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2016-07-22 07:23李秋烟黄巧容
三明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协整金融服务福建省

李秋烟,黄巧容

(福建师范大学 协和学院,福建 福州350117)

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李秋烟,黄巧容

(福建师范大学 协和学院,福建 福州350117)

基于对福建金融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的分析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实证数据,构建了福建金融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VAR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影响关系,即金融服务贸易的出口推动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则促进了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口。应采取相关政策措施,推动福建金融服务业发展。

金融服务贸易;经济增长;福建省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转型升级,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呈现飞速发展的态势,并已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与服务业一同快速发展的还有服务贸易量的逐年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金融服务贸易作为现代服务贸易的标志,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都是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金融服务贸易概念首次出现在1986年的 《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1988年Ingo Walter对金融服务贸易的概念进行了完善和发展。在1994年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金融服务附录》中对其定义进行了具体和详细的界定:金融服务贸易是指一成员方的金融服务提供者向另一成员方的金融服务需求者所提供的任何与金融有关的服务,它包括所有保险和与保险有关的服务,以及所有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保险除外)。1995年J.F.Francois通过构建动态效应模型,研究金融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能增加经济总产出和社会总收入。[1](P1-14)2000年J.F.Francois和L.Schuknecht进一步提出经济增长与金融部门的竞争和开放性有正相关性。[2]此后,Y.Cui等在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跨境交付与商业存在两种模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这两种金融服务贸易模式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它们都能促进经济增长。[3](P220-225)林洁研究了金融服务贸易总额、进口、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4](P12-14)陈恩以香港为研究对象,运用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的方法,探析了金融服务贸易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两者之间的依存度越高,金融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就越明显。[5](P78-83)

值得注意的是,已有文献大多集中于金融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单向影响方面的研究,而对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双向影响机制的研究较少。[6](P10-12)此外,研究对象大都是国家层面的金融服务贸易,而针对区域经济与金融服务贸易的相关研究则较为少见。为此,本文依托福建省2001—2014年期间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和地区生产总值相关数据,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探讨经济增长和金融服务贸易两者间可能存在的双向动态影响关系。

一、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状况

近年来,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本文将金融服务贸易分为银行金融服务和保险金融服务两类)发展迅速,2001—2014年,金融服务贸易总额从569万美元增加至81 455.84万美元,增长了142.16倍,见表1。其中,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额由 2001年的 284万美元增至 2014年的976.63万美元,增加了2.44倍。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额逐年加大,使得金融服务贸易对福建省的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也逐年加大。但也应看到,金融服务业贸易逆差也在逐年扩大,贸易结构失衡问题更加突出。表1的数据也显示,2001—2014年,福建保险服务贸易额在总金融服务贸易额的平均占比达到 79.4%,说明保险服务在福建的金融服务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直接反映了福建金融服务贸易领域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表1福建省2001—2014年金融服务贸易类型结构分布表  (单位:万美元)

二、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金融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拉动度

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长期处于贸易入超状态,是否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是否也能像货物贸易一样带动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增长呢?我们用原外经贸部及部分学者使用的分析方法,考虑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增量对福建省经济的拉动作用,使用公式:

进(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出)口增量/GDP增量×100%

进(出)口对国民经济的拉动率(拉动经济增长的百分点)=进(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GDP增长速度=进(出)口增量/GDP×100%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到表2(剔除了汇率变化的影响)。可以看出,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只要有所增长,其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拉动率总会为正值。另外,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除了2005年达到 0.027%、2009年达到 0.012%和2011年达到0.024%外,其余年份的贡献都不明显。而在2003年、2008年、2012年对经济增长都出现了负的贡献率,这与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出口变动不稳定有关系。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2008、2009和2010年的金融服务贸易进口量相对缩减,其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呈现下降趋势。从整体上来看,虽然用以上公式计算出来的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很小,但是,需要明确的是,金融服务在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金融服务的产出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其对经济的广义贡献已经远远超出其自身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

