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大学生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研究

2016-07-07 05:49佀秋玉费明胜
关键词:全面发展影响因素

佀秋玉,费明胜

(五邑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

我国高校大学生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研究

佀秋玉,费明胜

(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江门529020)

摘要:大学生满意度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通过构建我国高校大学生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可以发现,影响大学生满意度较显著的因素是学校形象、专业构建、教学辅导、自学环境、社交实践等。高校应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专业课堂知识以外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

关键词:大学生满意度;测评体系;影响因素;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从专业教育人才模式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转变。这种趋势反映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先进教育的指导思想。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应基于此指导思想,从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来改造我们的教学制度和环境。教育改革的过程需要监督,结果需要衡量标准。为此,本文将大学生满意度作为衡量教育改革质量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进行研究。

一、文献综述

顾客满意度是衡量一个组织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组织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测评研究当中。高校的服务对象(顾客)不仅包括学生、教师等与组织活动有直接利益相关的群体,还包括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等间接利益相关群体。从高校的教育服务职能角度看,大学生是高校顾客当中感知服务最直接的,也是最主要的群体,因此,大学生满意度是评估高校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大学生满意度是指学生将自己在高校接受教育过程感知到的服务与自己的预期进行比较的过程中产生的高兴、愉悦或者失望、抱怨等心理的程度[1]。

对大学生满意度测评指标的研究最早源于美国。1966年美国教育委员会使用CIRP量化指标(Cooperative Institutional Research Program)测量大学新生的满意度。之后,通过不断探索,Laurie Schreiner和Stephanie Juillerant于1993年共同设计了《大学生满意度量表》(SSI,Student Satisfaction Inventory),用来测度大学生学习经历的重要性以及各种期望的满意程度。 SSI量表对大学生满意度的测评不仅包括一系列学术指标,还包括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调查项目涵盖与学生相关的所有问题,包括与教师的互动、从管理者和员工那里所接受的服务、校园设施、实施政策及他们在校园受欢迎的总体感受。此外,还突出体现了对“学生中心”和“对学生个体的关心”等方面的评估。更有意义的是,“学生期望”与“学生经验”的比较差值概念在SSI中被首次提出,使得满意度测量更加客观精确,在大学生满意度研究上具有里程碑意义[2]。

我国学者对大学生满意度测评的研究最早由清华大学教授刘西拉于2001年开始组织实施。此后,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并深入探究我国的大学生满意度问题。傅真放(2004)从大学生专业学习、大学管理、特色教学、学生工作、后勤服务、学校治安、就业指导等十二个指标,对全国十几所高等院校(包括“211”重点综合性大学、本科,专科学校)展开了我国大学生满意度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高校的满意度不高。[3]田喜洲、王晓漫(2007)采用卡诺(Kano)模型对重庆市的四所高校进行了学生满意度调查和分析,并绘制分析了相关因素的重要性-满意度比较图。[4]常亚军、刘艳阳(2007)在借鉴美国《大学生满意度量表》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高校的实际,相对全面地构建了由9个二级指标和48个三级指标形成的我国大学生满意度测评体系,并给出了相应的权重。[5]徐晓辉、赵国强等人(2010)也通过借鉴国外的研究设计了我国大学生满意度测评量表,并在大量和真实数据和检验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大学生满意度的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指出影响我国大学生满意度的因素有学校形象、专业建设、教学与教师、人文环境、后勤服务等9大指标。[6]樊明成和文静等人(2011、2013)分别从大学生专业学习和在校学习等单方面研究了高校学生的满意度[7-8]。肖述剑(2015)从学生满意度的角度研究了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评价指标体系[9]。

从目前的研究文献来看,我国大学生满意度测评研究多是在借鉴国外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再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发展起来的。然而,我国大学生满意度研究受“侧重专业技能培养”教育思想的影响,大多数研究侧重教学教育方面,而忽略了学生自身学习实践发展方面的影响因素。加之我国大学生满意度的研究工作还不够健全,指标体系既不够全面,也未能达成完整统一的模式。大学生满意度研究既要结合本国特色,又要跟随时代潮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展开全方位的研究。本文将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研究重点,通过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力图建立一套系统而全面的大学生满意度测评体系。

二、调研设计

借鉴美国Laurie Schreiner和Stephanie Juillerant于1993年共同设计的《大学生满意度量表》和国内某些专家学者构建的学生满意度测评体系,再结合在学生调查访问中发现的一些与学生自主发展有关的满意度指标,经过三个专家组多次交流讨论,本文初步拟定了包括学校形象、专业建设、教学辅导、自学环境、文娱体育、社交活动、人际关系、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后勤服务等10个方面在内的我国高校大学生满意度测评量表。

在正式调研之前,笔者做了50个样本的预调研。根据反馈的结果,调研组对问卷进行了局部的调整,并在初步量表的基础上增加了4个新的指标,最终得到一个含有52个四级指标的测量量表,见表1。

表1  测评指标体系

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建立在量表基础上的大学生满意度测评指标调查,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从很不满意(1级)到非常满意(5级);第二部分调查是包括学生的年级、性别、专业在内的基本信息。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广东省内的十几所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研发出280份问卷,最终回收了253份有效问卷。对问卷结果进行简单统计分析,得到的样本构成如表2。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有的数据统计与分析都是利用SPSS18.0软件完成。

