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计执业技能学习的创新研究①

2016-06-18 08:47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陈文彬黄嘉妮张紫淇
中国商论 2016年11期
关键词:国际会计资格证书应聘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陈文彬 黄嘉妮 张紫淇



国际会计执业技能学习的创新研究①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陈文彬黄嘉妮张紫淇

摘 要:为了解国际会计班学生的执业技能与就业市场需求适应情况,提高应届毕业生执业技能,本研究采用网络数据采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征询等方法分别对全国各地的就业市场对应届毕业生执业技能的要求和高校培养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结果显示,在实际招聘中,21.95%用人单位仍然将相关的实习经历作为衡量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同时,在财会就业市场中,专业对口更容易获得绝大部分用人单位的青睐,而业务性强的用人单位,诸如会计师事务所和证券公司对相关专业证书(如CPA、证券从业资格证书)比较看重,四类会计资格证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而这些要求与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现状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学生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积极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促进自身的执业技能与就业市场的需求相适应。

关键词:国际会计执业技能就业市场资格证书

黄嘉妮(1995-),女,汉族,广东汕头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级本科在读学生,主要从事ACCA国际会计方面的研究;

张紫淇(1994-),女,汉族,广东珠海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级本科在读学生,主要从事ACCA国际会计方面的研究。

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开放、国外资本的不断融入,尤其是近年来不断建立的新型各国合作关系,就业市场上对拥有国际化背景的会计审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要,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高校掀起一阵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的教学之风。然而,中国排名第一的人力资源类网站曾经做过一项调查,有65%的招聘单位表示要招到合适的人比较难,同时,68%的应聘者却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苦恼。这种供需矛盾所体现的正是大学毕业生执业技能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的现状,大学生执业技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本文通过对国内高校国际会计班学生执业技能方面的调查,以及就业市场对学生技能需求的研究,对国内在读国际会计班学生提出相关建议。本文对于使国际会计执业技能的培养与职业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响应国家相应政策号召,满足市场需求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调查组织与数据

1.1调查的组织程序

本研究主要依靠市场招聘数据,了解就业市场对国际会计班应届毕业生的执业技能要求,共收集了1253个样本数据,其中包括250个会计师事务所,250个证券公司,273个银行,211个普通工商企业,176个其他中介机构(如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咨询公司、税务咨询公司等),93个其他金融机构(如典当行、信贷公司、保险公司等)。利用这些数据采取归类分析的方法对执业技能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即执业技能由学历限制、实习经历、专业技能、辅助技能、通用技能五个维度共同影响。之后,通过实地考察、派发问卷调查、征询等方式详细了解当前广外会计创新班等国内高校国际会计班的课程安排,以及针对该专业学生关于执业技能方面的培养情况等。

1.2影响执业技能的诠释指标

本文在参考以往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调查统计得出的各项执业技能数据,通过探讨分析得出执业技能五个维度的诠释指标。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影响执业技能的诠释指标

2 基于调查数据的分析

2.1不同类别用人单位在执业技能要求的对比分析

调查对象中,将用人单位主要归结为六大类别: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银行、普通工商企业、其他中介机构(如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咨询公司、税务咨询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如典当行、信贷公司、保险公司等)。本节主要分析这六大类用人单位之间在执业技能要求上的异同点。

2.1.1学历限制

学历限制包括是否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985或211院校两个部分。

从统计数据上看,绝大多数(76.30%)招聘单位均明确提出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而提出985或211院校限制的要求则极大地低于预期,仅为7.66%,反映出在如今招聘中,拥有大学本科文凭可以说是进入职场的敲门砖。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在现在的单位招聘工作中,本科学历等这样的学历限制已然更多成为招聘单位降低招聘成本、节约筛选时间的重要手段。

2.1.2实习经历

实习经历包括用人单位在招聘要求上是否表明拥有相关实习经历的应聘者予以优先考虑这个部分。

从统计数据上看,用人单位对拥有相关实习经历的应聘者的青睐在总体上的比重达21.95%,属于相对较高水平。在实际招聘工作中,不少用人单位仍然将相关的实习经历作为能力衡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一方面,可以说明拥有相关实习经历的应聘者对应聘岗位有兴趣和进一步接触的热情;另一方面,也从一定程度上表明应聘者对应聘岗位具备一定的认识和胜任能力。

调查数据显示,约三分之一的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表示会优先考虑拥有相关经历的应聘者,而其中,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58.31%表示会倾向拥有会计师事务所实习经历的应聘者,对于证券公司来说,78.29%表示会青睐曾经在金融行业有过实习经验的应聘者。至于银行和普通工商企业,大多数单位在相关实习方面则没有特别倾向性的要求,比重分别为0.73%和7.58%。

