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的常规影像诊断与病理分析

2016-06-21 15:12曾伟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液性畸胎瘤囊性

李 雄,赵 原,钟 智,曾伟华

(1.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放射科,湖南 湘潭 411100;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 成都 610072)

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的常规影像诊断与病理分析

李 雄1,赵 原2,钟 智1,曾伟华1

(1.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放射科,湖南 湘潭 411100;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 成都 610072)

目的 探讨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的常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的CT、MR及超声的影像资料。结果 术后病检证实27例良性成熟囊性畸胎瘤多含有毛发、脂肪、皮脂样物质、钙化,部分含有浆液、牙齿或骨质等多种混杂密度结构。超声、CT及MR对该病的诊断均有特征性表现。结论 B超筛查卵巢畸胎瘤经济、简便易行;CT对卵巢畸胎瘤钙化、骨质等结构的显示更具密度分辨率的优势;MR对卵巢畸胎瘤边缘是否侵犯、粘连周围组织结构的显示更具优势。

卵巢;畸胎瘤;影像诊断;病理

卵巢畸胎瘤好发于育龄期,占该器官肿瘤的20%[1],其中卵巢囊性畸胎瘤(另称皮样囊肿)占该器官畸胎瘤的85%以上。肿瘤结构通常有两个以上胚层的不同组织成分形成,包括骨骼、牙齿、毛发及油脂等,B超、CT及MR检查将以上组织结构特征呈现出来是准确诊断该疾病的关键。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印证为卵巢良性成熟囊性畸胎瘤的影像资料并统计诊断符合率,综合评价CT、MR与超声对卵巢良性成熟囊性畸胎瘤的检查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3月至2015年11月经手术病理印证的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27例,年龄9~59岁,平均年龄29.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或盆腔包块,少数患者腹痛、月经紊乱,部分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急诊或择期手术;部分患者为B超常规体检查出,临床症状不明显,选择进一步CT或MRI确诊后并定期随访,定期随访检查方式以B超为主,视患者综合情况适当选择CT或MRI检查,并住院择期手术。

1.2 设备与方法 超声:PHILIPS IE33彩色超声诊断仪,选择阴道探头(5~9 MHz)或腹部凸阵探头(3.5 MHz)进行检查。经多切面扫查对盆腔病灶定位后测量其大小并观察形态及血流信号。CT:采用GE LightSpeed VCT 64排螺旋CT机,120 kV,130 mAs,矩阵512×512,层厚5 mm,检查前膀胱适度充盈,检查范围下至耻骨联合下缘、上至盆腔入口,视病灶大小适当扩大范围,增强检查对比剂为欧乃派克。MRI:西门子SYMPHONY 1.5T MR扫描仪,采用自旋回波序列横断面T2WI、T1WI及抑脂序列。增强扫描行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T1WI抑脂序列,对比剂为Gd-DTPA,扫描层厚5 mm,矩阵256×256,视野340 mm。

2 结果

2.1 B超检查 本组行B超检查27例,明确诊断17例及提示诊断4例,诊断符合率74%,诊断为陈旧性出血1例及单纯性囊肿5例。4例呈囊内上层均质密集点状高回声和下层液性无回声(脂液分层征,图1a),9例呈囊内密集点状高回声和壁立结节强光团伴声影(图1b),5例呈囊内密集点状高回声、壁立结节强光团伴声影、液性暗区,3例呈壁厚、囊内液性暗区有散在光点并分隔光带,1例误诊为陈旧性出血,5例误诊为单纯性囊肿。

图1 卵巢囊性畸胎瘤超声影像表现 a:卵巢囊性畸胎瘤“脂液分层征”,上层为比重小的脂肪,下层为比重大的液面(含毛发或上皮碎屑等);b:畸胎瘤囊性内壁上见隆起的强回声结节,可单个或多个,结节组织结构常为牙齿或骨组织