表2 样本组成

三、数据分析与模型构建

(一)效度和信度检验

效度分析是指检测当中实际测到的变量特征与想要测得特征的符合程度。本文借鉴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同时通过专家讨论,使所测变量尽可能地符合研究要求。从得到的因子载荷矩阵看出,三级变量对应所属主成分的因子载荷值都在0.53以上;而对于不在所属主成分的变量,其因子载荷值都在0.2以下。因此,总体区别对较高,收敛效度较好。

信度分析是指对问卷收集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判断,涉及变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测度。常用的信度检验方法是Cronbach α系数检验。如表3所示,通过信度分析给出了二级变量的信度值(Cronbach α系数)。从表格所显示的二级变量的α值来看,都在0.69以上;同时总体满意度的置信度也比较高,达到了0.851,说明指标体系所涉及的变量都比较可靠。

表3 大学生满意度问卷信度分析结果

文娱体育(X6)文娱活动体育活动文娱体育设施0.827**3.78自然环境(X7)校园自然环境校园建筑布局校园治安状况0.795*3.22后勤服务(X8)宿舍设施环境宿舍管理服务餐厅设施环境餐厅管理服务饭菜质量宿舍网络设施公共网络设施0.697**4.37人际关系(X9)与老师的关系与同学的关系情商提高0.869*4.86人文环境(X10)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人文关怀心理咨询服务0.733*3.88总体满意度与同类高校相比的满意度与理想大学相比的满意度0.851**3.92

(二)主成分分析

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来确定二级变量。先对52个变量进行了Barelett球度检验和KMO检验,结果显示:Barelett球度检验的P值为0.000,KMO值为0.912,说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强,适合做主成分分析。本次主成分分析,使用最大变异法对因子载荷进行正交转轴,得到了10个因子,他们的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2.282%,说明10个因子能够解释全部变量82.282%的信息。保留因子载荷系数大于0.5的变量,这样最终得到了满意度指标体系,如表3所示,其中含有48个三级变量和10个主成分,即二级变量。

(三)回归分析

本文将影响满意度的10个主成分作为自变量、大学生满意度作为因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如下式(1)。回归模型的拟合性以及因变量和自变量的线性关系直接影响了模型的可靠性和本文结论的科学性。因此,下文将对模型的拟合性和线性关系进行检验。

Y=0.412X1+0.401X2+0.323X3+0.213X4+0.211X5+0.187X6+0.166X7+0.154X8+0.122X9+0.097X10

(1)

通过模型的方差分析发现,F值为45.331,显著性水平为0.000,说明总体回归系数均有效。方程式(1)的相关系数R为0.786,可决系数R2为0.702,调整后的的可决系数值为0.694,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十分密切。此外,还需要利用Durbin-Watson检验诊断回归模型中误差是否独立性。Durbin-Watson分析的结果显示DW参数值为2.33,而一般而言,DW参数取值范围为0

四、结论

本文在文献梳理、调查访问、专家组讨论的基础上,构建出大学生满意度测评量表,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该指标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且对指标体系进行了进一步完善。研究表明,影响大学生满意度较显著的因素有学校形象、专业构建、教学辅导、自学环境、社交实践、文娱体育、自然环境、后勤服务、人际关系、人文环境等十个方面,其中学校形象、专业构建、教学辅导、自学环境、社交实践对大学生对高校的满意度的影响更大。

研究发现,大学生对高校的满意度除了受教学质量这一核心因素影响之外,还受高校为他们提供的自我学习、自我锻炼的成长环境等影响,如自学的软硬件环境、社交实践方面的活动和机会等。因此,随着全面自由发展的教育理念逐渐成为教育的主流价值观,学校应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专业课堂知识以外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例如增加社交能力的文娱交流活动、增加个人兴趣爱好的各种社团活动以及增加实践能力的竞赛活动和校企合作下的实习机会等。

本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考量准则建立大学生高校满意度指标体系,更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下科学客观地评价教育的原则,可为研究现代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质量测评问题提供方法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林卉.我国高校学生满意度指数测评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7(1):124-126.

[2]韩玉志.美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方法评介[J].比较教育研究,2006,27(6):60-64.

[3]傅真放.高等学校大学生满意度实证分析研究[J].高教论坛,2004(5): 12-18.

[4]田喜洲,王晓漫.在校大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高教探索,2007(5): 126-128.

[5]刘艳阳,常亚平,侯晓丽.中国高校大学生求学满意度测评体系和评价模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09):82-87.

[6]徐晓辉,赵国强,刘敏.大学生满意度测评量表构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 26(6):55-61.

[7]樊明成.我国大学生专业满意度调查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1(10): 43-45,106.

[8]文静,史秋衡.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要素与结构探析[J].宏观质量研究,2013(3):87-94.

[9]肖述剑.基于学生满意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15):58-59.

[责任编辑文俊]

收稿日期:2015-01-18

作者简介:佀秋玉(1990—),女,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营销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513(2016)02-0087-05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影响因素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