2.1.3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包括招聘要求中是否涉及拥有会计类证书优先、拥有非会计类证书优先、专业对口优先等三大部分。

用人单位在招聘要求中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限制主要体现在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限制上,根据统计数据,应聘者在应聘中若专业对口则更容易获得大部分的用人单位(65.20%)的青睐,若拥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也有一定比重的加分。

调查数据显示,不同类别的用人单位,对专业对口性的需求都是比较高的,都超过了五成,其中,会计师事务所更是高达72.40%。

在资格证书方面,会计师事务所显然更加倾向于会计类证书如CPA、ACCA、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等,比重达34.00%,而证券公司更青睐于非会计类证书如CFA、证券从业资格证书等,比重高达62.00%。可以看出,这两类用人单位在经济业务上都是专业性较强的,因此在招聘要求上通过应聘者是否拥有资格证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其专业技能水平。相反,银行在资格证书方面则没有显示出过多的热情。

2.1.4辅助技能

辅助技能包括招聘要求中是否对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文字功底有需求三个部分。

根据统计数据,约四分之一的用人单位对英语水平提出要求,值得关注的是,如果把范围缩小在样本是所有制为外资的用人单位,则有74.83%对应聘者的英语水平做出限制。而在对英语水平的限制标准上,有22.14%要求应聘者通过英语四级考试,有9.37%要求应聘者通过英语六级考试,其余则无详细的衡量标准,可以看出,英语四六级证书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仍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需求(24.66%),在这其中,79.02%要求应聘者对办公软件熟练操作,14.91%要求应聘者对财务软件有一定了解。

调查数据显示,不同类别的用人单位对于各项辅助技能的重要性认知排序不尽相同,这主要与其各自业务内容的侧重点有关。其中会计师事务所认为计算机应用是这三者最重要的技能,而银行普通工商企业则更多要求应聘者掌握一定的英语技能,证券公司则更多青睐文字功底较好的人员。

在计算机应用方面,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对数据的处理的要求较高会倾向应聘者熟练操作办公软件和财务软件,该比重达到39.60%,而银行中该比重仅为15.02%。而在英语水平方面,普通工商企业对此的需求比重高达72.51%,主要原因为其中存在大部分的外资企业,其有对外英语交流的需要,该比重明显区别于证券公司招聘中的英语需求比重(1.60%)。

2.1.5通用技能

通用技能包括招聘要求中是否要求应聘者具备抗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三个部分。

通用技能中特别是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招聘要求中需求的比重是相对比较大的,在大多数类型的用人单位该比重都超过了40.00%,表明现在公司越来越来趋向于团队合作的工作模式,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已经是每个应聘者不可缺少的一个职业要求。

调查数据显示,不同类别的用人单位中对于这三个通用技能的重要性认知存在高度的一致性,从高到低分别是: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抗压能力。

在抗压能力需求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其他中介机构、其他金融机构都有较大比重,超过了三成,经深入分析,其中会计师事务所在招聘要求中所表示的抗压能力明确说明为能接受加班或出差的比重达55.63%。

在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方面,几乎半数的各类用人单位在招聘要求上都有所提及,其中会计师事务所和证券公司这两项所占比重总体上高于其他类型的单位,从深层次原因上看,是会计师事务所和证券公司大部分任务采用团队合作的工作模式所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对应聘者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考察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2.2四类会计证书的需求状况

在调查数据中,招聘要求对于会计类资格证书的需求比重总体上达到23.86%,处于一个较高水平,而其中有四类会计证书出现较为频繁,分别是CPA、ACCA、CMA以及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本节主要研究这四类证书在招聘要求中的需求比重以及这些证书之间的关系。

2.2.1四类会计证书在招聘要求中的需求

依前文2.1.3分析,会计类证书在执业技能要求中的地位不可忽视,分析各类证书在招聘要求中出现的比重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助于区别各类证书的需求程度和重要性。

调查数据显示,CPA(13.17%)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10.14%)在招聘要求中出现的比重,即需求比重明显高于ACCA(3.27%)与CMA(2.95%),约为其三倍,由此可以看出就中国本土来看,其国内资格证书的竞争优势还是较为明显的,在用人单位的招聘流程的考察中普及度也比较高。相反,ACCA和CMA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考虑到近年来这两类证书在普及度方面的迅猛发展,未来需求比重将呈现逐步上升趋势。