2.2 CT检查 本组行CT检查20例,明确诊断17例与提示诊断3例,诊断符合率100%。3例囊内单纯脂肪密度,5例囊内液性密度和脂肪密度,5例囊内液性密度、脂肪密度、高密度钙化(图2a),7例囊内液性密度、脂肪密度、高密度钙化及“浮球征”(图2b)。17例囊壁边界尚规整,3例局部显影模糊,囊壁厚平均2 mm,其内脂肪成分CT值范围-190~-55 Hu,囊壁可有轻度强化,漂浮物以脂肪密度为主,无明显强化。囊内液性成分CT值范围7~25 Hu,高密度钙化CT值范围160~400 Hu,条状或斑块状。

图2 卵巢囊性畸胎瘤CT影像表现 a:卵巢畸胎瘤囊壁内钙化灶、囊内液性密度及脂肪密度;b:畸胎瘤内可见球体漂浮其中,即“浮球征”,标本剖面主要为细毛发团、脂肪、钙化灶的混合物

2.3 MR检查 本组行MR检查15例,明确诊断10例及提示诊断5例,诊断符合率100%。病灶内均见T1高信号、T2中高信号影,且在各种序列上均与皮下脂肪信号相同,肿块形状欠规整,边界清,脂肪抑制序列此类病灶的中、高信号强度明显下降,与皮下脂肪信号下降程度类似(图3)。15例行MR检查的肿瘤中有15例均检查到脂肪成分,有5例病灶内可见斑片、斑点状双低信号的骨质或钙化;7例肿瘤内可见壁结节,呈等信号影,4例位于囊壁,3例突向囊内。囊壁可有轻度强化。

图3 卵巢良性成熟囊性畸胎瘤MR影像 a:轴位T1WI;b:轴位T2WI;c:冠状位T1WI,病灶内可见脂肪信号;d:冠状位T2W压脂

2.4 病检结果 27例均为卵巢良性成熟囊性畸胎瘤,呈囊性或囊性为主的囊实性,囊壁显厚,表面光滑,内含毛发、皮脂样物质、脂肪,另可含有钙化、牙齿、浆液及骨组织;单侧畸胎瘤26例,双侧1例,位于右侧卵巢16例,左侧卵巢12例,肿块直径2.0~11.5 cm,平均5.8 cm,以类圆、椭圆或葫芦形为主。

3 讨论

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占所有卵巢肿瘤的20%左右,为卵巢较常见的非恶性肿瘤。肿瘤以三个胚层中的外胚层成熟组织为主。病灶多为囊性或囊性为主的囊实性,壁厚,其内含有头发、皮脂样物质、脂肪,另可含钙化、浆液、骨组织或牙齿。多发生在卵巢单侧,双侧较少见。恶性发生率很低,不足2%[2],本组均为良性。肿瘤可发生扭转或破裂。临床上,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可见于任何年龄[3],通常无明显症状,大者可触及肿块,发生扭转时现疼痛。本组超声、CT及MR对该病的诊断均有特征性表现。

体温导致卵巢畸胎瘤囊内的脂肪多以液化形式存在,超声对单纯液化脂肪的显示可无特异性,本组病例中超声误诊5例为单纯性囊肿。重力作用可导致囊内的液性脂肪与近水样成分形成超声上的“脂液分层征”或CT上的“脂液平面”。部分畸胎瘤内可含有毛发的皮脂团块,超声表现为“面团征”或CT上的“浮球征”。此外牙齿、钙化或骨骼成分可被毗邻毛发遮挡或肠道与囊壁的钙化重叠,导致超声显示模糊而影响诊断。本组超声诊断符合率约74%,低于章文超[4]报道的91.1%。B超用来诊断卵巢囊性畸胎瘤经济、简便,对受检者无损害,是筛查卵巢畸胎瘤的首选。

