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某医院手足口病患儿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的感染状况调查

2016-06-27 02:42都航宇朱启星
安徽医药 2016年5期
关键词:手足口病

都航宇,宋 健,朱启星

(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22;2.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安徽 合肥 230601;3.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2)

合肥市某医院手足口病患儿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的感染状况调查

都航宇1,宋健2,朱启星3

(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230022;2.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安徽 合肥230601;3.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安徽 合肥230032)

摘要:目的了解2013年合肥市某医院手足口病患儿Cox A16和EV71的感染情况,描述Cox A16和EV71在感染人群中的分布比例,性别差异。比较患儿组与健康儿童组的两种特异性抗体差别。方法选取2013年4~7月安徽省合肥市某医院门诊及住院临床诊断手足病患儿200例,用ELISA检测患儿血清中Cox A16和EV71的IgM情况,与健康儿童组两种特异性抗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00例手足口病患儿中EV71 IgM阳性161例(80.5%),CoxA16IgM阳性的63例( 31.5% );EV71 IgM阳性率与CoxA16 IgM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60,P<0.05)。不同性别患儿抗体情况比较,EV71、CoxA16病原体的IgM抗体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65和1.135,P>0.05)。患儿组与健康儿童组血清EV71IgM和CoxA16IgM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61和6.867,P< 0.05)。结论合肥市某医院手足口病患儿以EV71感染为主,EV71比Cox A16更易引起儿童显性感染,EV71保护性抗体IgG消退较Cox A16快,合肥市儿童手足口病流行趋势依然严峻。

关键词:手足口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横断面研究

手足口病主要由小RNA病毒科的肠道病毒引起,主要病原体包括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Cox)、埃可病毒(Echovirus,ECHO)和新型肠道病毒,并以Cox A组的4、5、7、9、10、16型,B组的2、5、13型和EV71等为主要流行株[1]。其中EV71和CoxA16是手足口病流行最主要病原体,流行范围遍及全世界,被认为是消灭脊灰后影响儿童健康的最重要的肠道病毒所致的疾病[2]。本文对合肥市某医院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200例患儿进行病原学检查,以了解合肥市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病源体。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自2013年4月1日起在安徽省合肥市某医院门诊及住院临床诊断手足病的所有患儿共200例,男性至2013年7月15日为止,女性至2013年7月31日为止,男女正好各选100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16岁,中位数年龄为5.8岁,所有病例诊断依据均符合原卫生部下发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10年版)》[3]。征得家长同意后采集其血清标本及患者临床资料信息。选取健康体检儿童男女各10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14岁,中位数年龄为5.7岁,两组小儿年龄性别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1.2实验方法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2~3 mL,2h内送至实验室进行离心10 min(3 000 r·min-1),分离血清后取200 μL于-80 ℃保存。采用双抗原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检测。

1.3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录入,SPSS 16.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组间资料进行χ2检验。

2结果

2.1患儿两种病原体总阳性率200例临床诊断手足口病患儿组(后文简称患儿组)中EV71 IgM阳性的161例(80.5%),其中男79例,女82例;CoxA16IgM阳性的63例(31.5%)其中男35例,女28例。EV71 IgM阳性率与CoxA16 IgM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60,P<0.05);其中两种特异性抗体IgM均为阳性的有30例(15.0%),均为阴性的有6例(3.0%)。

2.2不同性别患儿抗体情况比较在选取的男女各100例患儿组中,EV71、CoxA16病原体的IgM抗体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男性和女性患儿EV71和CoxA16抗体

2.3不同人群两种特异性抗体比较患儿组与健康儿童组(其中手足口病隐性感染,但无相关临床症状的患儿也于健康儿童),两种特性抗体阳性率情况,见表3。 患儿组与健康儿童组血清EV71 IgM和CoxA16 IgM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61和6.867,P<0.05)。

表3 患儿组与健康儿童组两种特性抗体

2.4不同年龄组手足口病两种特异性抗体比较不同年龄组手足口病患儿两种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年龄组手足口病两种特异性抗体比较

3讨论

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以肠道病毒71型( EV71) 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CoxA16) 最为常见。国内外的多项研究表明,CoxA16感染以轻症为主,临床表现为手足臀部的皮肤疱疹和疱疹性咽峡炎,少数合并一过性心肌损害。EV71具有嗜神经性,引起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长,病情重,可引起无菌性脑炎、脑膜脑炎、脑干脑炎以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4]。

