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全生产现代化评价:正值中级水平阶段

2016-06-22 01:51华北科技学院安全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北京101601
关键词:安全生产指标体系现代化

颜 烨(华北科技学院安全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北京 101601)



中国安全生产现代化评价:正值中级水平阶段

颜 烨
(华北科技学院安全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北京 101601)

摘 要:为科学评价中国安全生产现代化水平和所处的阶段,拟采用社会系统原理和现代化理论,将其分解为安全生产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大子系统的现代化及其指标体系进行综合测量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安全生产现代化水平目前正处于中级水平的重要转折时期,与发达国家尚有很大差距;安全生产现代化要实现高级水平,尚需较长时期,需要进行结构性安全治理,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合力多措并举。

关键词:安全生产;现代化;指标体系;结构性安全治理

安全生产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认为是国家提出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的目标。《国家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2011年)认为:全国安全生产保持了总体稳定、持续改善、“三个明显下降”(事故总量、死亡人数、亿元GDP死亡率明显下降)的发展态势,同时认为:今后“安全生产工作既要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和区域性问题,又要积极应对新情况、新挑战,任务十分艰巨”。一些权威研究也这样认为[1 -3]。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就当前中国安全生产现代化已达到何种水平和阶段,着手建立指标体系,作出一定的社会评价。

一、研究设计及调查

(一)评价视角:社会系统论

整个社会大系统包括三大主体力量,即政府、市场、(公民)社会。按照美国社会学大师帕森斯的思想,它包括经济子系统、社群子系统(包括社会组织、社会福利、社会政策等)、政治子系统(包括管理、法治、行政等)、文化子系统(大文化概念,包括科技、理念价值、规范等)四大领域,每个子系统又内在地包含着这四大方面(见图1)[4]。三大主体力量分别对应于四大领域(社会和文化有时合在一起)。现代化是在各大主体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各子系统辩证统一且不断适应升级的过程[5 -7]。

通俗地说,现代化即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自然和社会而不断进行升级发展的理性活动。安全生产同样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具体子系统。安全生产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安全生产治理方式向现代安全生产治理方式转变的过程,同样可以衍生出更为具体的4个小系统现代化,即安全生产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见图1)。根据国内外现代化阶段理论及其划分,同样将安全生产现代化分为初级水平(0%~33%)、中级水平(34%~66%)、高级水平(67%~100%)三大阶段,并进行测量评价[5 -8]。

(二)研究(调研)设计

运用专家咨询法,根据中国国情,将安全生产现代化指标体系分为一级(基本归属项目)4个指标(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相对死亡率可穿插其中),二级(分析参考项目)14个指标,三级(具体监测和评价项目)43个指标这样三大层面的指标体系(为避免重复,具体指标体系见表2~表5)。

为此,根据三级指标,通过抽样调查法(分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省级监管局、地市监管局和县乡监管机构和各类企业4个层面,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好、中、差,区域分东、中、西和南、北的情况抽样),进行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同时通过收集客观数据,对安全生产现代化进行比较和主客观结合方法进行研究。本次(2013年)共发放问卷361份,回收355份有效问卷。统计方法上主要采用SPSS工具进行统计。由于多为定类、定序数据,因此采用频数、有效百分比、累计百分比进行,适当采用交叉分析法。

表1 2013年有效问卷样本对象的区域和行业分布情况

2013年中国人均GDP折合6 767美元(根据当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计算)。由此设置了3个经济发展水平的档次:低于6 100美元的为经济落后地区,介于6 100~1万美元的为经济中等发达地区,高于1万美元的为经济发达地区。由于所选的省份内部发展不平衡,因此可根据调研的具体地区进行经济水平划分。从表1看,经济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样本分别占有效总样本的27. 1%、43. 7%、30. 1%,发达地区略少,基本符合国情;从行业分布看,消防、烟花炮竹、石油化工类样本最多,商贸类样本最少,其他如党政机关、矿山、交通等样本比例基本持平。总体上看,抽样地区、行业和人员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统计结果及分析

(一)综合测评显示,中国安全生产现代化正处于中级水平阶段

根据前述安全生产现代化四大子系统,对各部分主客观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客观数据均为相对量),最后进行比较和总体观察。

(1)根据表2数据计算,安全生产经济现代化目标值总值为700(%)(7个三级指标均设为100%,下同),对比实现程度加总后得分217. 94%。最终,中国安全生产经济现代化水平为31. 1%(对比实现程度总值/目标值总值×100%,按指标平均权重计算,下同)。

