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浅谈

2016-06-12 12:13刘艳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刘艳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在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强调小学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教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当前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11-02

数学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需要在生活化的能力训练中"探索",在生活化的练习中"拓展"。课堂教学生活化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打通数学与生活的无形屏障,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领悟数学的魅力。笔者现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做简单的阐述。

1.“小鬼当家”,自主编题

在当前的许多教研人员眼里,似乎我们一线的数学教师从来都只是照本宣科,从来不重视数学知识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其实我们时常把生活化教学策略挂在心上,只不过我们教师是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审视教材,所以与学生的眼光与视角似乎有些出入,影响了我们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效果。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教师在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时候,应当从学生的心理出发,采取种种行之有效的生活化教学策略。这方面,我以为,可让学生自己来编题出题,不必提示他们向生活化靠拢,他们出的题也会极富生活气息。笔者曾经这样做过,结果学生所出的题令人非常惊讶,有关于零食玩具的,有赛尔号游戏人物的、有喜羊羊等人物情境的,可以说,这才是真正地从学生的生活化情境出发,走进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2.改编教材中的学习材料,使学习材料更贴近生活

有一位数学教学研究者下学校搞调研,一位三年级的数学教师向这位专家诉苦,说他班上有几位学生两步计算应用题学得不好。专家要这位教师叫来他认为应用题基础最差的学生。专家交给这位学生10元钱,请他到学校边的文具店去买2块橡皮和3支铅笔,这位学生不一会儿就回来了。专家问它有没有把钱找错,这位学生流利地把找钱的过程说了一遍。他说一遍的过程,是解答四步计算"应用题"的思考过程(找回的元数=10-橡皮的单价ⅹ2-铅笔的单价ⅹ3)。为什么学生对生活中的四步计算"应用题"能"做",而课本中的二步计算应用题不会"做"呢?这是因为思考这两类"应用题"的思维起点不同。生活中的四步计算"应用题"以可视的生活画面为起点(即以直观形象思维为起点),而课本中的二步计算应用题以抽象的符号为起点(即以抽象逻辑思维为起点)。前者顺应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在现实生活与生产中可能的呈现形式,进行适当的改编。

3.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知识

3.1从生活实际问题引出数学知识。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一门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实际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可以引出数学知识。比如我们在学习周长这一数学概念时,首先教师先告诉同学们周长的含义: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举个简单的例子便是我们的课桌的桌面的周长,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直尺量出桌子面四周的长度,然后使其相加得出周长。这样同学们都会积极动手进行测量,然后把测量的结果相加得到了周长。然后教师再从实际生活中举出其他的例子:同学们,我们喝水的杯子口,它的周长是多少呢?我们的文具盒的平面的周长是多少呢?还有我们的书本的平面的周长,自己动手测量一下吧?这样,在同学们自己动手测量的过程中,不但正确的计算出图形的周长来,还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周长这一含义的深刻理解。

3.2课堂例题生活化。数学具有抽象的一面,它是从生活化的东西中抽象出来的理论知识。因而有些定义或者计算方法比较难以理解,此时就需要教师进行举例来讲解,那么从生活中找寻出一些合适的例子,对于学生的理解有很大的作用。

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这一内容时,我们在课堂讲课时要教会学生"凑整、取整",比如 256 + 98 =?我们可以举例说爸爸买了一件上衣花掉256元,还为宝宝买了点零食花了98元,也可以设计成妈妈买饮水机花掉了256元,买了一件衣服花掉了98元,问一共用了多少钱?此时注重提醒学关注接近100的数字,如果买零食或者卖衣服用的是100元,那么还要找回2元,即是100-2,最后总数应该为256 + 100-2。生动的生活化例子,将深奥的知识通俗化,让学生易接受。

3.3拓展练习生活化。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练习,才能做到熟能生巧。因而每一课结束后的拓展练习必不可少。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一节课后都有相应的拓展练习的设计,也都比较贴近生活。

在拓展练习环节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自己设计生活化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因而,在拓展练习中,生活化设计将会让学生乐于接受这种礼物。六一儿童节到了,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题目:六一儿童节,15名教师和10名家长带105名学生去游乐场游玩,游乐场共有三种购票方式:①学生票每张5元;②成人票每张10元;③满30人(含)以上可购买团体票,每张8元。请学生们设计一个花费最少的购票方案。这样的小题目贴近小朋友们的生活实际,能够带动他们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从而达到强化所学知识的目的。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