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阿替普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中的应用价值

2016-06-12 03:27韩石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阿替普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

韩石誉



不同剂量阿替普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中的应用价值

韩石誉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不同剂量阿替普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3年4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8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0.6 mg/kg低剂量阿替普酶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0.9 mg/kg标准剂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 d、3个月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及1 d后阻塞血管再通情况。结果 对照组用药1 d、3个月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1 d后阻塞血管再通良好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疏通阻塞血管。

【关键词】阿替普酶;剂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

作者单位:吉林省前卫医院急诊内科,吉林 长春 130000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脑组织坏死疾病,其诱发原因为脑动脉供血不足。感觉障碍、头晕、部分神经功能障碍为其主要发病症状,该病易导致患者身体残疾,严重者甚至死亡[1]。研究表明[2],脑卒发病率中占3/4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趋于逐年增长趋势。目前,唯一被批准用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为阿替普酶,但其治疗效果因受用药剂量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存在差异。本研究特抽取2013年4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溶栓治疗的8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剂量阿替普酶行静脉溶栓治疗,分析研究低剂量与常规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诊断标准;(2)病程不超过6.0 h,距上次发病时间间隔不低于3个月;(3)脑梗死范围不超过单侧大脑半球的30%;(4)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有肾、肝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或衰竭;(2)凝血功能异常;(3)经CT检测显示颅内出血;(4)存在阿替普酶药物禁忌证。

1.2一般资料

抽取2013年4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8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为43~83岁,平均年龄为(63.34±4.55)岁;对照组男21例,女21例,年龄为41~82岁,平均年龄为(63.51±4.65)岁。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等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3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行抗动脉硬化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血糖等常规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对两组给患者分别采用低剂量及标准剂量阿替普酶进行治疗。

1.3.1对照组 阿替普酶剂量为0.6 mg/kg:取0.06 mg/kg阿替普酶外对周静脉进行团注,团注结束60 s后将剩余阿替普酶置于250 ml生理盐水注射液中溶解,使用输液泵对静脉持续滴注,滴注时间为1.0 h。

1.3.2观察组 阿替普酶采用0.9 mg/kg标准剂量:除剂量不同,使用方法同对照组。

1.4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 d、3个月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1 d后阻塞血管再通情况。神经功能评分依据NIHSS评估标准评定:包括意识水平、肢体运动情况、视野、面瘫等内容,分值在0~45分,分值越低表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低。阻塞血管再通由缺血溶栓比分级(TICI)评定,分0~3级:完全再通为3级;部分再通为2级;最小渗透灌注为1级;完全闭塞为0级。与治疗前相比,其中TICI≥2级为良好,TICI<2级为不良。良好率=良好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通过[n(%)]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对比

对照组用药1 d、3个月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1 d、3个月后神经功能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1 d、3个月后神经功能评分对比[(±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用药1 d 用药3个月对照组 42 18.64±4.09 9.65±1.55观察组 42 13.26±3.86 6.58±1.30*

2.2两组患者1 d后阻塞血管再通情况对比

观察组用药1 d后阻塞血管再通良好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1 d后阻塞血管再通良好率对比[n(%)]

3 讨论

阿替普酶作为溶栓药物,用药后可有效与血栓表面纤溶酶原等物质结合,将其转化为纤溶酶,从而促使血栓溶解,疏通阻塞血管,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致死及致残率[3-4]。但由于受用药时间窗及用药剂量等因素影响,大多患者就诊效果存在显著差异[5]。有研究证明[6],标准剂量较低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较为显著。为证实上述观点,我院特对此进行对比研究,并由此得知,0.9 mg/kg标准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0.6 mg/kg低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标准剂量可有效降低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情况。用药1 d后,观察组阻塞血管再通良好患者28例,良好率高达66.67%,对照组良好率仅为42.86%,低于常规剂量的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标准剂量可有效提高阻塞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脑部血流状况。

综上所述,选取0.9 mg/kg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脑动脉阻塞,疏通阻塞血管,使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降低。

参考文献

[1]廖晓凌,王伊龙,潘岳松,等. 急性缺血性卒中不同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疗效比较[J]. 中国卒中杂志,2014,9(7):551-556.

[2]张佩兰,张辰昊,陈岩,等.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13(4):291-296.

[3]肖月.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2015(1):108-109.

[4]李广仁,韩靖,臧汉青,等.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 (34):102-103.

[5]黄镪,马青峰,冯娟,等.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决策的影响因素[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6,13(1):13-17.

[6]刘静华,佟旭,曹亦宾,等. 阿替普酶联合肝素治疗在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5,32(8):745-747.

Application Value of Different Doses of Alteplase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HAN Shiyu Internal medicine emergency room of Qianwei hospital in Jilin provience, Changchun Jilin 13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different doses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Methods From April 2013 to August 2015 in our hospital to receive intravenous thrombolytic therapy for 84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as research su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2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0.6 mg/kg low dose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tic therapy, observation group using 0.9mg/kg standard dose, observation on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NIHSS) score of 1 d、3 months after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as well as 1 d later blocked artery recanalization. Results The control group 1 d、3 months after the NIHSS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1 d good occlusion recanalization rate was 66.67%,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42.86%,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andard-dose alteplase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to good effec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neurological function, clear clogged blood vessels, has some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Alteplase, Doses,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中图分类号】R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12-0151-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12.109

猜你喜欢
阿替普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干预
rt—PA与尿激酶在大面积肺栓塞溶栓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超早期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的临床观察
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的保护作用分析
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