激发孩子们活动的兴趣,让每个孩子都快乐阳光地度过他们的七彩童年。
我所带的班级大多数孩子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子義(化名),男,今年13岁,是我们特殊教育学校二年级的学生,残疾证上显示精神残疾一级。实际上还伴有智力低下、多动等症状,这是一个让老师们颇有些头疼的学生。我清楚地记得,学习写数字“8”的时候,我手把手教他整整写了两个星期才会写。下课休息的时候,他不好好玩,而是模仿电视上的那些所谓反面人物,仗着自己个子大,身体强壮,一边用胳膊勒着小个子同学的脖子,一边比划,同时在嘴里嘟嘟囔囔地说着:“我是老大,我是老大。”为此,老师们没少开班会,没少断“官司”。尤其是在室外,做课间操或上体育课的时候,更不听老师的指令,上蹿下跳,胡跑乱喊。在他的不良影响下,整个班级纪律陷入混乱的状态。
记得一本教育杂志上说过,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做孩子们的好朋友,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宽容的心態面对学生,用真爱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田,用最大努力给孩子们提供一个使他们得到满足的环境,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快乐,得到成长。我静下心来,暗自思忖,开启这个孩子心智的钥匙在哪里呢?
在一节体育课上,我让二年级学生尝试了一个对他们来说比较新奇的运动项目——跳大绳。当又粗又长的大绳甩起来时,大部分学生都望而生畏,不敢轻易尝试,个别学生心里想跳但又跟不上节奏。班里只有三个学生胆子比较大,反应能力也比较强,在老师的指导下渐渐学会了跳绳。看着在操场上乱喊乱叫的子义,我突然想到,甩大绳可是个体力活,子义最不缺的就是力气,何不就让他来和我一起甩大绳呢?于是我拉着他的一双手,邀请他来甩绳,同时不忘夸赞他是大力士,他有点好奇地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我耐心教他怎么摆绳,怎么有节奏地匀速甩绳。他和我配合默契,节奏、高度都能配合跳绳人的速度,他还能看着我的眼神和手势及时调整甩绳的速度,我对着他露出会心的微笑,时而比出剪刀手,时而比出“OK”的手势鼓励他。跳绳的豪豪机敏得像一只灵活的燕子,随着大绳上下翻飞,自由出入。我观察到子义似乎有些急切,看他跃跃欲试的样子,我伏在他耳边,趁机鼓励他:别害怕,大胆尝试一下,结果他居然跳了一个!这实在出乎我和他的预料,我做出夸张的表情,加上语言的鼓励,他笑得脸上开了花,更加卖力地甩绳、跳绳。
后来我们在体育课上又练习打羽毛球,我教孩子们怎么执拍,怎么发球,怎么接球,子义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指名要和老师打,我乐意奉陪,不厌其烦地指导,无比耐心地等待。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接住了一个球,并且会发球了,他狂喜至极,挥舞着拍子在操场上又蹦又跳,嘴里连声大叫:“我会发球了!我会发球了!”我也不由得欣慰地笑了,心里感叹道:“真是奇迹呀!”我明显地感觉到他比以前更亲近我了,更听指令了。有一次一名学生不小心踩了我一脚,我还没反应过来,子义二话不说马上蹲下来用袖子“刷刷”地给我擦皮鞋,那一刻,我内心涌上了一股暖流,受到了深深的震动,他们也需要鼓励和爱。
我班曹宝贝(化名)做什么事情都很慢,做起事来效率极低,不论是打扫卫生、站队、收拾东西还是干别的,都慢吞吞的,只有大声催促他的时候,他才能快一点点,但下次还那样。于是,我就多观察这个孩子,其实,他在课堂上和游戏中反应并不特别慢。在和家长的交流中,我才知道原来他妈妈在家帮办了一切。比如,洗脚时,为了节约时间,妈妈就帮他洗,这样又快又省心。而这恰恰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孩子也会因此惰性越来越强,没有自理的愿望,对自己没有责任心。通过和家长谈心交流,家长明白了这一点,以后在整理内务、生活自理方面就放手让孩子去做。之后,孩子做事的效率明显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锻炼,内心的满足感、成就感满满的,人也变得阳光自信了许多。
学会观察,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用关爱唤起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们努力进取,这是为广大教师们所熟知的道理,但如何更好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却是我们永远也谈不完的话题。只有成为教育工作的有心人,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良师益友。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坚定信心,科学教育,这些迟开的花朵将会开得更加绚丽,更加灿烂,他们会在生命的五线谱上谱出动人的“亮点”。
作者简介:焦秀芳(1973— ),女,宁夏中卫人,大学本科,小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