螺旋CT对软组织、脂肪、牙齿、钙化或骨骼成分敏感度高,其中脂肪成分是该病最常见的CT征象。本组CT所检查的病例中均可测量到脂肪密度,罗森[5]、孙静涛[6]等认为在其它肿瘤中如脂类肿瘤或非成熟性畸胎瘤中脂肪成分含量相对较少,说明当该类肿瘤内含较多脂肪成分时应先考虑成熟畸胎瘤的诊断。覃罗平等[7]认为漂浮于囊内的球团状物可移动并分散于瘤体内,因其CT值不高,可调整CT窗位来获得较好显示率。本组病灶中“浮球征”并不少见,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囊性畸胎瘤另外的显著征象是常含有骨骼、钙化或牙齿等组织成分,可位于皮样囊塞内、分房间隔软组织内或囊壁上。体积较大的卵巢畸胎瘤,因固定韧带游离度大,并可被充盈的膀胱推挤,所以肿瘤位置不定,甚者可游离至对侧卵巢的位置。观察增强效应、测量皮样囊塞的直径、与囊壁的夹角(锐/钝角)可用来初步评估病灶恶变与否,但观察对象少达不到有效的统计学意义,仅为理论上的推测。卵巢畸胎瘤与毗邻器官或组织间脂肪界面CT显示消失或模糊,提示肿瘤恶变并侵及周围或粘连可能;病灶周围脂肪界面CT显示清楚,即使肿瘤恶变,至少囊壁尚未侵及。本组3例囊壁局部CT显影模糊,但病理证实为良性。

MR对该病的定位及定性作用较大,在MR表现上多数具有特征性。卵巢囊性畸胎瘤MRI显示为囊性或囊实性欠均匀的混杂信号影,因卵巢囊性畸胎瘤内基本都有脂肪成分,T2和T1加权均为高信号,在STIR脂肪抑制序列上脂肪信号被抑制为低信号,这也是与出血病灶相鉴别的较好方式,病灶内的特殊成分如毛发、钙化、纤维组织及骨骼等在T1和T2序列上都显示为显著的双低信号。CT对脂肪、钙化、骨骼等组织成分的密度分辨率较高,本组CT脂肪分辨率100%,钙化或骨骼分辨率为60%,本组磁共振对脂肪分辨率为100%,骨质、钙化率33.3%,有学者[8]认为MRI和CT对卵巢畸胎瘤成分的显示率大致相似,但本组MRI对骨质、钙化的显示率较CT稍低。MRI对肿瘤做轴、冠、矢状面的扫描,对该病诊断有显著利好,分辨率较好,不仅对病灶内部成分的显示较清晰,亦可清楚显示病变与毗邻器官或组织的关系,对肿瘤定位、定性作用明显,本组MRI对病灶边缘显示清晰,无明显粘连、侵犯表现。

综上所述,超声筛查卵巢畸胎瘤经济、简便易行,CT或MR对卵巢畸胎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明显优势,CT对卵巢畸胎瘤钙化、骨质等结构的显示更具密度分辨率的优势,MR显示卵巢畸胎瘤对毗邻组织结构是否有侵犯、粘连等更具优势。

[1] 高胜,罗松源,蒙柳东.卵巢成熟畸胎瘤并急性并发症的CT表现[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12(3):299-300.

[2] 黄家应.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癌变临床病理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4):105-107.

[3] 何恒君.腹腔镜手术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5):105-107.

[4] 章文超.卵巢囊性畸胎瘤的超声诊断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6):94-95.

[5] 罗森,江卫民,高苟明,等.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MR、CT诊断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杂志,2013,13(1):177-179.

[6] 孙静涛,李文会,张东香,等.不典型卵巢畸胎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3,22(4):707-713.

[7] 覃罗平.卵巢成熟性畸胎瘤CT表现与病理分析[J].影像技术,2013,22(2):13-15.

[8] 陈曌,郑晓林,郭友,等.盆腔良性多囊性病变的CT、MRI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2(4):45-53.

R737.31;R814.4

A

1672-6170(2016)04-0153-03

2015-07-03;

2015-11-24)

猜你喜欢
液性畸胎瘤囊性
儿童巨大胸腺增生误诊畸胎瘤1例
崇明地区粉质黏土物理力学指标的线性分析
常州地区粘性土液性指数与压缩系数相关性分析
MRI在卵巢成熟性畸胎瘤中的诊断价值
成人成熟型睾丸畸胎瘤1例
囊性肾癌组织p73、p53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心脏术后康复延迟患者便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的临床特点及对策
GFRα-1在儿童未成熟畸胎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囊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
土工试验中II 、C、ES三项指标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