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生社团与学生学校归属感的提升

2016-05-31 07:52陶海林
基础教育参考 2016年3期
关键词:归属感社团学校

陶海林

学校归属感是指学生对自己所就读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以及乐于参加学校活动。国外丰富的研究成果说明,学生在学校中有归属感的需求。但是,如何才能增加中小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结合正在学校中大力推进的学校社团文化建设来考虑,不难发现,社团的建设对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增加起着促进作用。

一、小学学生社团的发展与主要功能

1.小学学生社团的发展

当前小学学生社团的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社团时间问题,社团机制结构松散、没有专门引导者的问题。如果没有教师的谆谆教导与细心指导作为创办社团的前提,大部分小学生是很难喜欢上学校社团并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的。所以,很多小学社团发展得并不太好,很多都像现在的大学社团一样最后自行解散,也并未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比较大的帮助,更没办法提高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但是,要开始一件新的事情并不容易,凡事都是需要注入新的血液才能激起更大的创新与变化。所以这仍然不失为一个好的开始。现在很多小学已经开始开展社团活动,并初具规模。

2.小学社团的主要功能

一方面,小学社团具有思想教育与文化传递功能。学校的文化底蕴,教师的道德素养,对一个小学社团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首先,一个社团必须有一个崇高的理想信念的指导,至少要让学生明白社团是一个遵纪守法而又开明向上的活动组织,这样才能让他们自由的天性有所发挥。其次,学校社团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学校的文化,学生们在发展自己兴趣的同时也在汲取着学校的文化传统,所以学校更要塑造一种和谐透明的文化氛围,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最后,思想教育与文化传递的重任是落在直接与学生相接触的教师身上的。既然社团组织的教师肩负着如此重任,那么他必定要有坚定的信念,崇高的道德品质,情感丰富的内心,以及完备的才艺,这样才能保证他能让学生们在正确的航道上自由的航行。

另一方面,小学社团具有凝聚功能,能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一个人要成长,首先应该从培养他的社交能力开始。人的社会关系处理得好与坏,对他自己的生活是有很大影响的。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里不能处理好与教师、同学的关系,那么他就不会爱他的班级、爱他的学校,让他产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是十分困难的。所以,从小学社团建设开始,首先将一部分有同样爱好的学生凝聚在一个组织里,让他们找到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话题,由小到大,慢慢培养社交能力。

二、小学社团中的主要关系

及对学生归属感的影响

1.师生关系

教师在小学社团中一定是起着领导者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社团领导教师,这个小学社团应该是不能够取得成功的。一方面,小学社团需要明确设定好是干什么的,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是不可能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的。另一方面,便是选择“带路人”,也就是教导学生干什么的人。专业的“带路人”能使学生更快地融入社团,做并且喜欢上自己做的事。

所以,社团教师的地位就此凸显,成为了整个社团发展好坏的关键。第一,他们要制定所教的内容。内容不能单一、枯燥,不然就重蹈了“学习兴趣班”的覆辙。第二,他们掌握了宝贵的社团活动时间。如果教师能好好把握利用这段时间,相信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是社团活动的受益者。第三,学校会适当组织一些活动来使每个社团展现自己的成果。大部分学生也有意愿将自己的特长呈现出来,于是,如果活动进行得成功,也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交际能力。这时,教师更要担负起组织者的重任,因为每一次表演的机会都会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2.生生关系

良好的社团建设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团体气氛,而良好的团体气氛和同伴之间的和谐共处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学校的归属感。学生只有在感受到支持的心理氛围、增加对学校的心理认同后,才能进而增强自身的学校归属感。首先,学生依照兴趣加入社团,完成了第一步,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虽然不能断定以后关系发展得如何,但至少让学生走出了自己的第一步。毕竟,找到能给自己鼓励、彼此间相互促进的朋友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其次,学生可以从相同的兴趣开始相互交流。经过不断的磨合认识,并随着社团的不断发展与学生参与活动的不断深入,学生易于建立起社团荣誉感,对社团产生归属感。最后,学生将对社团的归属感上升到学校的层面。当然,这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但社团活动必定在其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更多地关注和促进学生的人际和谐发展,使他们喜欢、认同自己的学校,提升对学校的情感并产生归属感。这种学校情感对学生的学校适应及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3.对学生归属感的影响

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是指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和投入程度。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表现为:喜欢去学校上学,当父母将其送往学校的时候,不会哭闹反而显得很开心;不会急于想逃离学校,不会急迫地等待下课的铃声;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愿意为学校努力,希望成为学校的骄傲。

学校里学生与同伴,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学校关系网络中最为重要的两种关系,也是学生在校内学习,生活,娱乐的关系纽带,我们不难发现,活泼开朗的学生一般都与同学、教师的关系较好。根据社会交换论的互惠原则,交往双方的关系越好,依附于双方关系上的义务越多,人们从人际关系中预期得到的回报也越高,关系终止引起的社会交往损失就越大。所以必须从人际关系角度着手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而开展学校社团活动就是一个最好的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活动。

三、结束语

通过成立社团来凝聚学生,并开展大量的社团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在校的关系网络,是提高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可行之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带领下,在社团中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并结交新的朋友,是其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只有大力的搞好小学社团建设,使更多的孩子加入到社团中,让其明白团体的重要性,喜欢上社团生活及其所开展的活动,才能将这种情感放大,增强其对学校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编者略)

(责任编辑 甘 璐)

猜你喜欢
归属感社团学校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归属感:班级建设的纽带
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理事会发布学生归属感报告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学校推介
围坐在圆桌旁开会,气氛更和谐?
社团少年
文学社团简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