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伐他汀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近远期疗效观察

2016-06-27 02:42姚华强王富军张建华
安徽医药 2016年5期
关键词:治疗结果氟伐他汀下肢

姚华强,王 芳,康 震,王富军,张建华

(1.邯郸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一科,河北 邯郸 056002;2.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 邯郸 056002;3.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2;4.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5.邯郸经济开发区医院,河北 邯郸 056000)

氟伐他汀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近远期疗效观察

姚华强1,王芳2,康震3,王富军4,张建华5

(1.邯郸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一科,河北 邯郸056002;2.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 邯郸056002;3.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河北 邯郸056002;4.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 石家庄050011;5.邯郸经济开发区医院,河北 邯郸056000)

摘要:目的研究氟伐他汀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的近远期效果。方法 选择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30例。观察组在介入治疗前1周及介入术后6月服用氟伐他汀,每晚40 mg;对照组仅单纯给予介入治疗。观察疗效,观察炎症、氧化应激情况及对血管内皮功能进行测定。结果根据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两组的炎症发生情况、氧化应激情况以及根据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测定,观察组疗效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冷感、疼痛、溃疡愈合等症状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走间距、ABI以及狭窄段血管内径的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s-CRP、NO、ET、MDA、SOD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d观察组有轻微下降但仍不明显。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4周的各项临床指标均出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对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经过治疗后,患者治疗后的近远期效果较好,大大改善了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足背动脉管径和ABI,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下肢;氟伐他汀;治疗结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越来越不合理,以至于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威胁人类日常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健康。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一种常见的恶性疾病。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代谢异常导致。已有研究称,随着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发展,患者发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概率也越来越大。临床上,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多明显为下肢剧烈疼痛,下肢感觉异常等症状,大部分患者会出现间歇性跛行。如患者得不到合适的治疗,发病后期将会导致患者出现肢体坏疽,甚至截肢死亡[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生命健康。笔者探究氟伐他汀对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期提高对患者的治愈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根据随机数字法,选取60例在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邯郸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30例。纳入标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具有:(1)间歇性跛行或已有静息痛、坏疽、溃疡者;(2)保守治疗并没有好转且不适合外科动脉重建手术的患者;(3)尽管有下肢动脉重建的指症,但是患者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动脉重建手术者。除外标准:(1)无法较好控制血糖的患者;(2)具有严重心、肝、肾、肺功能衰竭以及生命体征较弱的治疗者。根据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介入治疗:根据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结果判断患者血管病变情况,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对患者进行对侧股动脉逆行穿刺或者同侧股动脉顺行穿刺治疗。首先,向患者身体内置入4~6F导管鞘,对患肢分段进行血管造影,观察靶血管的情况。然后,全身肝素化后导丝超选进入患者病变血管,并且使之跨越病变部位。然后再选用合适的球囊,自下而上对患者患肢病变血管、D动脉和其他病变部位进行扩张。此外,对于股浅动脉以及以上病变比较严重的患者,要先经过球囊扩张。若扩张后回缩明显的患者植入支架,若患者植入之后支架扩张不良,还要使患者进一步进行球囊扩张从而使其达到最佳状态[2]。观察组患者在介入治疗前1周及介入术后6月服用氟伐他汀,每晚40 mg;对照组只是单纯予以介入治疗。

1.3观察指标疗效观察:对炎症、氧化应激及血管内皮功能等进行测定,术后狭窄<30%或至少开通1支闭塞血管,若有血流直达足部则可视为手术成功。痊愈:患者的各项症状如冷感、行走间距、肢体疼痛等消失,ABI指数>1.0;显效: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基本上消失,0.9

临床效果观察:对比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1年对患者踝肱压指数(ABI)进行测定,以及观察冷感、行走间距、肢体疼痛、溃疡的愈合情况。并在介入治疗后6个月、1年应用CT或DSA对复查下肢血管情况,准确记录狭窄段血管介入术前后的内径改变。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病例在介入治疗前1 d、术后1 d 、1周、4周时抽血并离心,取血清保存,一起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观察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并进行记录。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对研究中得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计量数据结果比较采用对立样本t检验,同组处理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比较t检验的方法,分类数据结果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3 治疗前后观察组、对照组hs-CRP、NO、ET、MDA、SOD等指标变化及比较

注:各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同期治疗比较,b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炎症发生情况、氧化应激情况以及根据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测定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肢体疼痛、冷感、溃疡愈合等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行走间距、ABI以及狭窄段血管内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治疗前后观察组、对照组hs-CRP、NO、ET、MDA、SOD等指标变化及比较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s-CRP、NO、ET、MDA、SOD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d观察组有轻微下降但仍不明显。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4周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s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恶性疾病[3],随着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发展,由于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脂类代谢异常,会引起患者出现一系列并发症,而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常见并发症之一[4]。临床上,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多明显为下肢剧烈疼痛,下肢感觉异常等症状,大部分患者会出现间歇性跛行。如患者得不到合适的治疗,发病后期将会导致患者出现肢体坏疽[5]。

氟伐他汀是一种新型的还原酶抑制剂,是羟甲戊二酰辅酶 A 还原酶抑制剂类药物。氟伐他汀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内皮细胞的功能,抑制单核细胞的黏附作用,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而且还具有较好的调节脂的效果,从而发挥抗炎作用,减轻患者的病痛。观察组患者在介入治疗前1周及介入术后6月服用氟伐他汀,每晚40 mg;对照组仅仅予以介入治疗,其他不作处理。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的炎症发生情况、氧化应激情况以及根据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测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肢体疼痛、冷感、溃疡愈合等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行走间距、ABI以及狭窄段血管内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周、4周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进一步说明了氟伐他汀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夏晓琳,陈霞,郑玮,等.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100例[J].中国药业,2015,24(11):113-114.

[2]Lei Y,Zhang Z,Wang Y,et al. Sulodexide may alleviate neointimal hyperplasia by inhibiting angiopoietin in anarteriovenous fistual model[J].Mol Med Rep,2013,7(3):831-835.

[3]陈庆云.氟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108-109.

[4]姜伟华.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4,36(16):2476-2477.

[5]高颖,闫济民.前列地尔脂微球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7):1045-1046.

基金项目:河北省邯郸市科学技术局项目(1328108089-2)

doi:10.3969/j.issn.1009-6469.2016.05.052

(收稿日期:2015-08-24,修回日期:2016-02-25)

猜你喜欢
治疗结果氟伐他汀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氟伐他汀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侧柱稳定性对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观察
感染性眼内炎病因及治疗效果分析
不同剂量氟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分析
剖宫产瘢痕妊娠不同临床类型治疗结果的回顾性研究
丹红注射液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121例临床观察
依折麦布联合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降脂效果分析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