本研究发现合肥市某医院手足口患儿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 EV71和COXA16,两种病原体抗体阳性率存在统计学意义,说明合肥市某医院2013年手足口病显性感染以EV71为主,是COXA16感染数量的2.5倍,这与近年来上海、广东、山东[5-7]等地以EV71感染为主的报道相符。本次研究中还发现存在一定比例EV71和COXA16混合感染(15.0%),与2009—2010年上海手足口病流行结果两种共同感染的阳性率17.6%[7]相符。 故合肥市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依然十分严峻,加强对EV71感染患儿的实验室抗体检测,有针对性地提早采取措施,预防病情进展,对于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在国内外多次对手足口病患儿流行病研究中发现,男孩发病率通常多于女孩(男女比为1.3~1.6∶1)[8]。本研究中比较不同性别患儿的EV71和COXA16的IgM阳性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引起手足口病这两种肠道病毒本身不具有性别易感性。

患儿组与健康儿童组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比较中,患儿组EV71IgM、CoxA16IgM阳性率分别是80.5%、31.5%,健康儿童EV71IgM、CoxA16IgM阳性率分别是19.0%、22.8%,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61和6.867,P< 0.05);考虑到健康人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隐性感染率,由此我们可以认定ELISA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有效分辨感染人群与非感染人群,这与杜阳光等[7]研究报道相符。健康儿童特异性IgM EV71抗体与CoxA16比例接近1∶1,说明 EV71与CoxA16引起的健康人群隐性感染比例无明显差异;而在手足口病患儿中,EV71相比CoxA16更易引起儿童显性感染,说明EV71致病力更强。健康儿童特异性IgG可以反映人群的既往感染情况,阳性人群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合肥市人群两种特异性IgG阳性率在50%左右,即近一半的人群没有免疫力,故造成较大流行压力。与现症感染人群IgM的比例相比,两种特异性IgG比例接近1∶1,故提示在两种病原体感染后EV71 IgG消退较CoxA16 IgG快。

被病原体污染的手是传播手足口病的关键媒介,饭前便后洗手习惯是重要保护因素[8-10]。在制定该病防控原则时除继续加强5岁以下儿童的卫生监管外,还应展开健康人群的隐性感染特别是带病毒体群体进行调查,对有效控制该病传播很有意义[11],因为目前隐性感染者才是合肥地区的主要传染源。目前合肥地区人群的免疫屏障还未完全建立,随着新的易感人群的出生和每年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手足口病的流行依然呈现高发态势[12-13]。

参考文献

[1]邓军霞,吕勇,潘家华,等.安徽省2375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安徽医药,2015,19(11):2135-2137.

[2]Lin TY,Chang LY,Hsia SH,et al.The 1998 enterovirus 71 outbreak in Taiwan: 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 [J].Clin Infect Dis,2002,34(Suppl 2) : 52-5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10年版)[S].2010-04-21.

[4]谭碧云.重症手足口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3,26(6):714.

[5]陈皆兵,许奕华.武汉市新洲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6): 103-105.

[6]Ooi M H,Solomom T,Podin Y,et al.Evaluation of different clinical sample types in diagnosis of human enterovirus 71-associated hand-foot-and-mouth disease[J].J Clin Microbiol,2007,45(6):1858-1866.

[7]朱渭萍,储强,王勇,等.上海市浦东新区2005-2007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8,20(8):372-375.

[8]Zhu B,Zhong JY,Xia HM,et al.Etiology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Guangzhou in 2008[J].Chin J Pediatr,2010,48(2): 127-130.

[9]Zhang Y,Tan XJ,Wang HY,et al.An outbreak of 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subgenotype C4 of human enterovirus 71 in Shandong,China[J].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2009,44 (4):262-267.

[10] Yan XF,Gao S,Xia JF,et al.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 in Shanghai from 2009 to 2010: Enterovirus 71 subgenotype C4 as the primary causative agent and a high incidence of mixed infections with coxsackievirus A16[J].Scand J Infect Dis,2012,44(4):297-305.

[11] Chen SC,Chang HL,Yan TR,et al.An eight-year study of epidemiologic features of enterovirus 71 infect in Taiwan[J].Am J Tropmed Hyq,2007,77(1):188-191.

[12] 李莎涛.天津市河北区2008-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分析[J].口岸卫生控制,2010,15(4):26-28.

[13] 孙军玲,张静.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9):973-976.

通信作者:朱启星,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流行病,E-mail: zqxing@yeah.net

doi:10.3969/j.issn.1009-6469.2016.05.039

(收稿日期:2016-03-05,修回日期:2016-04-14)

猜你喜欢
手足口病
社区干预对手足口传染病控制的效果评价
吞咽功能治疗仪在手足口病恢复期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奥司他韦口服联合阿昔洛韦乳膏外用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分析
360例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
91例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与临床分析
高压氧综合治疗手足口病并发急性迟缓性瘫痪效果研究及护理
喜炎平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2012—2014年杨浦区五角场街道社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赣州市城区儿童家长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度调查研究
应用喜炎平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