表2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拉动率

(二)金融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总的来说,可以通过外在效应与内在作用机理两个方面来分析金融服务业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见图1。其中,内在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增加金融市场的竞争,而竞争带来了金融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投资和资本的积累以及金融储蓄的增加,进而直接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并带动一地区或一国经济增长。金融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外在效应主要通过竞争制度效应、产业带动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来实现。其中,竞争制度效应指的是金融服务贸易将加大金融市场的竞争,竞争会促使金融贸易成本降低,并减少产业投资成本,然后更大地推动经济发展;同时,金融贸易成本的降低,将拉低相关产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相关产业的运营效率,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此即为产业带动效应对经济的影响。对于知识密集型的金融服务业来说,人力资本是决定金融服务业竞争力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人力资本影响着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对经济的发展带来影响。金融服务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主要表现在对进口的金融服务产品效仿与借鉴以及出口后的竞争性学习。在此过程中将产生技术转移,从而提高金融贸易的服务质量,推动经济增长。

图1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联系图

三、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近十年来,福建省经济发展迅速,其地区生产总值在2001年至2014年间,从4 072.85亿元增至24 055.76亿元[7],增长了近五倍。与此同时,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发展速度也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为了更准确地了解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下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来对此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本文选取福建省2001—2014年经济增长和金融服务贸易这两项相关统计指标为样本。金融服务贸易的相关指标分别选取其出口贸易额(FSE)以及进口贸易额(FSI)作为相关变量,而衡量福建省经济增长的指标,则取其地区生产总值(GDP)相关统计数据作为变量,所选数据均剔除了汇率变化的影响。其中,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2001—2006年的数据来源于《福建省服务贸易发展概述》,2007—2014年的数据来自福建省商务部服贸司,福建省2001—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相关数据取自于福建省统计年鉴。

因为变量对数化处理不仅能够消除时间序列的异方差性,且不会影响到原序列平稳性和协整关系,而且有助于得到平稳数据,所以本文对所有变量作对数化处理,即LNFSE、LNFSI、LNGDP。

(二)单位根检验

通过对LNFSE—LNGDP和LNFSI—LNGDP的散点图研究(见图2),可以看出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进口、出口分别与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因此,为了检验是否存在单位根,判断其是否平稳,我们对所有数据采用ADF检验。由检验结果可知(见表3),LNGDP、LNFSE和LNFSI经过二次差分后,ADF统计值分别都比10%临界值小,通过ADF检验。由此表明,LNGDP、LNFSE、LNFSI是二阶单整序列,因此,以上三个变量能够做进一步的协整分析。

图2 LNGDP分别和LNFSI与LNFSE的散点图

表3单位根检验

(三)模型的建立与特征根检验

建立VAR模型关键在于确定变量的最优滞后期数K,考虑到本文所选取的样本量较少,且为了保证参数估计的有效性,经过多次测算和分析,发现当滞后期是1时,VAR模型最为理想。VAR模型估计结果表达式如下:

VAR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见表4),三个方程的AIC信息准则和SC信息准则值都较小,因此其解释力度都比较强。从系数正负来看,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的影响是正向的,但进口对经济有逆作用影响。经济对于金融服务贸易进口、出口也是正影响。从可决系数R2可以发现,方程1的R2为0.996870,非常接近1,说明方程1比其他两个方程拟合优度好,解释程度更高。VAR变量的平稳性通过单位根来检验,如果VAR模型的所有单位根倒模都在单位圆内的话,即所有倒模都小于1,表明该模型是平稳的,反之就是不平稳。如图3所示,该模型所有的倒模都小于1,表明本文建立的VAR模型是平稳的,可以做进一步的分析。

(四)协整检验

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来分析金融服务贸易进口 (LNFSI)、金融服务贸易出口(LNFSE)与经济增长(LNGDP)是否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从表5的结果可以看出:以5%显著性水平来判断,原假设不存在任何协整向量下,迹统计值为61.34268,明显大于35.19275临界值,P值接近于0,拒绝变量间没有协整向量的假设,则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同理判断下面的假设,在假设至多1个协整向量时,结论是接受假设,则检验结束。由此得出,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与地区生产总值三者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即LNGDP、LNFSE和LNFSI对应关系式为:

表4 VAR模型估计结果

图3 VAR模型的平稳性检验

表5迹检验

通过该式子,可以得到LNFSE、LNFSI与LNGDP三者之间有着正相关的长期均衡关系: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出口前的系数是0.866934,表示在2001—2014年间,其他变量保持不变,当出口量每提升1%,福建省经济则增长0.87%;而金融服务贸易进口前的系数是0.028549,代表在2001—2014年间,当其他变量保持不变,进口量每上升1%,便会使经济增长0.03%。不难看出,金融服务贸易进口、出口对经济增长存在不同程度的促进效果,且出口的促进效果对经济增长要略好于进口的促进效果。

(五)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在VAR模型平稳的基础上,可以使用脉冲响应函数来进一步探究模型变量间动态影响关系。从图4可以看出,福建省的经济对金融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都有正向冲击,一开始的冲击都较大,然后冲击作用开始下降。从第六期开始福建省经济对金融服务贸易出口的冲击慢慢趋向稳定于0.05,而对于进口的冲击在第二期达到最低,然后有略微上升,在第五期开始趋向稳定于0.02。从图5可以看出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有正向冲击,一开始冲击影响值为零,而后冲击作用开始略微上升,最后在第五期后趋向稳定于0.02。而金融服务贸易进口对经济一开始也是冲击影响值为零,然后有一点点负向冲击,不过在第二期有个波动后慢慢上升,在第五期开始趋于0水平,表明了进口在经济增长中的效果并不显著。

图4 LNGDP对LNFSE、LNFSI冲击的响应

图5 LNFSE、LNFS对LNGDP冲击的响应

(六)Granger因果检验

上文分析的结果表明,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和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以及长期的协整关系,但并不能证明这三个变量之间就一定有某种因果关系。为此,采用格兰杰检验法,来确定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与经济增长有没有存在因果关系。由表6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以5%显著性水平判断,当且仅当滞后期为1时,相伴概率P值为0.0209,小于0.05,则认为LNGDP是LNFSI的Granger原因,且当滞后期数为3时,LNFSE是LNGDP的Granger原因,而其他检验均未通过。由此可见,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出口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但有一定的时滞性,且经济增长在一定时期也能带动金融服务贸易进口量增多。

表6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选取2001—2014年的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统计指标,以此构建VAR模型,并对变量间的动态效应进行了研究,经过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协整方程的估计系数不难发现,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进口、出口对其地区生产总值发展是正向影响,并且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果要比进口来得更好。因而,进一步增强服务业特别是高端的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福建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第二,通过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和经济增长的脉冲图形分析,不难发现这两者间存在双向动态关系,即金融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彼此影响。而后使用格兰杰检验,进一步验证了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出口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从检验结果还得到,福建省经济增长为金融服务贸易进口的格兰杰原因,即经济增长带动了进口量上升;金融服务贸易的出口是福建省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说明金融服务业贸易出口会促进经济增长。

(二)政策建议

结合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分析结论,以及当前福建省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给出如下政策建议:

1.注重金融服务贸易结构的均衡协调发展

优化福建省金融服务的行业结构,加强区域合作,协调并进。由于当前保险服务的发展规模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金融服务,导致了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结构出现严重不均衡,并阻碍其贸易结构的均衡发展。因此,福建省须改善金融服务行业的结构,鼓励行业和跨行业间的合作,以增加规模效益。同时,福建省大部分金融机构都聚集在较为发达的地区,从而引发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因此,福建省应加大力度调整在各地区金融机构的部署,完善扶持政策,加强区域间金融交流合作,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并能够有效推动各地区共同进步,努力将金融服务业欠发达的地区带好,以促进共同发展。

2.促使金融服务贸易进口与出口平衡发展

加大力度来推进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出口发展,促使其进出口平衡发展。目前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存在着严重的贸易逆差,鉴于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量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进程中起着主要作用,其推动效果比进口要强,应将重点放于出口的推进上。因此,为推动经济更快增长,福建省必须整合金融资源,不断提出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度,并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以推动其出口,使金融服务贸易更均衡发展,从而更有效推动经济增长。

3.加强金融服务贸易相关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要发展金融服务贸易,就离不开金融业优质人才这个重要因素,因为它是属于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贸易,应制定人力资源相关策略,注重金融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政府应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提升省内高校金融相关学科的专业建设质量,加大高校与金融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定向金融人才。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金融人才,重视人才激励机制的构建,避免人才流失,对已就业的金融从业人员,定期开展再培训,学习新的金融服务知识和技能。