2.2.2四类会计证书之间的关系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各类证书之间并不是单一的单独存在关系,很多时候是相互间同时被用人单位提及,即用人单位会倾向同时拥有某两类或多类证书的应聘者。通过这些比重的统计,可以发现证书之间的组合价值。

调查数据显示,招聘要求中没有明确说明以上四类会计证书的用人单位占比77.25%,所以,对于尚未取得以上任何证书的应聘者来说就业仍有较多选择,应聘者择业压力在这方面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用人单位只要求一类会计类证书的比重也较大,为17.40%,结合3.2.1中的分析可以得知,该证书多数情况下表现为CPA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用人单位会同时对两类会计证书产生需求的比重则相对来说比较小,为3.43%,在统计中发现,此时多数情况下表现为CPA和ACCA或CPA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组合,说明这两种组合对于应聘同一个岗位来说是具备组合价值的,在实际工作中也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至于招聘要求中同时对三类和四类会计证书产生需求的情况就显得很少了,比重都不足1.00%。

总体来说,这四类会计证书中CPA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在国内市场仍然具备较大市场,而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ACCA和CMA等国际会计证书也正在加速普及。

3 我国高校的培养现状

目前,全国已有近百所普通高校进行了会计本科嵌入国际执业资格教育模块的实践探索,相关执业资格授予主要有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等发达国家的会计机构,种类包括特许公认会计师、英国特许会计师、美国注册会计师、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等16种,其中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进入中国最早,普及程度最高。

然而,本研究对国内高校国际会计班学生执业技能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国际会计执业技能学习仍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归纳起来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教学方式比较传统。国内高校在国际会计执业技能的教学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诸如对案例进行分析、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等启发式教学形式已经编入教学计划,但却没有具体的要求和完善的标准,老师往往根据自身经验、结果、课时进度,自主灵活安排教学计划,一旦教学时间不充裕或不够就直接删减教学内容,相当多的教师在教学中仍以讲授式教学方式为主,学生只需要完成对教材的阅读和课本作业。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是重视理论学习,缺少实操能力。国际会计执业技能学习要求学生要在4年的时间里完成对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要过语言关,要了解不同国家对同一业务的不同处理方式和背景,就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这使得学生和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理论学习上,导致学生实务操作能力不强,以致学生在相应的岗位上难以进入工作状态。同时,高校针对培养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以及相关专业证书(如CPA、CMA等)的重视相对较少,因此导致学生毕业后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相吻合,加剧劳动市场上供求关系不平衡的现状。

4 结语

通过前文对比不同类别用人单位之间执业技能要求和四类会计证书需求状况,显示就业市场执业技能需求与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现状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为了促进学生执业技能与就业市场需求相适应,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学生应及时捕捉学术动态,开阔自己的眼界。学生在学习课内知识理论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当前学科当前所处的发展状况,了解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学生可以借助校内图书馆数据库或当前网络资源或是一些学术期刊了解当前财会的发展状况,如了解当前提出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会计电算化的持续发展等事件,清楚未来的财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从而在各个方面提升自身执业技能水平。

第二,学生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积极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这一方面,学生可通过两个方式去实现,一是积极参与财会类比赛,二是利用寒暑假时间积极参与到实习中去。通过财会类比赛特别是一些案例分析比赛(如国际会计班学生可参加ACCA就业能力大比拼、IMA校园管理会计案例大赛等),学生不仅能够巩固、运用所学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通过实习,学生能够尽快了解学生自身所学与就业市场所需之差距,从而迅速弥补不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交能力。

第三,学生之间开展合作学习,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学习中,可多与同学们展开合作学习、小组讨论,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生活方面,可多参与各类社团,参与组织活动,积极担任负责人,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领导能力。

第四,学生应对自身职业规划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可借助校内的一些职业规划讲座,也可以积极找导师咨询和探讨,在明确自身职业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有所侧重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2]孙长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

[3]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2.

[4]周静.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2010(3).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4(b)-188-04

基金项目:①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资助。

作者简介:陈文彬(1994-),男,汉族,广东揭阳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级本科在读学生,主要从事会计学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国际会计资格证书应聘者
国际会计职业动态
面试好难
把降落伞卖给农夫
对完善查验员资格管理机制的思考
《国际会计公报》发布2018年全球调查报告
《国际会计公报》发布2017年全球调查报告
《国际会计公报》发布2016年全球调查报告
关于对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与职业技能提升的研究
电话预约技巧知多少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的应用研究——以安防技术应用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