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案例分析与研究

2016-06-12 01:13于德锋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小学数学策略

于德锋

摘 要:“问题解决”是近年来国际上提出的数学教育的研究热点,其教学思想自 1980年由美国人提出后,在国际数学教育界受到普遍重视。就数学教育而言,“问题解决”就是在教学中贯彻创造性地应用数学以解决问题的思想,让学生的学习变为学会思维的活动过程。或者说“问题解决”教学是一个发现、探究和创新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115-02

解决问题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问题的解,更多的是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的发展。其中主要的一点,在于使学生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某些策略。通过分析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本研究在进行文献分析和比较的情况下,认为经常用到的一些策略有以下几项:

一、猜想

猜想,就是先猜一猜,再尝试进行验证。如,在下面算式的□中填入六个质数,使算式成立。(当然,猜想时学生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质数,用质数填空,每一个数字最大不超过10,即10以内的质数2、3、5、7。)

根据题目要求,学生首先想到第二个加数的个位分别可填2、3、5,但是得到的和的个位数都不是质数,于是填写7。7+6=13,个位是3,是一个质数,符合要求。

第二步尝试,第一个加数的十位数填2,加上8及进位1, 2+8+1=11,11的个位数不是质数,因此改为填3,经检验,和的十位数为2,是个质数,符合要求。填5或者7,检验和的个位都不是质数,因此只能填3。

接下来考虑,第二个加数的百位数。如果填2,再加进位1,9+2+1=12,个位2符合要求;如果填3,再加进位1,9+3+1=13,个位3也符合要求;如果填5,再加进位1,9+5+1=15,个位5也符合要求;如果填7,再加进位1,9+7+1=17,个位7也符合要求;因此,第二个加数的百位数可以填2、3、5、7四种。

经过尝试和检验,发现这道题可以有四种答案。见下面答案:

二、画图

小学生由于年龄局限,对于符号、运算性质等的推理可能会有一些困难,适时的让他们在本上画一画,可以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画图能够把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对于条件开放的题目,小学生常常容易被迷惑,以为只有一种答案。实际上有的题目不止一种情况,答案也会有好几种。如下题:

甲乙两人分别从公路上的A、B两处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如果甲每秒钟走1米,乙每秒钟走0.8米,10分钟后两人相距50米。求A、B两处相距多少米?

四、置换

置换就是把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不同物体统一为一种物体,即用一种事物代替另一种事物,借以简化题意。如下题:学校买来360个羽毛球,分别装在4个大盒和4个小盒里,如果每个大盒同2个小盒装的同样多。问:每个大盒与小盒各装多少个羽毛球?

思考:可以把其中的一种盒子置换成另一种盒子,如2个小的等于1个大的;4个小的等于2个大的;这样原题就可以简化为:把360个羽毛球可以装在6个大盒中或者12个小盒中。因此1个大盒可装360÷6=60(个),1个小盒可装360÷12=30(个)。

五、逆推

逆推,也叫反推或者还原,就是从反面去思考,从问题的结果出发,一步一步退回到已知信息,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当我们解决问题时遇到了障碍,有困难的时候,可以换个角度思考,或许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景。

如:下面的例题。题目是:4个小朋友共有课读物100本。甲给乙3本,乙给丙4本,丙给丁5本,丁给甲6本,这时四个人课外读物的本数相等。四个人原来各有多少本?这道题如果顺着题意思考的话会感觉到很复杂,无从下手。但是如果倒过来想,反而很容易获得解决办法。根据“最后四人本数相等”,可以知道每人现在有100÷4=25本。把给别人的要回来,即用加法;别人给的退回去,即用减法。这样甲原来有25+3—6= 22本,乙原来有25+4—3= 26本,丙原来有25+5—4= 26本,丁原来有25+6—5= 26本。

本文提出的教学策略体系是建立在前人的已有研究成果之上。前人的研究成果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继承。实际教学情况是复杂多变的,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也是复杂多样的,为了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对本文所提出的教学策略体系也不易孤立地运用,应该综合使用前人己有的有效教学策略,使它们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小学数学策略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