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支付的大学生用户行为因素影响研究

2016-07-13 08:13沈阳工业大学佟昕王馨烨王蔚
中国商论 2016年14期
关键词:移动支付前景互联网

沈阳工业大学 佟昕 王馨烨 王蔚



基于移动支付的大学生用户行为因素影响研究

沈阳工业大学 佟昕 王馨烨 王蔚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支付业务用户数量呈规模式增长。针对其发展现状,本文主要从性别和学科两个方面对影响移动支付发展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主要利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论文的选题、文献、研究方法等构成环节进行文本统计分析,并通过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进行调查数据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 移动支付 前景

据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披露的最新数字显示,中国手机用户数已经达到10亿规模,在全球排名第一。随着手机的逐渐普及,电子商务的兴起,金融支付手段的局限性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而移动支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

面对我国移动支付业务规模呈爆发式增长的现状,对移动支付业务的进一步认识已经刻不容缓,为了能够充分了解中国移动支付业务服务市场,且培养良性行为发展意识,能够给终端用户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我们特做此研究。

1 调查问卷的编制

大学阶段是未来高收入人群生活习惯形成、固化的关键期,而大学生群体在社会经历、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具有自己明显的群体特征,是最容易接受移动支付这种新生事物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非常具有代表性,所以我们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

调查过程中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实收352份,有效问卷345份。实际样本数大于估算样本数,调查的样本容量合理。本次调查首先采用excel表格对数据进行初步统计及描述性分析,然后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推断性分析。在推断性分析时我们运用了卡方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

2 调查数据

2.1 假设1:性别对移动支付的使用无影响

本次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为345份,其中男生166人,女生179人。而在所调查的大学生用户中,男生没使用过移动支付的有30人,使用过的为136人。同时,女生中没使用过移动支付的有47人,使用过的为132人。

对此假设我们用spss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得到表1。

表1 卡方检验表

表1第一列依次是:皮尔逊卡方(Pearson Chi-Square),也就是我们常用的卡方检验连续性校正的卡方值(Continuity Correction)、似然比卡方检验(LIKELIHOOD Ratio)、费舍尔精确概率检验值(Fisher’s Exact Test)、线性相关卡方检验(Linear-by-Linear Association)及有效个案数目(N of Valid Cases)。另外,连续性校正的卡方值和皮尔逊卡方值处分别标注有a和b字样,具体释义见表下方注释。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有效案例数目大于40,因此应该看未校正卡方值,即皮尔逊卡方 (Pearson Chi-Square),该值是3.328,双侧近似概率为0.068,大于0.05,因此不能拒绝零假设,即应认为性别对移动支付的使用无影响。

2.2 假设2:大学生学科应对移动支付的使用无影响

本次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为345份,其中文科生185人,理科生160人。在被调查的大学生用户中,理科生中没使用过移动支付的有36人,使用过的为124人;文科生中没使用过的有41人,使用过的为144人。针对数据我们用spss软件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表2、表3、表4。

表2 描述性统计量

表3 方差齐性检验

表4 均值相等性的键壮性检验

表2与表3是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统计量输出表。表2第一列数字1.00表示文科,数字2.00表示理科,第二列字母N代表人数。由表2可知文科的均值为1.7784,标准差为0.41646。理科的均值为1.7750,标准差为0.41889。同时由表3可知,Levene lest检验的显著性为0.881,大于0.05,故可以推断,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下文理科两组的方差是无差异的。

3 调查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通过对大学生移动支付用户行为调查数据分析可得,在用户的认知度方面,大学生用户大部分对移动支付还是很了解的。同时数据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可以接受较小数额的移动支付,对较大数额的移动支付还有些力不从心。移动支付的消费中,购物消费要占一半比例,剩下则是娱乐、餐饮、转账、订票等活动。因此移动支付消费主要集中在购物方面,移动支付的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3.2 建议

移动支付经销商可以根据调查出的移动支付消费比例显著方面大力宣传和推进,而另外几个方面,可以不同程度地发展。移动经销商应具备消费者危机意识,以最快的速度和方式调查出现阶段社会中主要的消费情况,例如以调查问卷、现场宣传活动、消费记录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同时加以拓展自身优势,立足于现有的领域,逐步向四面扩散,开辟业务的增长点和盈利方式,譬如在商场、超市等装配移动支付终端,将移动支付培养成为主流的支付方式。经销商应提高移动支付技术含量,确保交易的安全性。在技术方面提高安全系数,一方面是在交易之前,授权、鉴别和控制消费者,以便在交易的时候确保支付信息传递的可靠性、私密性,同时也能够避免某些用户恶意透支,降低交易的风险。另一方面,结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在确保交易安全的前提下,简化支付的操作程序,衡量好安全和易用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胡秋灵,孙权.运用整合科技接受模型对消费者移动支付使用意愿的解析[J].统计与决策,2008(6).

[2] 杜强,贾丽艳.SPSS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5(b)-003-02

猜你喜欢
移动支付前景互联网
我国旅游房地产开发前景的探讨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离岸央票:需求与前景
移动支付中NFC创意新技术
电子商务环境下移动支付模式研究
打车软件的普及对城市交通压力缓解情况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量子纠缠的来历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