需要说明的是,安全事故相对量分别用具有代表性的亿元GDP死亡率、万名劳动力死亡率2项指标测量(重要指标);安全投资相对率分别选取人均劳动力公共财政安全投资率、政府安全投资占全年GDP和全年财政总支出的比率(核心指标)表示。此外,选取目前流行的企业安全生产基金建设和保障条件满意度进行测量。这些指标基本上能代表安全生产经济现代化的水平。

(2)根据表3数据计算,三级指标的实现程度总值为623. 3%,与12个三级指标目标值总值1200 (%)对比,结果为51. 9%,这就是中国2013年安全生产政治现代化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政治与行政管理类研究指标,安全生产政治现代化主要包括政治民主化(涉及群众参与决策、事故瞒报情况、信息公开等)、法治现代化(通常使用法制建设满意度、领域内腐败问题、执法满意度等)、管理现代化(如政府监管人员比例、目前通行的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监管效果满意度)、安全体制建设(包括政府—企业—社会三者责任明细与否、政府安监机构设计和人事安排满意度、部门监管是否冲突)。

(3)根据表4数据计算,各三级指标实现程度总值为506. 6%,与11个三级指标目标值总值1 100 (%)对比,结果为46. 1%,这就是2013年中国安全生产社会现代化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按照社会学的权威指标要求,分别选取安全生产领域的社会组织、社会阶层结构(核心指标)、区域和行业结构、员工的民生福利状况等指标进行测量。

根据表5数据计算,各三级指标实现程度总值为468. 8%,与13个三级指标目标值总值1 300 (%)对比,结果为36. 1%,这就是中国安全生产文化现代化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安全生产文化现代化是广义的,其中安全科技现代化是核心部分,其次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劳动者素质)、安全文化社会化(如信息化建设、安全知识普及等)指标。

表2 中国2013年安全生产经济现代化指标及实现程度 %

表3 中国2013年安全生产政治现代化指标及实现程度 %

四大子系统实现值加总(A + B + C + D)即为165. 2%,如果与四大子系统400(%)分的目标值总值对比,即目前中国安全现代化实现程度达到41. 3%。如果按照前述安全生产现代化初级、中级、高级水平阶段的划分,那么目前中国占41. 3%的安全生产现代化水平正处于中级水平阶段的前期阶段。

(二)其他验证之一:与国外简略比较,中国安全生产现代化同样处于中级水平阶段

还可以将目前中国安全生产状况同12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国家进行对比(如表6),选取亿元GDP死亡率和10万就业者死亡率这2项共性程度较高的指标进行衡量(权重相同),以显示目前中国安全生产状况处于何种位置。需要说明的是,表中事故死亡人数仅为参考,不计入积分(已计入2项相对死亡率之中)。另外,鉴于部分国家2012年、2013年数据难以获得,故多采用2011年数据。

表4 中国2013年安全生产社会现代化指标及实现程度 %

表5 中国2013年安全生产文化现代化指标及实现程度 %

从事故种类看,交通安全状况是影响国家整体安全生产水平的主要因素,如中国、美国、韩国、俄罗斯、波兰、印度、南非等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都比较多,无疑拉高了死难者总数。总就业人数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发展中国家总就业人数明显高于发达国家,这样就无形降低了它们的10万人死亡率,如中国10万人死亡率明显低于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而单就工场(作业场所)安全状况比较,发达国家明显好于发展中国家;同时,由于经济增长总量大,很多发达国家的亿元GDP死亡率低于0. 2,而中国2011年仍在1以上(按美元计算)。这也是将10万人死亡率与亿元GDP死亡率取相同权重进行计算的一个原因。

从13个国家(其中发达国家8个、发展中国家4个)的综合评比看,安全生产发展水平很好的都是发达国家,如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其次是美国、加拿大、韩国、波兰;状况差的一般以发展中国家居多,如巴西、南非、印度,俄罗斯也比较差;中国的安全生产现代化处于中级水平。

