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学习素质调查研究*
——以某师范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

2016-06-25 08:17孙天颖许凯莉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大学生

孙天颖,许凯莉,于 津



大学生的学习素质调查研究*
——以某师范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

孙天颖,许凯莉,于津

摘要:学习素质是大学生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运用问卷法对某师范大学385名本科生的学习素质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学习素质整体处于中偏上水平,学习态度积极,但仍有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够理想,在年级、民族、专业变量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影响大学生学习素质的主要因素为职业前途、兴趣、教师授课方式和专业知识难度,因此本文从高校、教师、学生三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素质;学习动机;专业适应;学习策略

*项目名称: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校内本科生自主科研立项项目“大学生的学习素质研究——以某师范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

孙天颖,许凯莉,于津/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生(辽宁大连116029)。

一、问题提出

“学习素质就是学习者应具备的学习价值观、对学习的强烈欲望、情感、兴趣、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式、方法等”。[1]学习素质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的保障,更是走出校门后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大学中“代课族”风生水起,学生抱着“只求低分飘过”的心理来应付考试。所以本研究对大学生的学习素质进行调查并分析现状及成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调查设计与过程

运用《大学生学习素质量表》和《大学生学习素质调查问卷》,对380名被试进行试测。采用SPSS 22.0软件对量表进行因子分析,KMO系数值为0.891,球形检验达到显著;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五个因子,结合核心概念与因子的内容将其分别命名为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专业适应、科学用脑。Cronbach的α系数为0.897,证明该量表有良好的效度,可以作为正式问卷使用。在测试中,随机发放问卷422份,全部回收,其中有效问卷385份,有效率为91.2%。

三、调查结果与讨论

(一)大学生的学习素质整体处于中偏上水平

表1 学习素质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大学生学习素质的总得分和各维度得分的平均数百分比都大于50%,科学用脑、学习策略、专业适应三个维度的平均得分相对较高。大学生自我养护意识较强,能够把握学习最佳状态的生物钟,日常学习中通常能够以记忆技巧来提高学习效率。在专业适应方面,多数大学生对现在的专业环境满意。然而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维度的平均得分和平均数百分比较低。据观察,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普遍不高,求知欲受到影响。学习的注意力常被周围干扰所分散,久而久之便影响学习兴趣的发展。大学生普遍学习动机较低,甚至只是为了毕业的一纸文凭而学习。

在“请用两个词来描述你的学习状态”一题中,使用积极含义词语的有230人,约占总人数的60%,这表明多数学生对待学习是脚踏实地、积极向上的;使用消极含义词语的有114人,约占总人数的30%,表明对学习产生倦怠心理的现象仍然存在。使用中性含义的词语有41人,约占总人数的10%,这类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容易受到互动性重要他人(一般是室友)的影响。

(二)大学生的学习素质在民族、年级、专业变量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1.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学习素质的各个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专业适应维度上,女生的得分略高于男生。(见表2)

表2 性别在五个维度上的T检验

女生普遍对所选专业有一种稳定持久的心理,更倾向于用学习成绩来证明自己;而男生则容易产生厌倦疲劳心理,对自己很喜欢的专业,才会有持续学习的动力。社会上普遍认为男性即便无法凭借学习成绩找到就业机会也可以自主创业拼搏,除了学习,还有多条路取得成就。而女大学生则更多选择脚踏实地,接受或许并不喜欢的专业知识,以便找到稳定的工作。

2.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学习策略和学习兴趣维度上具有显著差异。(见表3)

表3 年级在五个维度上的方差(节选)

大一学生处于由高中向大学的过渡期和适应期,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大四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逐步掌握了学习要领,所以学习策略的得分更高。教师和辅导员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新生的学风建设,大一学生想通过期末考试找到自己在新集体中的位置。大三学生的社会化程度提高,此时没有显著的毕业压力,易受社会性因素影响,学习兴趣弱化。

3.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在学习策略维度上具有显著差异。(见表4)

表4 民族在学习策略维度上的T检验(节选)

教师若使用学科专业术语来授课,少数民族学生难以理解讲授内容,反应时间也比汉族学生长很多。所以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参考往届复习笔记,使用的学习策略更为单一,故造成学习策略上的低分。

4.不同类型专业的大学生在专业适应维度上具有显著差异。(见表5)

理科学生在实验中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专业兴趣。而艺体生在进行专业选择时,已经考虑到了对专业的兴趣和现有专业相关的基础和技能,因此在学习中可能较少地存在问题。文科生所学理论较多且内容枯燥,教师的引导和教学形式对于提高他们对课程的兴趣和适应性,比理科生和艺体生更有影响力。

表5 专业类型在各维度上的方差(节选)

(三)影响大学生学习素质的主要因素

根据SPSS多重响应的分析结果,总结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素质的主要因素有毕业前途、兴趣、教师授课方式和专业知识的难度四个。

表6 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因素

1.职业前途。很多大学生认为,既然学习成绩已经不再是理想职业的“敲门砖”,那么学习也就成了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可见大学生学习目的功利化趋势已经十分明显,职业前途成为影响他们学习动机的首要因素。

2.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姆曾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有些学生因为选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在还没深入了解之前就带着抵触的情绪,甚至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在学习时提不起兴趣,学习效率不高。

3.教师的授课方式。更多的大学生渴望教师能够在传授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在人际交往方面给予自己更多的帮助。即讲解的内容不局限于书本,有更多课本外的拓展和延伸。

4.专业知识的难度。当任务难度提高时,若大学生的技能与学习策略没有随之增长和变化,就会产生焦虑、挫败感、低自我效能感等负面情绪,进而使学习兴趣下降。

四、建议与策略

有学者指出:“学习素质是人的各种素质形成的元素质,依据这一认识,人的基本素质内涵的构成必须包括学习素质,而且应该放在首要位置。”[2]大学生不能忽略学习素质的任何一个方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在需要教师的帮助下全面提高学习素质。

(一)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预期需要

高校应迎合时代发展需要,满足学生的共同诉求,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大学生入学后的必修课。大学生在学习时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越强烈的学习动机,带动学习兴趣的提升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教师树立生本位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学习素质的培养

教师要树立生本位的教学理念,把垄断知识、学生被动的讲课方式改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变“粉笔+课本”的教学模式,改变单纯强化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应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与自信心,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状态,向新生推荐本学科适用的学习方法,协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

(三)大学生在科学用脑的基础上,选择个性化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大学生应当注意合理摄取营养来保证自己的健康状况,在期末复习中作息时间不要与平时变动过大。同时善于制定学习计划,随时监控自己的学习进展,有的放矢地加强时间管理和自我监督。与其他同学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合作意识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林毓锜.学生学习素质论——一个有待重视、探讨与利用的范畴[J].高等教育研究,2011(9):20-24.

[2]王光龙.学习素质与学习型社会[J].教育研究,2003(5):77-81.

责任编辑:郭一鹤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31(2016)02-0047-04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大学生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习策略剖析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幂的运算对学习策略及生活方式的启示
自主学习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