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语文课堂激趣的四个落脚点

2016-05-30 13:44周新如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三味书屋于勒百草园

周新如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将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让课堂完成情感的回归,变得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新课程提倡教师行为方式的转变,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让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都能享受求知的乐趣。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我结合自己的实践,形成了一些浅显的认识。

一、小组合作激趣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渴望在学习中交流学习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正好为学生创造了这样的环境。“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当多些”(斯宾塞)。班上6~8人为一组,在小组中实行一帮一结对政策。这样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小组合作、帮扶的作用,简单的问题自主解决,组内巩固;稍难的问题,组内合作、讲解;更难的问题,组间交流、碰撞。总之,学生会的老师不讲,不会的老师精当的启发点拨。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主动获取知识,更牢固的掌握了知识。实践证明,小组式合作学习明显优于个人学习,学生们能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做到了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归属感,不再无助,不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学生们有了学习的尊严,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就能成为学习活动的动力。

此外,在小组互帮互助的愉快的环境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目标和追求,可以学习到不同的语文。语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属于学生,学习的快乐真正发自学生内心。也许不会再有令人揪心的抄袭、拖拉等学业失败现象。并且随着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喜欢,老师也会对自己的工作越来越热爱。

二、悬念设疑激趣

看文如看山,只有一波三折的情节才能引人入胜。不断的悬念营造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起他们的思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尽力地留出更多的悬念,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平静的头脑产生思维的“波澜”。也就是引发他们在“生疑——置疑——释疑”的循环往复中探求新知,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积极探索和发现的力量源泉。如《多收了三五斗》一课,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提出文中丰收的农民有怎样的后果?这与我们常见的成果相类似吗?学生在这些问题的思考中渐渐辨析出叶圣陶老先生所揭示的当时“丰收成灾”的畸形的社会现实以及成因,加深对小说主旨的理解。

再如很多人都喜欢看电视连续剧,可往往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这一集却在关键时刻结束了,这总让自己备觉遗憾,很是期待下集的精彩剧情,而且还会引起自己的无尽的想象。所以当下次自己再看时会特别专心,并随着自己的猜想产生时起时落的情绪,兴味盎然。这样的悬念如果用到教学中,不失为一个很重要的激趣手段。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中,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梳理出情节: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这时如果抛出一个问题:菲利普夫妇与亲弟弟于勒是多年未见,可当盼了多年的于勒出现时为什么会远远地躲开呢?于勒为什么会跟他们出现在同一条船上呢?这就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会很期待下一课的到来。相信下一课学生的学习定会很积极,很主动。

三、情感体验激趣

陶行知说过:“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我们必须充分地认清这一点并利用好这一点,让语文课堂有情感体验。语文课堂的情感体验是文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体验。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学生很感兴趣,借机引导学生以“我的乐園”为题写一个片段,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其中作者的乐趣,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在后面的“三味书屋”的场景中,引导学生选取摘录出文中学生们所学的内容,亲自体验、理解,从而更深切地体会出其所学内容的枯燥无味,这就不难理解作者的反感了。这样的课堂能不精彩生动吗?教师通过创设情感交流的文化氛围,完成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才能使学生入情入理地接受,动之以情,达到愉悦的、理想的教学境界。

四、对比反照激趣

在鲜明的对比中往往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突出鲜明的印象。在初中语文阶段尤为典型的即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按照地点的转换行文,前后两部分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是有趣、充满生机的乐园,一个是枯燥无味的小天地,让学生在不同天地的天壤之别中感受到作者对封建教育内容的陈腐、落后的不满。鲁迅的小说《故乡》也很典型,文中将20年前后的故乡、闰土、杨二嫂进行对比,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启发学生在对比中更深切地体会当时社会各层人物的生活遭遇与精神病苦,体现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以及作者深沉的忧虑。从而更深切地理解作者希望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努力挖掘有利的因素,创造奋发和谐的环境,在师生的双向互动中品味、体验、升华,放手一搏。

猜你喜欢
三味书屋于勒百草园
学校里的“百草园”
三味书屋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缩写)
别人的玩具,我可不管(一)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再探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