表6 当前中国与其他部分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状况比较

(三)其他验证之二:行业直接问卷多认为,中国安全生产现代化正处于中级水平阶段

这里,以对政府安全监管人员、企业员工的主观问卷调查(2012年有效问卷401份,2013年有效问卷355份)进行评价(见表7)。

从被调查者的回答情况看,认为目前中国安全生产面临“较为严峻”形势的回答率最高(2012年为53. 6%,2013年为49. 9%),其次是“一般”“非常严峻”;认为目前中国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有所好转”的占比最高(2012年为89. 3%,2013年为47%);认为“一般”的比率也不低(2013年为39. 2%);认为中国安全生产达到理想状态至少需要“10年”的回答率最高(2012年为45. 6%,2013年为42. 5%),至少需要“20年”的居其次;认为目前中国安全生产现代化处于“中级水平阶段”的回答率最高(2012年为55. 4%,2013年为58. 6%),回答“初级水平阶段”的比率也不低(2012年为42. 1%,2013年为38. 3%);认为影响中国安全生产深层次矛盾问题的主要宏观因素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回答率最高(2012年为29. 7%,2013年为36. 9%),其次是“社会结构不合理”(即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落后、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等不是主要宏观原因;在微观原因方面,认为当前一些安全生产最不利的因素是“企业安全投入欠缺、管理不严”(2012年为31. 9%,2013年为23. 4%),其次认为最不利因素是“政府监管不力、执法不严”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较差”。

再者,认为中国安全生产现代化水平处于初级阶段的回答率与处于中级阶段回答率相差不大(2012年相差13%,2013年相差20%),所以认为处于初中级水平阶段或者说进入中级水平的前期阶段,是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三、简要讨论及建议

中国安全生产实现根本好转目标,实质就是安全生产(治理能力)进入高级现代化水平阶段,但还不是“安全生产后现代化阶段”(即安全生产已经实现现代化)。目前中国安全生产本身既处于重要转折关头,同时也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多措并举,系统统筹考虑安全生产现代化发展战略。

表7 关于目前中国安全生产总体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2012 N =401,2013 N =355) %

(一)安全生产实现根本好转尚需较长时日

综合上述多方面考察,与很多发达国家比较,目前中国安全生产事故总量依然很大。从表6观察,发达国家每年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多在1万人以下,而中国目前尚在7万人左右。如果按照2008—2013年这5年年均死亡人数下降速度计算,中国安全事故年死亡人数降到5 000人以下,尚需大约15年的时间①具体计算:2013年死亡近70 000~10 000人目标=预计共需减少60 000人;(2008年死亡91 172人~2013年死亡69 434人)/5年≌年均4348人;预计减少60000人/年均4348人≌14年。选取2008—2013年这5年数据,是因为时间距离近,相对较准确(下降速度会越来越慢)。。

从表6的亿元GDP死亡率看,中国这方面尚居世界前列(而10万人死亡率偏低,是因为中国劳动人口总数过大),多数发达国家目前年均在0. 2以下,而中国2013年为0. 756(按美元计算)②中国2013年GDP总值为568 845亿元,折合美元为91 850亿(年汇率6. 193 2元)。;若按每年下降0. 1的速度计算,中国年亿元GDP死亡率降到0. 2以下(按美元计算),尚需6年以上的时间③具体计算:2013年亿元GDP死亡率0. 756(按美元计)-预计亿元GDP死亡率0. 2目标=预计共需减少0. 556;(2011年亿元GDP死亡率1. 035 -2013年亿元GDP死亡率0. 756)/3年=年均0. 093;预计减少0. 556/年均0. 093≌6年。选取2011~2013年亿元GDP死亡率,是因为时间距离近,相对更准确(下降速度趋慢)。。

因此,中国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及进入现代化高级阶段尚需较长时期。

(二)以结构优化调整推进安全生产现代化

从四大子系统数值对比看(B>C>D>A),安全生产政治和法治管理现代化目前实现得最好,其次是安全生产社会现代化,再次是安全生产文化现代化,最差的是安全生产经济现代化。可见,四大子系统发展明显不平衡。

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时期,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依法治国和国家创新战略的高速推进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然是一个安全的社会(不仅仅是生产安全,也包括其他公共安全等),因而这一时期也是各类安全现代化趋高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本上是要以“结构性安全治理”推进安全现代化建设,要使得安全经济系统、安全政治系统、安全社群系统、安全文化系统四者之间进行结构性协调,但需要以政府、企业、社群三大社会力量作为抓手进行协调推进。

