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课堂中的自主阅读训练

2016-06-12 20:35王俊霞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阅读训练中职语文

王俊霞

摘 要:中职语文课堂中的阅读训练更多的是侧重于教师对阅读过程的掌控,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不够,自主性不强,因而语文能力也难以得到真正的提高。笔者从自主阅读训练概念和重要性入手,围绕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阅读提出了具体的想法。

关键词:中职语文;阅读训练;自主性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023-01

所谓“自主阅读训练”,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它的核心是启迪学生的思考,从而达到主动、创造性地学习。它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的学习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从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效促进身心的发展,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方式。

阅读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复杂的思维活动,复杂的情感活动,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这是教师的理解和讲授所无法替代的。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是一种主体的训练过程,能力是无法授予、灌输和传递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放弃包办,而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自主性阅读,

然而当今中职语文课堂对于学生的阅读训练更多的是侧重于教师对阅读过程的掌控,总认为学生文化基础不牢,达不到早已设定的阅读效果,最终导致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不够,自主性不强,因而语文素养也难以得到真正的提高。那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阅读训练呢?

首先,要摆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变“教学”为“导学”。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认识和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活动主要源于内部动机,语文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不应是消极的听众,而应是主动的求知者、探索者。因此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要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基础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主体地位形成正确的认识,培养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要让学生去参与作者的创造,去对作品中的“未定点”与“空白”进行创造性的补充与组织,从而形成自己新颖独创的见解,而不被前人、专家的定论所束缚。

其次,根据专业的特点,选择与专业特点相关联的阅读材料,开放阅读教学,提高阅读速度。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引导得当,即引得有法、引得得法,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认为:开放导入,可采用情境激发式、引趣式、悬念式,或者教师引导,让中职学生自己引入,或根据某一事件、某一问题、某一画面切入,注重在导入中培养中职学生发散思维。故此,教师应从多角度去考虑,或多种切入点来选择,充分体现导入的开放性,培养中职学生的开放意识,激发中职学生学文兴趣,学专业的兴趣。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刻意增加中职学生的阅读量,培养中职学生在极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的阅读方式,慢慢渗透积累,有意侧重探索研究性阅读。例如《邓稼先》除课文知识外,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查找有关邓稼先的大量信息进行阅读,达到对他的了解,进而崇敬这位原本很陌生的科学家。做到这样就能开放中职学生视野,形成好的人品。因此,开放阅读教学 “如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佳蜜来”,还中职学生阅读自由,真正让中职学生体会那种“在知识与灵魂中”散步的感觉。

再次,坚持先学后教,让学生自主地欣赏品味,质疑解疑。

进行自主性阅读训练,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消除学生的思维惰性,打破其对教师的依赖心理。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坚持“先学后教”,建立阅读教学课堂自学、讨论、质疑、点拨的新格局,确保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以往的整体感知,得出的结论都是教参上的标准答案,这就限制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剥夺了学生自由欣赏品味的权利,或多或少会影响学生对作品的独立判断,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依赖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一篇文章,教师真的没有必要先设计几个“陷阱”,引学生入套,而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朗诵、去感悟、去分析、去体会。让学生自己去“挖井”至于在什么地方挖,该怎么挖,挖到什么深度,可以先给他们一点自主权,教师只须作出宏观的导向就可以了。我们应该相信一个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产经验和感悟文章的能力。教师应该放心地把大量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给他们充裕的时间和充分的信任去读课文,悟课文。在这个自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大大提高了,他们重视相互间的交流合作,重视通过互相对话来解决问题,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在认知过程中敢于和善于评判,这对于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具有很需要意义。

最后,重视学习的过程,淡化标准答案,引导学生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由于学生客观条件的差异,他们对文章的感受和理解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自主阅读的成效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答案不必强求一律,应该允许有个性,有差异,尤其鼓励有创造性的认识,要知道,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总之,进行自主性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遵循“自主原则”,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教育就是唤醒,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相构通,和课文内容发生共鸣,从而以寻求精神家园的执著走进语文学习,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这样的教学方式引导下,学生的自主性不断增强,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逐步提高,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中职的语文老师,我们更要突破传统,为建立一套开放的、具有专业特色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去努力,去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荣生:《语文课程标准的“对话理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2]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阅读训练中职语文
如何培养初中生英语的阅读能力
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