4.抓住机遇,促进金融服务贸易和经济共同发展

福建省正面临着 “一带一路”“自贸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大发展战略机遇及促进经济新一轮发展的挑战,应立足于闽台金融合作先行先试的先有成果,结合发展机遇,加速海西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的建设,促进两岸金融服务深入交流与合作,将金融服务与经济融合,发挥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达到互惠互利。还可以对金融制度进行改革,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氛围,加强金融服务市场机制的完善,切实提升金融服务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福建省金融服务贸易更好发展,有效带动福建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5.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实体经济出现在前,金融业的出现在后,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导致了金融的产生,金融的发展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实际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金融业的繁荣,两者相互促进,共荣共生。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福建省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在当前实体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时候,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就显得更加关键和重要。然而,金融业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金融业的市场化程度不能满足当前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国务院为了激发市场活力,提出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主体必然是个体户或者微小企业。这些个体户或者微小企业有着个性化的和多样的融资需求。而当前我国金融体系的格局,仍然是国有银行为主导,股份制银行参与融资的金融体系。这种具有垄断性质的金融体系与个性化、多样化的市场融资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脱节现象。如何满足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所激发出的千差万别的融资需求,是当前金融服务业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此外,金融体系内部的官僚作风,繁杂的征信体系、担保体系都提高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门槛和融资难度。所以,要真正做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金融业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品质成了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金融业如何提高服务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加快金融业的市场化步骤,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金融业的市场化,除了利率市场化之外,还应该在互联网金融方面加快市场化步骤。随着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的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以区别于传统的金融模式应运而生。互联网金融在小额贷款、个人理财方面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当前传统银行在看待互联网金融方面,仍然太过谨慎。互联网金融具有与生俱来的市场化特质,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可以倒逼传统银行的转型以及提高市场化程度。第二,使市场在融资配置中发挥主要作用。市场的需求在哪里,融资就要出现在哪里。让市场决定融资的配置,让金融资本在市场环节中自由流动。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完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商业票据市场、金融租赁市场,为企业提供多元的、多渠道的融资模式。第三,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审批效率。当前福建省重点支持的实体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机械、电子、海洋生物等产业。金融业在信贷投入方面应该重点向这些行业倾斜,以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让金融业成为服务实体经济、引领实体经济的风向标。同时,在信贷的审批和发放上,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不能仅仅只看企业的财务报表,对经营暂时出现困难的企业,不能够以一刀切的方式停贷、抽贷,而要采取积极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1]J.F.Francois.Dynamic Effects of Trade in Financial Services[J].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1995(9).

[2]J.F.Francois,L.Schuknecht.International Trade in Financial Services,Competition,And Growth Performance[EB/OL]. [2O16-O4-O1].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OOO.CIES Working Paper No.6.Available at SSRN:http:// ssrn.com/abstract=231235.

[3]Y.Cui,F.Shen.Relationship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Financial Services and Economic Growth:The Case of China [J].Asian Social Science,2O11(7).

[4]林洁.金融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一个协整分析[J].经济论坛,2OO9(21).

[5]陈恩,黄桂良.金融服务贸易对香港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O1O(2).

[6]王青青,段元萍.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改革与开放,2O14(22).

[7]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省统计年鉴-2O15[EB/OL].[2O16-O4-O1].http://www.stats-fj.gov.cn/tongjinianjian/dz2O15/ index-cn.htm.

(责任编辑:刘建朝)

The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of Financial Service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of Fujian Province

LI Qiuyan,HUANG Qiaorong
(Concord Colleg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117,China)

Based on the empirical data and the analysis about the internal mechanism between the financial service trade (FST)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in Fujian province, the VAR model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nancial service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are established, and then co-integration test,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and Granger causality test are used to analyze their relationship.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long-run equilibrium bidirectional effect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nancial service trade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in Fujian province. It means that the financial service trade export pushed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promoted the import of the financial service trade. At last, 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service trade.

finance service trade; economic growth; Fujian province

F224

A

1673-4343(2O16)O3-OO12-O8

10.14098/j.cn35-1288/z.2016.03.003

2O16-O4-12

福建省教育厅课题(JAS15O814)

李秋烟,女,福建莆田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

猜你喜欢
协整金融服务福建省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