(1)从政府角度讲,既要加大安全生产财政投入(5年内实现全国安全生产投入占GDP达到0. 1%,占总财政投入达到0. 2%),也要加强行政监察、依法监管和执法力度,切实担负起安全生产监管主体的责任;既要合理设置监管机构,合理开展人事安排,充实基层安监队伍福利待遇,也要加大安全生产科技人才的培育和培养(5年内实现安全生产科技人才占全国科技研发人才达到1%,10年后达到2%),加大安全科技投入(5年内实现安全科技财政投入占全国科技财政投入达到0. 1%),促进安全科技广泛应用(5年内实现成果转化应用满意率达到60%);同时,鼓励和允许社会组织等参与安全生产投入、科技研发和社会监督,实现政府—企业—社会三者合理均衡配置安全资源。尤其要以立法执法部门牵头,发挥企业、社会的监督约束作用,综合治理、依法从重打击安全生产领域的腐败(问卷显示:30%~40%的群众认为目前该领域事故瞒报、企业违规违法生产和腐败问题突出)。

(2)从企业角度讲,一方面要持续加大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提高安全基础装备和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合理分配,缩小员工工资收入和福利差距(上下层差距应该保持在3∶1范围内),尤其要保护底层农民工的安全,构建安全生产的公正环境,实现“安全公正”。企业既要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和日常检查,也要加大员工安全培训教育力度(5年内实现员工安全受训者达到30%),培育安全文化氛围,切实提升员工安全素养。

(3)从社会角度看,既要发展壮大社会组织(包括工会)力量以研发安全科技和进行安全维权,也要发展壮大中产阶层力量(解决农民工民生问题,使之逐步向上流动,5年内农民工减少到30%以下,中产阶层接近40%),参与安全工程技术保障和监督维权;全社会既要弘扬安全文化,也要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加快“智慧安全生产系统”“智慧安全企业”建设;安全生产领域同样既要发挥各类媒体等强大的社会反腐作用,也要体现全社会的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的“安全民主”作用。

参考文献:

[1]新常态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新的机遇[EB/ OL].(2015-07-02)[2016-07-02]:http:∥npc. people. com. cn/ n/ 2015/0311/ c14576-26673814. html.

[2]李明伟.创新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及能力建设[J].中国安全生产,2015(4):8-11.

[3]乔庆梅.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问题探析[J].中国软科学,2006(6):20-30.

[4]T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M]. 2版.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序言.

[5]颜烨.中国安全生产现代化问题思考[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1):1-10.

[6]颜烨.安全社会学的内涵及其学科体系深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4):1-6.

[7]颜烨.安全社会学[M]. 2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93-96.

[8]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9(6):72-76.

[9]黄毅.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监察人员近15万[EB/ OL].(2012-08-21)[2014-12-21].人民网财经频道.

[10]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EB/ OL].(2014-12-21)[2016-01-08]. http:∥www. chinasafety. gov. cn/ newpage/ Contents/ Channel_5330/2011/0420/128878/ content_128878. htm.

[11]中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90—2013)[EB/ OL].(2014-12-21)[2016-01-05].中国国家统计局网.

[12]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3)[EB/ OL].(2014-11-20)[2016-01-05]中国国家统计局网.

[13]Census of fatal occupational injuries summary[EB/ OL].[2014-11-20][2016-01-05]. http:∥www. bls. gov/ news. release/ cfoi. nr0. htm.

[14]Mortality statistics[EB/ OL].(2014-11-25)[2016-01-05]. http:∥search. google. dot. gov(美国交通运输部网).

[15]世界主要国家安全生产数据统计[EB/ OL].(2014-11-25)[2016-01-05].百度文库.部分国家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统计专刊.

[16]中国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2013[EB/ OL].(2014-12-21)[2016-01-05].中国国家统计局网.

[17]中国国家统计局.金砖国家联合统计手册2013[EB/ OL].(2014-12-21)[2016-01-03].中国国家统计局网.

(责任编辑 刘 健)

An Evaluation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Work Safety of China:Being at the Intermediate Stage

YAN Ye
(Depertment of Safe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 101601,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evaluate scientifically the level and stage of work safety modernization,these theories of social system and modernization has been used. It is decomposed into four subsystems and index system of economy,politic,society and culture for comprehensive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The result is that the work safety modernization of China is in the important turning period of the intermediate level and stage,being still a big gap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f it would go to towards advanced level,the government,enterprises and society must take various measures in many ways on the fundamence of structural goverenace for work safety over a long time.

Key words:work safety;the modernization of governance capacity;index system;structural goverenace for safety

中图分类号:X 915. 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 -0398(2016)03 -0029 -07

收稿日期:2016-01-22

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资助(NCET-12-0663);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重大课题项目资助(20150601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3142015026、3142014008)

作者简介:颜 烨(1969—),男,湖南衡南人,华北科技学院安全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安全生产指标体系现代化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