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病人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

2016-06-23 02:39李若林叶子明凌志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凝血功能急性脑梗死

李若林,叶子明,凌志安

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病人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

李若林,叶子明,凌志安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 530021)

摘要: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病人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试验组(42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压、脱水、营养神经等基础治疗上加用曲克芦丁(维脑路通)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在基础治疗上加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收集两组病人在入院时及治疗第14天外周血,采用凝固法检测病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测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 d后血浆PT、APTT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延长(P<0.05),而TT较治疗前虽稍有所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TT、APTT值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14 d后血浆FIB浓度、D-二聚体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试验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 )。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浆PT、APTT 和TT 值无明显影响,但能更明显降低病人血浆FIB、D二聚体的浓度,说明血塞通注射液可能具有提高病人血浆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作用,并且激活纤溶系统使高凝低纤溶的状态得以改善,从而抑制血栓生成。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塞通注射液;凝血功能;纤溶系统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一种以脑血管内膜损伤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脑动脉管腔狭窄、阻塞,使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坏死,最终导致神经功能障碍为表现的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1],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病死率和复发率。按病程可分为超早期、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因受复杂的病因、个体的差异、所处环境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早期有效治疗尤为重要。目前,急性期溶栓、抗凝、降纤、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等临床治疗已得到公认。血塞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具有活血化瘀和改善微循环[2],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等作用[3],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本研究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病人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旨在了解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病人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 年1 月—2015 年6月入住本院急性脑梗死病人78 例,所有病例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4]:①发病时间在48 h内;②经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为急诊脑梗死,并伴有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定位体征;③既往有卒中病史,但本次发病前无后遗症;④入院前未经抗凝、溶栓、降纤、提高免疫力等治疗;⑤无严重精神疾病、严重认知功能障碍;⑥无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无出血倾向等疾病。排除风湿性心脏病及动脉炎所致的脑梗死、意识障碍者、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者及出血性疾病或严重的高血压、各种急性炎症、肿瘤、结缔组织病等疾病以及妊娠病人。78例病人按随机(单盲)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试验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62.70岁±7.01岁;对照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64.35岁±6.98岁。参照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瘤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年)[5],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所有病人根据病情给予控制血压、脱水、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试验组:血塞通注射液(三七总皂苷)400 mg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 对照组:曲克芦丁(维脑路通)注射液4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14 d为 1个疗程。两组疗程均为14 d,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4天时,根据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年)[5]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级~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小于或等于18%或反而增加。

1.3.2凝血因子浓度以及D-二聚体含量检测所有病人均于入院治疗前、治疗第14天清晨取空腹血4 mL,1∶9枸橼酸钠抗凝。采用美国BECKMAN COULTER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及相应配套试剂进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浓度和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测定。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含量变化两组治疗14 d后血浆PT、APTT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延长(P<0.05),而TT较治疗前稍有所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T、TT、APT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FIB浓度、D-二聚体在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试验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含量变化(±s)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节奏加快及生活水平提高,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有数据显示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人口死因顺位中的第一位,约70%的脑血管疾病来源于脑梗死[6]。因此,早期预防、加强积极有效的治疗,尤其是重视早期治疗,不仅可以显著改善脑梗死病人的生存质量,还能极大地降低脑梗死引起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溶栓治疗是临床常用方法之一,但需要严格的时间窗,临床大多数病人由于不能及时就诊而失去宝贵的溶栓时机。抗凝疗法虽效果明显但只对高凝血状态下的病人起作用,并不适合所有程度的病人。目前大多采用一般治疗结合活血化瘀中医药,疗效比较满意。

血塞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之功效[2],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疗效[7-8],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其疗效优于维脑路通,能更好地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神经缺损症状。现代医学认为[9],血塞通具有抑制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及加速纤维蛋白溶解,并能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以及增加机体耐氧能力等作用,其机制引起广泛探讨。

有研究发现,血塞通注射液能明显延长脑梗死大鼠血浆PT、APTT 和TT,降低FIB浓度[10]。在本研究中,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也能延长其PT、APTT 和TT 值,降低FIB浓度,与相关动物试验结果一致[10]。然而,与维脑路通相比,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的血浆PT、APTT 和TT 值延长并不明显,但能更明显地降低血浆FIB和D-二聚体浓度,说明两者药物均能影响病人血凝系统,而血塞通注射液对病人凝血相关因子具有更好的调节作用。FIB是一种非特异反应指标,机体处于炎症、感染、外伤时均可使FIB水平升高,它的形成和降解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增加微循环血栓形成,从而产生广泛微循环障碍及脏器缺血、缺氧。目前FIB已被视为与胆固醇一样重要的危险因素,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1],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交联纤溶酶水解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在血栓形成过程中,纤维蛋白形成是必然的过程。因此,D-二聚体能有效判断血栓的形成,其水平升高直接反映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阶段,可作为体内高凝和新鲜血栓形成及溶栓疗效的标志物之一。本研究发现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浆PT、APTT 和TT 值无明显影响,但能够很明显降低病人血浆FIB、D-二聚体的浓度,这提示血塞通注射液可能具有提高病人血浆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作用,激活纤溶系统使高凝低纤溶的状态得以改善,从而抑制血栓生成,这些作用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脑出血后遗症提供了药理学方面的依据,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也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Renou P,Rouanet F.Etiological workup for cerebral infarction in young adults[J].Rev Prat,2013,63(7):930-932.

[2]李学敏.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8):88-89.

[3]Liu BB.Experimental study on anticoagulation function of Sanqi Tablets in rabbits[J].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12(5):296.

[4]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重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 (6):379-381.

[5]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6]罗向东,王普,曾宪容,等.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粉联合常规方法治疗急性期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对血浆C反应蛋白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5):96-98.

[7]陈正权,陈华碧.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4,25(17):2575-2577.

[8]李少燕,李敏,李玮桓.血塞通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病人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4,30(12):1239-1242.

[9]王国菊,毛巧玲,周卓平.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4):639-640.

[10]白羽,张淑瑶,任杰.三七总皂苷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多中心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1,20(4):257.

[11]孟红.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3):6-7.

(本文编辑郭怀印)

基金项目:广西中管局中医药民族医药课题(No.gzzc1142)

通讯作者:凌志安,E-mail:237945639@qq.com

中图分类号:R743R289.5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02.026

文章编号:1672-1349(2016)02-0183-03

(收稿日期:2015-09-19)

·神经科疾病临床观察/研究·

猜你喜欢
凝血功能急性脑梗死
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
中医药对于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及血小板囊泡分泌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
氯吡格雷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观察
探讨凝血功能检测对手术患者的临床意义
小剂量肝素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活化水平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